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奏折 (第2/2页)
继而安静坐在温止陌旁边,翻看奏折,温止陌让她先过目一遍,将重要的挑出来放在桌案上,不重要的先堆到一旁。
孟菱歌想着既然是奏折,那么肯定是大事才会送到温止陌这里来,哪里还会有不重要的?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奏折里,什么乱七八糟,令人叹为观止的事情都有,且确实有大部分都是不重要的。
什么新皇登基,在何时何地,出现了祥瑞,此为什么吉兆之类拍马屁的,以及讨伐前皇荒唐,还做下了多少伤天害理之事的,甚至还有别的地方官员,暂不知温止陌不愿纳妃,还在劝谏皇上尽快选秀纳妃……
看的多了,这几种类型相似的,孟菱歌看到前面几句基本就能猜到剩下来的内容,描述五花八门的也多半都是外地官员。京城官员主要是反映前皇亲眷的处理问题,有的要求斩草除根,有的则说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这些人也应从轻处理。
孟菱歌将两种不同观点的奏折分开摆放,发现要求斩草除根的远远大于求情之人。
其实前皇重权重利,后宫嫔妃以及他的子女们虽享受了富贵,手下却都是没有实权的,与这些官员更没有恩怨,也不知怎么会有这么多官员要他们的命。
温止陌却早已了然于胸,“很多人擅于以己渡人,他们认为朕痛恨前皇,自然是要不留后患,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告诉朕他们与前皇的人绝无关系,用前皇亲眷的性命证明自己的忠心。”
“新帝登基,有文采的大唱赞歌,有良心的谈民生治国之策,有能力的尽忠职守,什么都没有的就只能揣测皇上的心思投其所好,踩着别人的尸骨护自己安危。”
温止陌当皇帝后已经连杀八个官员,朝堂上多位空缺,所以明知这些官员自私无用,一时也找不到那么多合适的人才替换,只能记下这些人的名字,日后再做打算。
孟菱歌听了,问道:“但前皇亲眷算起来多达百人,有部分亦是皇上亲眷,一直关押着也非长久之计,你心中可有打算?”
“那些宫妃最小的十几岁,年迈的已经五六十岁。若是想要自由的就放归出去,若是无处可去,或者不愿离开的,就在宫中择一宫殿给她们居住,让她们彼此作伴,安享晚年。难办的是前皇子皇女……”
温止陌道:“我本也想将他们放出宫,或者择几处封地给他们安稳度日,但前皇子中有本事的早就被前皇除掉,剩下的都是些懦弱胆小之辈,无一人可用。”
群臣劝谏时大谈莫要放虎归山,可这剩下的皇子们个个胆小如鼠,好逸恶劳,放出去温止陌怀疑他们会饿死在外面,给个封地都担心他们会守不住。
实在有点难办。
孟菱歌听到这里,想法却与温止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