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抵达铁壁关 (第2/2页)
在临近中午时,前方地平线上,出现一道巨大的阴影,如同是一只匍匐在大地上的巨兽。
“铁壁关到了!”有边军骑兵发出疲惫却带着一丝放松的呼喊。
跟随在队伍后方的方云逸抬眼望去。
只见一座雄关扼守在两道绵延山脉之间的天然隘口上,关墙高耸,依山而建,仿佛与两侧灰褐色的山岩融为一体。
墙体是由青黑色条石垒砌而成,上面布满风雨侵蚀和战争留下的斑驳痕迹,无数刀劈斧凿、箭矢钉射的凹坑清晰可见。
一道道暗红色的污渍浸染着石缝,那是常年累月血战留下的烙印。
关墙之上,垛口如齿,每隔一段距离便设有箭楼和望台,隐约可见身披铁甲的士兵如同钉子般矗立在那里,冰冷的兵刃在阴沉的天光下反射着寒芒。
一面依稀能辨认出“乾”字的巨大龙旗,在关楼最高处猎猎飘扬,旗面被风撕扯出条条裂口,却依旧倔强地舞动。
关隘前方,是一片相对开阔斜坡,此刻已被清理出大片的营地。连绵的营寨如同灰白色的蘑菇群,依地势层层分布,外围设有拒马、壕沟和瞭望塔。
营寨中军旗林立,除了代表大乾的旗帜,更多的是各种将领的姓氏旗。
其中一面绣着“赵”字的大旗尤为醒目,矗立在营地中央最大一处营盘上空。
营寨内外,可见一队队士兵在巡逻走动,他们大多穿着制式的边军棉甲,外面套着皮袄,呵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而不散。
整个铁壁关及其周边的营寨,都透着一股森严、压抑而又疲惫的气息,仿佛一头伤痕累累却依旧龇着獠牙的困兽。
使臣队伍的到来,显然早已被关上的守军察觉。还未等他们靠近营寨大门,寨门便轰然打开,一队约百余人的骑兵簇拥着几名将领疾驰而出。
为首的一员将领,年约四旬,面皮白净,微有短须,身穿一套做工精良的亮银锁子甲,外罩一件锦绣战袍。
与周围那些风尘仆仆、甲胄斑驳的边军将领显得格格不入。他胯下是一匹神骏的白马,马鞍、辔头皆装饰华丽。
在他身后,跟着四五名顶盔贯甲的将领,个个气息彪悍,眼神锐利,显然都是久经沙场之辈,但此刻都隐隐以那白面将领为首。
这队人马在钦差队伍前十余步处勒马停下。那白面将领翻身下马,动作颇为矫健,脸上堆起热情却难掩一丝倨傲的笑容,快步迎上前,对着被亲随搀扶下马车的李文翰躬身行礼,声音洪亮。
“末将北境都督府参军,兼铁壁关镇守使,张怀远,参见钦差李大人!”
他身后的将领们也皆齐刷刷下马,躬身行礼,“恭迎钦差大人!”
方云逸在队伍末尾,冷眼旁观。
张怀远……都督府参军,铁壁关镇守使,这显然是北境大都督赵元明的绝对心腹,掌控着铁壁关这一前线要冲。
看其做派,与其说是戍边大将,不如说更像是京中那些养尊处优的勋贵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