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五十章 (第1/2页)
天色渐晚,秦淮如站在院门口张望。
“妈,今天一切都好吗?”她刚进院子就习惯性地问道。
“能有什么事。”贾张氏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声,随即又伸长脖子往外看,“那个混账怎么还没回来?”
“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何必总惦记张家的事。”秦淮如语气有些紧张。
中午她特意回来告诉婆婆张宏明缺考的消息,现在却说不出对方其实已经通过考试的事实。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不让我去找张宏明算账?”贾张氏顿时火冒三丈,“你是我的儿媳妇,怎么反倒帮着张家说话?”
她好不容易等到机会羞辱张宏明,怎么会轻易放过。
“妈,您误会了。”秦淮如急忙转移话题,“对了,壹大爷说今晚要给我们家筹钱,马上就能有进账了。”
“真的?”贾张氏脸上的皱纹立刻舒展开来,“这老光棍总算办了件正事。那个缺德鬼倒霉,咱们贾家时来运转,好日子就要来了。”
秦淮如抿了抿干裂的嘴唇,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她知道再劝婆婆别针对张宏明只会引来更猛烈的责骂。
“别站那儿了,去门口等着吧。”贾张氏不耐烦地挥挥手,“看看傻柱和那个混蛋什么时候回来。”
秦淮如默默走到院子门口等待。没多久,傻柱的身影就出现在巷口。
“姐,今天忘了带饭盒。”他挠着头说道。
傻柱抓了抓脑袋,满脸尴尬。
听说张宏明考过了七级焊工,傻柱慌了神,绞尽脑汁想办法,连头皮都快抓破了。
“忘就忘了,明天别忘了就行。”
秦淮如不太高兴,但明白傻柱在担心什么,语气平静地说。
傻柱咧嘴笑了笑,低着头往家走。
“哎哟,傻柱,你可算回来了!”
“那个张宏明呢?他去哪儿了?”
贾张氏急匆匆站起来,冲着傻柱喊。
傻柱心里一惊,不敢回答,加快脚步往屋里跑。
“哎,傻柱,你跑什么?”
“跟我一起去堵张宏明,别跑!”
贾张氏急了。
傻柱冲进屋里,“砰”地关上门,任谁叫都不出来,装聋作哑。
“这算什么事儿!”
贾张氏气得直跺脚。
秦淮如空着手回来。
“秦淮如,今天的饭盒呢?”
贾张氏斜眼看着她。
“傻柱今天忘了带饭盒。”
秦淮如解释道。
“这混账东西,难怪跑那么快!”
“连我家的饭盒都敢忘!”
“不行,我得让他赔钱!”
贾张氏怒火中烧。
“妈,傻柱今天是有事才忘的,明天肯定送来。”
秦淮如劝她。
“行吧,待会儿我还得拉着他也去,好好羞辱张宏明。”
“这次就饶了他。”
贾张氏想了想。
要踩张宏明还得靠傻柱出力,她决定大发慈悲一次。
饶了他这一次。
刘海忠等人陆续回到院子里。
“老刘,晚上来张家看热闹。”
贾张氏难得露出笑容,主动招呼刘海忠。
“哼!”
刘海忠脸色阴沉地转身离开,以为她在嘲笑他。
“呸!不知好歹的老东西!”
贾张氏往地上啐了一口。
“妈,别提张宏明那件事了。”
“咱们还是想想晚上的募捐吧。”
秦淮如有些难堪,想阻止婆婆继续说。
“凭什么不提?今天非得让那个不长眼的东西出丑不可!”
“我非把他狠狠踩在脚下!”
贾张氏大声叫嚷,引得邻居都探头来看。
“贾家婶子,张宏明这次没考上,心里正难过,何必再刺激他呢?”
有位大娘忍不住劝道。
“他天天吃肉都不帮我们,全院数他最狠心!”
“现在他落魄了,还不许我趁机教训他?”
“我就要撕他的脸!”
“让他以后见我就躲着走!”
贾张氏眼里透着狠劲。
院门口的台阶前。
张宏明正提着自行车往家走。
“宏明哥,贾婆子在等你呢!”
于莉匆匆跑来报信。
“那老太婆又想干什么?”
张宏明愣了一下——他早已经考过七级焊工,还调到了技术科。
按理说,这老太婆该怕他才对。
“她根本就没去考试。”
“现在就等着你回来,看你的笑话,逼你喊傻柱一声爹。”
“你要不今晚在外边住一宿,明天再回来。”
于莉把情况说了一遍。
“这次老太婆算是打错了主意。”
“莉姐,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七级焊工考核通过了。”张宏明笑着说。
“什么?你真的考过了?”
“那贾婆子怎么说是你没去考试呢?”
“你们俩到底谁说的是真的?”
于莉听得一头雾水。
“我还能骗你吗?你不信,就等着瞧吧。”
“对了,这钱你拿着。”
张宏明掏出五块钱。
“我要这钱干嘛?”
于莉没有接。
“咱俩不是说好了,我考上七级工,每月给你五块钱。”
“拿着。”
张宏明把钱塞给她。
“那我可收下了。”
于莉笑着把钱放进兜里。
“莉姐,晚上来我家。”
“今晚饭菜多做点。”
张宏明眨了眨眼。
“没正经。”
于莉笑着骂了一句。
心里却隐隐期待起来。
要是和张宏明来一次,肯定会被填得满满的。
那种感觉她还没体验过,一定很爽。
张宏明推着自行车走进四合院。
“宏明回来了。”
前院有邻居打招呼。
“回来了。”
张宏明笑着点头。
继续往里走。
刚踏上中院的台阶。
“哟,这不是咱们院的七级焊工回来了嘛?”
“还以为你不敢回来呢。”
贾张氏阴阳怪气,眼中怒火中烧。
张宏明看了她一眼,懒得回应,推着车往家走。
“装没听见是吧?”贾张氏不依不饶,“不是说要考七级焊工吗?现在怂了?癞蛤蟆做梦!”
“我站这儿呢,跑什么?”张宏明停下脚步,“有话直说,别绕圈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