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朕为你做主 (第1/2页)
翌日。
朝堂之上,争执激烈。
一边是为安顺王据理力争的老臣,一边是皇上的得力心腹强烈要求以谋逆罪判处安顺王死刑。
皇上时而感慨骨肉亲情,时而提起国有国法,甚是为难无奈之态。
吵到最后,多位老臣质疑人证物证,要求重新审理安顺王叛乱的案情,皇上借口头痛,匆忙退朝。
百官刚刚走出朝堂,便有一个小太监追出去,让孟宰相留步。
“皇上让您去勤政殿议事。”
孟行渊不敢耽搁,跟着小太监移步到勤政殿。
安顺王谋反之事昨日便传遍京城,孟行渊命令府中下人千万不要在杜诗茵面前提起此事,可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儿子孟青玉,这小子的嘴实在太快。
他赶到时,孟青玉不仅将事情说给杜诗茵听了,还说他故意隐瞒,就是不想救孟菱歌,把杜诗茵急得差点从床上滚下来。
妻儿都说他冷血薄情,连亲生女儿都见死不救。
可他哪是不想救,是现在不能救啊。
安顺王与他是多年好友,他知晓安顺王根本就不可能通敌叛国,虽然这回不仅有安顺王手下官兵告发,连安顺王的庶子温可昊也举报其父,甚至还提供了两封安顺王与敌国来往的信件。
但这些人证物证都有明显的问题,那两封信件看着虽像安顺王的字迹,仔细观察却有细微偏差。几个人证要么是手底下没有实权的小官,要么如温可昊这种都没有跟安顺王去过战场的。
他们都能看出这些问题,皇上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皇上明知道这些都是假的,但是他就是要把这些人证物证都变成真的。
这些老臣越是折腾得厉害,安顺王便会死得越快。
孟行渊身居宰相多年,若是连这一点领悟都没有,哪能活至今日。
刚才上朝之时,他瞧得分明,皇上看向那两个坚定维护安顺王的老臣时,眼神闪过嫌恶与不耐,他要是再为安顺王说话,定然也会成为皇上的眼中钉。
孟行渊心绪复杂,紧张的跪下行礼。
“臣孟行渊见过皇上。”
“爱卿快快起身。”皇上从主位下来,快步走到他面前,亲自将他扶了起来。“朕在朝堂之上被那些老臣吵得头痛,只有宰相你是个明理的,朕这才单独把你留下来,陪朕说说话。”
刚才在朝堂之上,三品以上的官员都各抒己见,唯独孟行渊保持中立,一直未开口。
孟行渊心中苦笑,哪是他不想说话,只是他知晓自己说的皇上肯定不爱听,又因为顾忌孟菱歌的性命,不能去迎合皇上而已。
此时皇上对他如此热情,他更是谨慎不安,当心一句话说得不对惹来大祸。
皇上见他局促,轻笑道:“爱卿不必紧张,朕只是留你说几句话,自从万公公走后,朕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朕对爱卿与那些老臣不同,朕知晓你的忠心,你与万公公一样相当于朕的左膀右臂,万公公已逝,爱卿便是朕最信任的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