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买粮 (第1/2页)
小胡六和胡名也来了。
两辆三轮车,载得满满的,往山里骑去。
最后那几百米的野路不好骑,几人下来推着走。
简星夏让胡名先跑回去:“拿四瓶汽水,冰在井里。”
胡名特别乐意干这事儿,噔噔噔地跑了。
简星夏一边推车,一边问小胡六:“真不想上学啦?”
小胡六一开始不想说,但简星夏也算是陆安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加上又是小时候带着他一起玩的姐姐,他还是听简星夏的。
“我爸腿断了,没钱做康复,现在还不怎么能下地。家里的活就我妈一个人干,我爸洗澡摔了,她都扶不起来。”
他才十六岁,但在这样的家里,要当半个顶梁柱来用。
“再说了,村里上学不方便,我住宿就回不了家,不住宿,天天坐小巴也好好多钱。”
陆安村去年人均收入才4000元,虽说靠山吃山,饿不着,但只要跟钱相关,没几家手头宽裕的。
简星夏看着脚下的黄泥山路,心里发沉。
买的东西都搬回了家,回程时简星夏帮陆阿婶和芳芳买了票,加上东西占位的十块钱,一共花了二十五。
买汽水花了一百六十八。
存款-193,余额3370元。
……
七月暑气正盛,大中午的回来,几个人都吃不下饭。
芳芳把在集市上买的麻花和小米锅巴拿出来,也算是一顿。
简星夏摘了几个桃子,四个人坐在老屋的屋檐下,啃着桃子,喝着汽水,嚼着嘎嘣脆的锅巴和麻花,仿佛回到了童年。
大花在他们脚边溜达,啄他们掉下来的锅巴碎和麻花末。
没过一会儿,陆阿伯来了。
他给简星夏送米和油:“你婶子说你要买米,五十斤够不够?还有些小米和红薯,玉米也给你掰了十个,你先吃着。”
简星夏连忙开门迎人:“应该够了,我先吃着吧。”
陆阿伯听得发笑:“你就一个人,五十斤大米够你吃两三个月了。”
简星夏当然知道,但她这山里可不止她一个人,再遇到桃丫和徐老汉那样的,她少不得要留人吃饭。
“陆阿伯,那你可猜错了,我胃口大着呢,是我们学校出了名的大胃王。”
“真是啊?”芳芳过来凑热闹,左看右看,都觉得简星夏不像是能吃很多的样子。
陆阿伯倒是信了几分:“说起来,你姥姥也一样,看着瘦瘦小小的一个老太,自己种的粮食不够吃,还时常去村里买粮。”
陆阿伯觉得简星夏的姥姥是个好胃口老太。
但简星夏一听,就知道姥姥这八成是给“临时工”们买的。
发现自己跟姥姥做着同样的事,简星夏心里很高兴。
她问陆阿伯:“五十米,还有这些东西,一共多少钱?”
陆阿伯和小胡六帮她把大米小米和红薯玉米放在堂屋墙边,听见这话,有点不好意思。
“也没几个钱……”
长辈收小辈钱,陆阿伯多少有点尴尬。
简星夏大大方方地道:“陆阿伯,您都说了,我姥姥以前也常在村里买粮,我在山里又不是住一天两天,肯定也要常买,总不能一直不给钱吧?”
陆阿伯也只是推辞一下,农民就靠这几亩地的产出攒钱,一点半点是人情,三五十斤,就是地主也送不起。
“我们去集市上卖是两块五一斤,贩子来山里收是一块七,”陆阿伯想了想,“你也给一块七吧。”
简星夏掏了两百:“贩子上门收可不需要您送货,山里路不好走,这么远您给我送过来,我也按两块五给您。至于其他的东西,我就算您半卖半送了,五十包圆,成吗?”
陆阿伯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十几斤红薯,和一点小米,十根玉米,是值不了五十块的。
简星夏这是贴补他呢!
陆阿伯攥着钱,手微微颤抖,他说不上来感谢的话,转头叮嘱芳芳:“别给你夏夏姐捣乱,多帮忙干活!”
芳芳捞起领口扇了扇:“我还没干活啊?看我这汗出的!”
几人笑闹几句。
简星夏存款再减两百,余额3170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