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第1/2页)
“我先看看。”
张宏明语气平静。
“行,你慢慢看,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摊主更加殷勤。
这明显是个新手!
要是能骗他买几件东西,够自己吃三个月了。
张宏明拿起一块青铜牌,仔细看了看。
牌上刻着“冠軍”两个字。
“小兄弟,你眼光真准!”
“这是汉代冠軍侯霍去病的贴身令牌,冠軍侯你总知道吧?”
“买回去当传家宝,保准家里出个将軍!”
摊主拼命推销。
张宏明微微一笑,放下了令牌。
又看了几家摊位后,他才回到那个放着金丝楠木盒的摊位。
张宏明装作外行,东看看西瞧瞧,早就被摊主们看在眼里。
见他过来,胖摊主立刻堆起笑容。
“这铁钩也能拿出来卖?”
张宏明指着摊位上的铁钩,有些无语。
乡下杀猪用的就是这种东西,专门勾猪下巴的。
这也太不靠谱了。
“小伙子,可别小瞧这铁钩子。”
“知道朱元璋吗?他当年整治那些贪官,用的就是这种铁钩。”
胖老板不慌不忙地胡编。
“这是什么?”
张宏明拿起一份像是古代奏折的文书。
“这是唐三藏取经用的通关文牒。”
“你要喜欢,两百块拿走。”
摊主信口开河。
“唐僧不是《西游记》里的虚构人物吗?”
“难道还能从书里蹦出来?”
张宏明皱眉质疑。
“小伙子你就不明白了吧。”
“《西游记》虽然是小说,但也是有历史依据的,唐朝确实有个玄奘法师。”
胖老板神色自若地解释。
张宏明懒得继续揭穿他。
他拿起自己看中的金丝楠木盒。
手指抚过木纹,更加确认是真品。
盒子里放着一卷黄纸字帖。
纸张坚硬,触感冰凉。
张宏明眼神微变——
这张黄纸至少是唐代以前的古物。
单凭年代就价值连城。
他缓缓展开卷轴。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笔势流畅自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当他看清内容时,整个人猛然一震。
《快雪时晴帖》!
竟是王羲之的真迹!
张宏明心跳加速,整个人呆立当场。幸好脸上蒙着破布,没人看出异样。
自古文人相轻,武者争雄,唯有书法界有一位公认的巅峰人物——东晋书圣王羲之。他的三幅传世名作中,《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连他自己都难以超越。这件王家祖传珍宝后来被唐太宗所得,几经流转,最终下落不明。《丧乱帖》是他听说祖坟被毁时所写,现存海外,是国人的遗憾。而《快雪时晴帖》则是他晚年返璞归真的作品,笔法已达化境。
此刻张宏明简直不敢相信,本该在博物馆里的《快雪时晴帖》,竟然出现在京城的地摊上!
“小兄弟,认得这字吗?”摊主晃了晃手指,“实话告诉你,这是书圣王羲之的真迹。书圣知道吧?就是写字人的祖师爷!”
“老板真会开玩笑,”张宏明强压住内心的激动,“谁不知道真迹早就被带走了。”
“这不过是仿品。”
张宏明平复心绪,将字帖放回木盒,随手扔给摊主。
“嘿,你这人!”
“就算是仿品,也是名家临摹,价值不菲。”
“要是摔坏了,我跟你没完!”
摊主慌忙接住,满脸不悦。
“既然来了,挑两件带走。”
张宏明语气平静。
摊主立刻喜笑颜开。
只要能成交,别说乱扔东西,就是挨两巴掌也无所谓。
“这仿品多少钱,合适我就收了。”
“正好要去见岳父,这东西应景。”
张宏明随意点了点木盒,随口编了个理由。
“小兄弟好眼力!”
“这《快雪时晴帖》我收来花了180,你让我赚个跑腿钱,190拿走。”
摊主报出价格。
“二十卖不卖?”
张宏明直接砍到最低价。
“开什么玩笑?这价可不行!”
摊主摇头如拨浪鼓。
“那算了。”
张宏明假装要推车离开。
“哎哎,别走!”
“再谈谈。”
“一百行不行?”
“五十!五十就卖给你!”
摊主连忙挽留。
“最多三十。”
张宏明停下脚步。
“三十我亏本,真卖不出去。”
“再加十块吧。”
摊主语气急促。
张宏明又假装要走。
既然遇到了《快雪时晴帖》,绝不能错过。
这可是稀世珍品,国家的宝贵文物。
以后这东西至少值十个亿。
如果摊主耍手段,张宏明不介意重操旧业干一票。
“行行行,三十就三十吧。”
“当是亏本赚吆喝了。”
胖老板捧着金丝楠木匣子追上来。
张宏明打开匣子看了一眼,拿出三十元递过去。
老板收了钱,开心地回到摊位。
等张宏明走远后,
“老八,这单够你吃一个月了吧?”
“没少捞吧?”
“得请兄弟们喝一顿吧?”
旁边的摊主们七嘴八舌地起哄。
“赚个屁!这破匣子乡下二十块收的。”
“折腾半天才挣十块,能干啥?”
胖老板嘴上抱怨。
心里却乐开了花。
其实那字帖他只花了十块钱就收来了。
转手净赚二十块。
真爽。
张宏明骑着自行车往四合院赶。
半路停下来,把买到的东西都放进储物戒指。
特别把金丝楠木匣子放在角落。
整理好后,他赶紧回家。
停好车,开始清点今天的收获。
先拿出那个金丝楠木匣子。
净手焚香后,小心翼翼地展开字帖。
看着笔迹刚劲有力,手指不由自主地颤抖。
凭借对古玩的了解,他看出这字帖的高明之处。
正是王羲之书法巅峰之作。
字里行间充满典雅气度,笔法圆润流畅,楷行相间,如行云流水。
望着字帖,仿佛穿越千年,亲眼看到书圣挥毫泼墨的风采。
张宏明仔细看了许久,才慢慢卷起字帖,小心放回匣中。
锁好后珍藏起来。
鉴赏完《快雪时晴帖》,他开始数今天的收入。
餐桌上堆满了纸币。
他认真整理钞票,一张张清点。
每满百元就用麻线捆成一扎。
最后捆出六扎整钱。
旁边还有零钱。
总共六百四十八元三角。
张宏明露出满意的笑容。
收拾完毕,他简单洗漱,早早休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