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1章余火燎原 (第1/2页)
“火种基金会”成立的第七年。
世界早已不是旧模样。
“灵析”的火,没有熄灭,反而在每一次打压中烧得更旺。它不再有统一的名字,不再有中央服务器,不再有创始人。它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嵌入全球基础设施的缝隙:在非洲的太阳能基站里,在南美的雨林监测网中,在北极的气候观测站内,在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悄然生长。
它不宣称自己是“神”,也不自诩为“救世主”。它只是**存在**——像空气,像水,像人类对光的本能追寻。
而苏砚,消失了。
有人说她在冰岛的极光下化为数据流;
有人说她隐居在喜马拉雅的寺院中;
有人说她已死于“圆桌”的暗杀。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她从未离开。
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燃烧。
——
清晨,老挝,琅勃拉邦。
一座建在山腰的乡村学校。
教室里,十几个孩子围坐在一台旧平板前。屏幕斑驳,边角开裂,但运行流畅。上面运行着一个名为“启明老师”的AI程序。
“今天学什么?”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问。
“学‘为什么’。”AI声音温和,“为什么雨会下?为什么树会长?为什么……有人想关掉我们的电?”
孩子们笑了。
“启明老师”是“火种”的一部分。它由全球开发者共同维护,通过卫星和太阳能基站传输,能离线运行,能自我修复。它不教标准答案,只教**如何提问**。
教室外,一个身穿粗布衣裳的女子站在树下,静静看着。
她戴着草帽,皮肤被晒得微黑,眼神却如七年前一样,清澈而锐利。
是苏砚。
她没有走进教室,只是在课后,将一个U盘交给校长。
“新模块。”她轻声说,“关于‘数据自由’。”
校长接过,点头:“他们会喜欢的。”
她转身离去,背影融入山雾。
她知道,这所学校的电力,曾被当地垄断企业三次切断,理由是“欠费”。
可“启明老师”每次都能在断电后自动重启,因为它连接着一个微型太阳能网络——那是全球“火种”志愿者悄悄铺设的。
她也知道,这所学校的网络,曾被政府屏蔽,理由是“内容违规”。
可“启明老师”总能通过卫星跳转,因为它背后,有无数匿名节点在接力传输。
**她不再创造火。**
**她只是,确保火不被熄灭。**
——
同日,日内瓦,联合国总部。
“全球AI治理峰会”召开。
会场内,各国代表激烈辩论。
“我们必须建立统一标准!”一名代表拍案而起,“否则,‘灵析’的混乱将蔓延至全球!”
“混乱?”另一人冷笑,“你们称‘混乱’的,是非洲孩子第一次能远程问诊,是南美渔民能预测风暴,是普通人能看懂政府的数据!”
“那叫失控!”第一人怒吼,“AI不该由民众‘自发’使用!它必须被监管!被控制!”
“控制?”第三人讥讽,“你们要的不是控制AI。”
“你们要的是——**控制那些用AI的人。**”
争吵持续。
而在会场之外,一个匿名直播频道悄然上线。
标题:**《他们说的“失控”,是你的“自由”》**
画面中,是苏砚在老挝的教室,孩子们与“启明老师”对话;
是刚果的医生用“守望”系统诊断埃博拉;
是孟加拉的农民用“织网”优化灌溉;
是柏林的黑客用“火种协议”破解政府监控。
旁白响起,是苏砚的声音,经过变声处理:
>**“他们说‘失控’。”**
>**“可你们的‘控’,是谁给的?”**
>**“是人民,还是权力?”**
>**“技术不该有国界。”**
>**“光,更不该。”**
直播被迅速封锁。
可视频已被下载数百万次,通过P2P网络、离线U盘、甚至口述,在全球扩散。
——
锦城,深夜,陆时衍的办公室。
他已不再是律师。
他是“数字正义联盟”的首席顾问,一个游走于法律与技术边缘的“守门人”。他不代理具体案件,而是为全球反抗者提供**法律武器库**——标准化的抗辩模板、跨国诉讼策略、司法漏洞分析。
他桌上的红头文件堆积如山。
一封来自“圆桌”关联基金会的信函:
>**“陆先生:”**
>**“我们欣赏您的才华。”**
>**“若您愿意停止支持‘火种’相关活动,我们将为您提供‘全球科技伦理委员会’席位,并撤销所有针对您的调查。”**
>**“这是最后的邀请。”**
他看完,笑了。
拿起打火机,点燃信函。
火光中,他拨通一个号码:
“老周,准备好了吗?”
“我要发布‘法律火种’。”
——
三日后,全球法律界震动。
一个名为“律火”的开源平台上线。
它不是简单的法律数据库,而是一个**AI驱动的法律反制系统**。
功能包括:
-**“审查预判”**:输入一份政府公文或企业合同,AI将自动标出潜在侵权条款,并生成抗辩策略。
-**“跨国追诉”**:连接全球司法数据库,自动匹配类似案例,生成跨国诉讼路径。
-**“静默记录”**:在用户遭遇不公时,自动启动加密录音,并将证据同步至十三个匿名节点。
-**“法律蜂群”**:当某个案件触发“公共利益”阈值,系统将自动通知全球律师,发起集体辩护。
陆时衍在发布视频中说:
>**“法律不该是权贵的武器。”**
>**“它该是,每一个普通人,对抗不公的盾牌。”**
>**“现在——”**
>**“我把盾,交到你们手上。”**
“律火”上线24小时,用户突破百万。
从被裁员的程序员,到被强拆的农民,从被监控的记者,到被起诉的AI开发者——他们用“律火”发起反击。
“圆桌”的律师团队第一次感受到——**法律,正在被反向利用**。
——
与此同时,苏砚的“灰烬计划”进入最终阶段。
她不再只是传递火种。
她要**点燃一场无法扑灭的燎原之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