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3章暗流 (第1/2页)
凌晨三点十七分,陆时衍的公寓。
窗外雨势渐猛,霓虹在湿漉漉的玻璃上晕成一片模糊的光海。他坐在书房的皮椅上,面前三块屏幕同时亮着:左侧是“恒信资本”的股权穿透图,中间是陈砚之代理过的所有案件时间轴,右侧则是那条被反复播放的录音片段。
“查到最后,他只会更坚定地站在我这边——因为真相,只能由我来定义。”
这句话在他脑中循环,像一把钝刀,缓慢地割开他过去十年建立的信仰。
他不是没怀疑过陈砚之。
三年前,那起“星链科技”并购案,原告方突然撤诉,紧接着公司核心团队集体离职,被恒信旗下的“智擎资本”全数吸纳。当时他就觉得不对劲——一家估值三十亿的AI企业,怎么可能在诉讼中途毫无征兆地放弃抵抗?
但他查不到证据。
而陈砚之说:“有些案子,表面是法律问题,背后是资本游戏。我们能做的,只是在规则内守住底线。”
他信了。
可现在,他开始怀疑,所谓的“底线”,是否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共谋。
手机震动。
是匿名加密通讯软件“灰界”弹出的新消息。
>【未知联系人】:你已经开始怀疑导师了。但你还没意识到,你手里的每一份文件,都是他让你看到的。
陆时衍盯着那条信息,指尖微冷。
他没回,而是打开邮箱,调出今日收到的一份内部通报——锦天律所将于明日召开紧急合伙人会议,议题为:“关于陆时衍律师在‘砚星案’中擅自引入第三方技术专家的行为是否构成违规”。
措辞严厉,矛头直指他。
他知道,这是警告。
有人在律所内部动了手脚,要逼他退案。
但他不在乎。
真正让他心沉的是另一件事:那份被他调出的“启元智能”旧案资料,来源标记为“内部档案库临时调阅”,权限记录显示——**审批人:陈砚之**。
也就是说,从头到尾,都是陈砚之“允许”他查的。
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实验,让他以为自己在追寻真相,实则只是在验证对方预设的剧本。
他猛地站起身,抓起外套冲进雨夜。
——
同一时间,砚星科技,数据中心。
苏砚站在监控屏前,目光锁定在一条异常数据流上。
“它又来了。”技术主管低声说,“同样的跳板IP,同样的伪装协议,但这次……它试图接入‘复仇者计划’的核心模块。”
“拦截了吗?”
“暂时卡在第二道防火墙。但它在模拟您的操作习惯,再晚两分钟,就可能通过生物识别验证。”
苏砚冷笑:“它知道我在查它。”
“要不要反向追踪?”
“不。”她摇头,“让它进去。”
“苏总?”
“让它看到我想让它看到的东西。”她转身走向控制台,手指飞快敲击,“把‘灵析3.0’的假架构图放进去,嵌套三层逻辑陷阱,再埋一条关于‘启元智能’技术复活计划的虚假线索。”
“您是想……引蛇出洞?”
“不。”她眸光冷冽,“是请君入瓮。”
——
次日上午九点,锦天律师事务所,高层会议室。
十二名合伙人围坐长桌,气氛凝重。
陈砚之坐在主位,六十余岁,银发整齐,金丝眼镜后的眼神沉静如水,仿佛一位看透世事的哲人。
“时衍。”他开口,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你最近在‘砚星案’中的行为,已经超出了代理律师的职责范围。你私自调阅客户档案、接触被告方人员、甚至动用私人资源调查原告背景——这些,都不在授权之内。”
陆时衍坐在下首,神色平静:“我是在履行律师的审慎义务。如果原告的证据本身存在问题,我们作为代理方,有责任确保诉讼的公正性。”
“公正性?”左侧一名合伙人冷笑,“你的意思是,我们接的案子,都是假的?”
“我的意思是,”陆时衍直视陈砚之,“有人在利用司法程序,进行一场有预谋的商业猎杀。而我们,正在成为帮凶。”
会议室瞬间安静。
陈砚之缓缓摘下眼镜,用绢布擦拭:“时衍,你还记得你刚进律所时,我跟你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
陆时衍没说话。
“我说,**法律不是真相的终点,而是秩序的边界**。”他重新戴上眼镜,目光如刀,“你追求真相没错,但你不能为了真相,破坏规则。规则一旦崩塌,混乱就会吞噬所有人。”
“所以,”陆时衍缓缓开口,“为了维护规则,就可以纵容谎言?”
“有时候,”陈砚之轻声说,“**最大的正义,是让风暴不至降临**。”
陆时衍笑了,笑得极冷。
他知道,这个人已经不是他记忆中的导师了。
会议最终决定:暂停陆时衍在“砚星案”中的代理资格,由另一位合伙人接手。
散会后,他独自站在电梯间,手机震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