第一卷 第11章 林屿白 (第1/2页)
次日一大早,宋依白就带着青桃去了文墨轩。
那是一家卖笔墨纸砚的铺子,也是风县最有名的老字号之一,以其品类齐全、品质上乘而闻名,是读书人常来之地。
马车在铺子门前停下,宋依白扶着青桃的手走下马车。
今日她特意穿了一身素净的月白绫裙,发髻上也只簪了一支简单的玉簪,与她往日偏爱明媚鲜亮的风格大相径庭,整个人显得沉静了许多。
踏入文墨轩,一股混合着墨香、纸香与淡淡檀木清冽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店内宽敞明亮,博古架上陈列着各式砚台,墙上挂着大小不一的湖笔,柜台里则整齐摆放着宣纸、徽墨等……
琳琅满目。
伙计见宋依白衣着气度不凡,连忙热情地迎了上来:
“这位姑娘,想看看些什么?小店新到了一批上好的徽墨,还有从宣城来的宣纸……”
宋依白目光在店内缓缓扫过,并未直接回应伙计的推荐,而是径直走向摆放砚台的区域。
她的指尖拂过一方方或古朴或精美的砚台,最终在一方色泽青紫、带有明显“鸲鹆眼”石品的端砚前停下。
“这方砚,可否取来一观?”
伙计见她一眼便看中了镇店之宝级别的物件,心下更是不敢怠慢,小心翼翼地取出那方端砚,轻轻放在铺了软布的柜台上:
“姑娘好眼力!
这是正宗端溪老坑的水岩砚,您看这石眼,层次分明,瞳眸清晰,乃是活眼!
石质更是细腻滋润,呵气可研墨,发墨如油,不伤毫……”
宋依白伸手轻轻触摸砚堂,感受着那温润如玉的质感。
前世,陈允礼曾心心念念想寻一方这样的老坑端砚以彰显身份,她掏空积蓄才购得一方相似的送他。
如今想来,真是讽刺。
“多少银子?”
宋依白觉得像秦夫子这种老学究,平生所好无非就是这些文房雅物。
若能投其所好,或许能化解昨日结下的梁子。
这方端砚品质绝佳,正是赔礼道歉的绝佳选择。
伙计脸上堆着恭敬的笑,小心翼翼地比出一个手势:
“回姑娘的话,这方砚乃镇店之宝,需……一百五十两银子。”
饶是宋依白早有心理准备,也被这个数字惊得指尖微顿。
一百五十两?这几乎是她全部家当,足够在风县置办一处不错的房产了。
前世她为陈允礼购买那方相似的砚台,几乎掏空了自己的私房,如今想来,那份痴心当真可笑。
伙计察言观色,见宋依白沉吟,忙补充道:
“姑娘,这老坑水岩砚开采极难,一年也出不了几方品相如此完美的,尤其是这‘鸲鹆眼’,实乃石中精华,可遇不可求啊……”
宋依白自然知道其价值。
她不再犹豫,前世种种如芒在背,提醒她此刻绝不能吝啬。
与改变命运相比,一百五十两银子又算得了什么?
“包起来吧。”
她声音平静……
伙计大喜过望,手脚麻利地开始包装,态度比刚才又殷勤了几分。
这时,门口传来一阵略显嘈杂的争执声,打断了文墨轩内平和的氛围。
“去去去,买不起就别在这儿摸来摸去!这最次的毛边纸也要二十文一刀,你摸脏了我还怎么卖?”
一个年轻伙计不耐烦的声音格外刺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