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禅让 (第2/2页)
“孟宰相说的极是,臣等愿意与皇上勠力同心,为皇上分忧,后宫及皇嗣之事,等两年,不,等三四年后再说不迟。”
出乎孟行渊意外的是温止陌并未见好就收,而是轻声笑道。
“何必还要等个三四年?忠亲王是本王亲弟,朕目前没有皇嗣,禅位给他名正言顺,他膝下有子,忠亲王妃腹中还有身孕,朕禅位之后,皇嗣问题便能解决。忠亲王体内蛊毒需要很多女子服侍,待他继位,各位便能马上安排选秀事宜,你们劝谏朕多年,一直让朕重置后宫,广育子嗣,如今这两件大事都如你们所愿,你们怎么又不同意了?”
“你们说朕正当壮年,应当继续执政,可朕即位那年也差不多是如今忠亲王的年岁,近两年,朕偶尔也找忠亲王共议国事,他算不得经验浅薄,主政当下的金月国,再加上有尔等忠臣匡扶,朕相信忠亲王完全能够胜任。”
“反倒是北疆之地的互市,此地贫瘠穷困,刚开始过去得处置当地贪官匪寇,实地考察市场,颇费心力,忠亲王身中蛊毒,不便带众多女子前往此地,否则旁人都只当他是来纵情享乐的,谁会把忠亲王当回事?当地贫困问题未解决前,也无法满足这么多女子的支出。”
“至于旁人猜测,尔等大臣莫非都是摆设?朕当着你们的面,亲自做出禅让,何来半点谋权篡位?你们若连这点传言都摆平不了,未免太对不住朕这几年的栽培。”
“只有朕与忠亲王身份互换,才能同时解决边关之困与皇嗣之忧。若是众爱卿还能另外想出一个能同时解决这两件大事的法子,朕就可另行考虑,若是没有,那便就按朕说的定了!”
他短短几句话,便将百官刚才所说的问题一一回答清楚,且以一个无法达成的任务,让百官无从反对。
众臣抓耳挠腮,这两件大事是当下金月国所遇到的两大难题,他们一个都解决不了,又去哪里找能同时解决两个难题的法子来。
他们虽是没有办法,心中却还是百般不愿意接受温止陌禅位之事。
君臣相处几年,他们对温止陌也算有几分了解,知道他决定的事轻易不会改变。
好在温止陌不够心狠,只要他们没有原则上的大错误,绝对不会因劝谏直言而取人性命。
所以官员们互相打探了一眼,便决定团结一致,齐心劝谏,务必要让温止陌改变主意。
“臣等泣血劝谏,伏地不起,直到皇上回心转意。”
随着一个官员伏地大喊,剩下官员也接着伏地道。
“臣等泣血劝谏,伏地不起,直到皇上回心转意。”
孟行渊也跟着百官一起伏地劝谏,此时他已感觉到温止陌并不是吓唬他们,而是来真的。
按他对温止陌的了解,他早就知晓这个女婿不是占山之虎,而是深海蛟龙。
只是他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不知他这么做是为了孟菱歌,还是温可昊,亦或者是如他自己说的除边关之困,解皇嗣之忧。
但温止陌与孟菱歌行动前,都不曾与他打过一声招呼,显然是不想让他阻止,直接先将事办了,令他无法及时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