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迷彩下的心灵观察 (第2/2页)
军训进行到一半时,我们迎来了野外拉练。背着沉重的背包在郊野徒步二十公里,对谁都是个挑战。
走到一半,沈雨薇的体力明显跟不上了,脚步越来越慢。我接过她的背包,和周琪一左一右地扶着她。
“谢谢...”她声音虚弱。
“都是一个排的,客气什么。”周琪爽快地回答。
就在我们艰难前行时,原园的视频请求突然弹了出来。我趁着休息的间隙接通,屏幕那端是她灿烂的笑脸。
“小今!让我看看你的军训样!”
我把镜头转向我们狼狈的小队,转向远处起伏的山峦。
“哇,你们这是在野外拉练?太酷了!”原园的声音充满活力,“我在上外天天站军姿,都快变成雕塑了。不过我们教官特别帅,像韩剧男主角!”
听着她叽叽喳喳的声音,沈雨薇也忍不住笑了。一种奇妙的连接感在那一刻产生——虽然我们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相似的考验,但青春的感受却是相通的。
挂断视频后,我发现雷教官不知何时走到了我们身边。
“还能坚持吗?”他的声音出乎意料的温和。
我们齐齐点头。
“好,”他笑了笑,“记住这种感觉。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
最后五公里是最艰难的。我的脚底磨出了水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汗水浸透了迷彩服,又被秋风吹得冰凉。
“小今,你的生理极限正在被挑战,”弗洛伊德老师的声音依然平静,“但心理的韧性往往能突破身体的限制。”
我咬紧牙关,在心里回答:“您说得对,我可以的。”
当终于看到基地大门时,整个排都爆发出欢呼。我们互相搀扶着,几乎是蹒跚着冲过了终点线。
那天晚上,我破天荒地没有和弗洛伊德老师讨论任何心理学理论,而是倒在床上就睡着了。连梦里都是嘹亮的军歌和整齐的脚步声。
军训最后一天的阅兵式上,当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主席台时,我看到了雷教官眼中闪过的骄傲。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他所有的严厉——那是一种期待,期待我们都能突破自己的极限。
“稍息,立正——”雷教官发出最后的口令,然后郑重地向我们敬了一个军礼。
“同学们,军训结束了。希望这十五天教给你们的,不只是怎么站军姿、踢正步,更是一种坚持的精神。恭喜你们,顺利通过了大学第一课。”
掌声雷动中,我悄悄望向树荫下。弗洛伊德老师微微颔首,脸上是欣慰的表情。
回宿舍的路上,暖暖兴奋地计划着要去吃火锅,周琪在联系老乡聚会,连一向文静的沈雨薇都在哼着歌。
我打开手机,看到方舟发来的消息:“清华的军训刚结束。你那边怎么样?”
看着屏幕上简短的问候,我忍不住笑了。我们都经历了相似的考验,都在这个初秋的北京,开始了各自全新的旅程。
脱下迷彩服的那一刻,我突然有些舍不得。这短短的十五天,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韧性,也看到了群体的力量。那些在烈日下流过的汗,在疼痛中迈出的步,都成了我大学生活最坚实的奠基。
弗洛伊德老师飘在我身边,轻声说:“现在,你准备好迎接真正的挑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