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三娘,你好样的! (第1/2页)
集市收市前,简星夏打听到了批发店的消息。
先去批发店批发了十件矿泉水,选的是零售2块的那种,她第一次批发,又没有实体店的证件,人家最低只给到一块钱。
老板说:“不是我不给你便宜,十件在我这里,都算不上批发,好多人自己家喝,一买都是好几件。”
要不是看简星夏骑着三轮车来,有点儿批发的架势,老板都懒得搭理她。
“一件24块钱,最低了,要不你就批五十件,我能给你按七毛钱一瓶算。”
简星夏:“……”
批不起,她现在一分钱得掰成两瓣花。
她硬着头皮,还跟老板说:“老板,可乐雪碧橙汁、气泡水、红茶绿茶……一样给我批一件吧。”
老板啪啪啪按计算器:“你买得这么少,这么零碎,真是给不了你批发价!”
最后还是按七八折的价钱,给简星夏了。
加上矿泉水,一共420。
简星夏手机里的钱都花光了,还掏了仅剩的现金出来。
余额395。
历史新低。
……
回去的路上,简星夏黯然神伤。
陆阿婶和芳芳跟一堆饮料坐在一起。
陆阿婶看芳芳,用眼神询问:“夏夏这是怎么了?”
芳芳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但看着一堆饮料,芳芳自有推测:“夏夏姐买这么多饮料,肯定是没钱了。”
陆阿婶叹口气。
唉,年轻人啊,总想着折腾创业创业的,但创业的那么多,能有几个挣到钱的?
陆安村已经够偏了,老屋比陆安村还偏,有谁会去老屋住什么民宿啊!
别说什么山里风光好,金门镇最不缺的就是山了。
陆阿婶觉得她要是简星夏,现在也得叹气。
芳芳倒是觉得简星夏能做成,毕竟现在是网络年代,什么直播、探店、网红打卡点……只要帖子发得好,就算是山卡拉,也有人愿意来。
之前网上不就是说吗,沪市有个绝佳的郁金香和大厦打卡点,结果引了几千上万人去打卡。
后来爆出来,郁金香就几株,全是角度找得好。
山里那么好玩,溪水、桃树、大草地、芦苇沟、栗子林……难道还吸引不来人吗?
芳芳觉得现在的老人家,可太不了解年轻人的心思了。
……
回到陆安村,已经快中午了。
陆阿婶让简星夏别回去了,留在家里吃饭。
简星夏婉拒了,她晃了晃挂在把手下面的袋子:“芳芳早上给我买了好多早餐,油饼烧麦锅贴都没吃完呢,我中午就吃这个了。”
这段时间的接触,陆阿婶也知道,简星夏不是个能劝动的孩子,只好放弃。
但还是给简星夏的车上塞了一些菜:“南瓜是昨天才摘回来的,豆角茄子你也拿一些。”
简星夏收了,才一个人骑车往山里去。
现在路好走了,三公里,三轮车十来分钟就到了。
伸缩闸门反应灵敏,识别到简星夏的面容,直接开门放行。
回到老屋后,简星夏第一时间招来林三娘。
第二个招工启事,晚点儿招徐老汉来,昨天的墙还没刷完呢。
林三娘一来,一看庄子这边正是大中午,忙问简星夏吃没吃饭。
她知道简星夏是习惯吃三餐的,哪怕简单,但也要按时吃饭。
自从有了粮食,林三娘家里也恢复了一日三餐制,只是中午吃得简单些,晚上天黑了,活儿做完了,一家人聚齐,才会吃得丰盛点。
简星夏摇头:“今天有别的活儿,时间不够用,简单吃点儿干粮就行。”
说着,简星夏就把集市上芳芳买的油饼、千层饼、烧麦、锅贴都拿出来,让林三娘热热,两人一块儿吃。
林三娘已经见过塑料袋了,倒是对塑料袋不惊奇,可看到袋子里的东西,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气。
这得用多少油啊!
这哪是煎饼,纯粹是炸饼,放在油锅里炸出来的。
油汪汪的,连塑料袋上都是油。
林三娘心疼得紧,恨不能将塑料袋上的油都给刮下来——搜刮搜刮,放大梁朝能炒两三个菜呢。
但这是东家小姐的饭食,林三娘便没有这般抠搜地做,而是起锅,又加了一点油,重新把油饼和锅贴煎一下。
又在水翁里加了点儿水,把烧麦重新熏蒸一下。
冰箱里有酱菜,林三娘又拌了一个擂椒茄子。
午饭匆匆搞定,简星夏便拿出早市上买的老粗布,问林三娘会不会做抱枕套。
“抱枕?也是枕头吗?小姐跟我说说看,是个什么样式。”
林三娘虽然不擅长绣花,但缝补还行,闻言并不打怵。
这个好说,简星夏上楼,直接在二楼的茶室里拿了一个抱枕下来。
二楼楼梯口的门平时是关着的,简星夏没吩咐,林三娘也从来不逾越,偷摸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