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第2/2页)
闫解成认真嘱咐。
他是真把这当大事。
自己上班挣那点钱,要是跟张宏明成了连襟,好处肯定少不了。
贾家屋里。
"奶奶我要吃包子!"
"刚才看见于莉从410拿了包子回去。"
棒梗跺着脚嚷嚷。
"这缺德玩意儿,大清早包子多得吃不完。"
"咋不噎死他!"
"闫家也不是好东西,天天让于莉那*狐狸去要吃的。"
"秦淮如你聋啦?没听见你儿子要包子?赶紧去找张宏明要!"
贾张氏骂得唾沫横飞。
嘴里的臭味熏得棒梗直捂鼻子。
在她嘴里,于莉去张家就是*狐狸。
让秦淮如去要吃的倒是天经地义。
"妈,您昨晚刚往人门上泼粪。"
"人家能给咱包子吗?"
秦淮如直叹气。
"不去试试怎么知道?"
"说不定张家包子多得往下掉,你去捡两个回来!"
贾张氏拍着炕沿喊。
秦淮如撇撇嘴,不情不愿出了门。
站在张家门前小声问:"宏明,家里还有包子吗?"
棒梗馋得在屋里直嚷嚷,能先借我两个包子给他解解馋吗?秦淮如笑着问道。
张宏明温和地回应:有,两个够不够?不够可以多拿几个。
秦淮如强压着内心的喜悦说:“能多给几个当然好,我家人口多。”她暗自高兴,期盼已久的好事终于来了——张宏明要帮贾家了。她心里得意,觉得一定是昨晚那点小心思起了作用。
张宏明提议:“今晚我再蒸些包子,你十一点来拿。”见秦淮如犹豫说太晚,他意味深长地笑着说:“晚了才好办事,不只是包子,还有别的东西。”
秦淮如收起笑容问:“别开玩笑了,现在能给吗?”张宏明干脆地回答:“晚上来就有,不来就算。”说完锁门骑车上班去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秦淮如皱着眉头,心里不是滋味。这个男人太难对付了,她沮丧地回到贾家。婆婆立刻骂道:“那缺德鬼没给包子是吧?真不是个东西!”
“你也是个没用的,看看于莉,从张家拿了多少好东西回来。”
“都是正常人,你哪点比不上人家?”
贾张氏瞪着两手空空的秦淮如,大声训斥。
“妈,那我去帮张宏明打扫屋子,您能同意吗?”秦淮如红着眼眶低声问。
“胡说八道,门儿都没有!”贾张氏拍着桌子叫嚷,“你是贾家的媳妇,跑去伺候张家算怎么回事!”
小当家的棒梗鼓着脸,满脸不高兴。
“要是没赔给张家那十五块钱,本可以买些肉和白面回来自己做。”秦淮如愁眉苦脸地叹气。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怪起我来了?”贾张氏顿时火了,“我吃过的苦受过的罪跟谁说去?连个肉包子都弄不来,就是你当娘的没本事!少在这儿推三阻四的。”
“居然赖到我头上,真不是个东西!”贾张氏越说越气,唾沫星子飞得到处都是。
红星轧钢厂里,张宏明停好自行车,直接朝技术办公楼走去。这是他第一天来技术办报到。
“请问胡耕科工程师的办公室在哪?”张宏明拦住一个工人打听。对方指了指第三间屋子。
敲门声刚响,里面就传来胡耕科的声音:“进来。”
“胡工,我来报到了。”张宏明不卑不亢地说。
“你小子怎么才来?我都等了你半个钟头。”胡耕科指着对面的空位,“以后这就是你的工位。别磨蹭了,跟我去车间看那台大型设备。”
说着就要拉张宏明往外走。
“胡工,好歹让我先熟悉下环境?”
张宏明一脸无奈。
“又不是大姑娘上轿,你个大老爷们有啥好适应的。”
“先把活儿干利索了,以后有的是时间让你慢慢习惯。”
胡耕科满不在乎地说。
“得,我算明白了,你这是等着使唤我呢。”
张宏明快步跟上。
“啥使唤不使唤的,我又不是旧社会的地主。”
“咱们好歹是技术骨干,不都是为了国家建设嘛。”
“对了,你不是有自行车吗?骑上一起走。”
胡耕科大步走向停车区。
“车是有的,但厂里不是不让随便骑吗?”
张宏明一脸疑惑。
虽然轧钢厂人很多,但骑车上班的不过百来个。
这毕竟是国营大厂,工资不错。
要不是自行车票难搞,大多数人都能买得起。
厂里对骑车有规定,
除非有内部通行证,
否则上班时间不准在厂区内骑车。
“跟着我你还担心这个?”
“等忙完这阵,我让行政科给你办个证,想怎么骑都行。”
胡耕科一挥手,
语气很爽快。
“哟,那可多谢了。”
张宏明眼睛一亮。
没想到活还没干,好处就来了。
心里对胡耕科的印象,一下子好了一些。
这老家伙虽然急躁,但为人干脆。
两人骑着车直奔车间。
张宏明正要停车,
看见胡耕科直接骑了进去,也赶紧跟上。
“胡工,骑车进车间合适吗?”
张宏明小声问。
他在车间干活时,连主任都没这么干过。
“跟我混,什么都不用想,天塌下来我顶着。”
胡耕科不以为意地挥挥手。
张宏明没再多问。
在他看来很难的事,在胡耕科眼里根本不算事。
这家伙确实有点本事。
张宏明暗自佩服。
两人把车停在一条闲置生产线旁。
整条线二十多米长,空荡荡的,积满灰尘。
明显很久没用了。
生产线尽头立着一台巨型设备,足有四五层楼高,像座铁塔矗立在厂房中。
“这次任务就是搞定这台设备。”
胡耕科停下车子,指着它说。
张宏明眼皮一跳。
差点想转身离开。
虽说自己是七级工程师,但面对这种庞然大物,心里还是没底。
“发什么愣?怕了?”
胡耕科笑着拍了他一下。
“确实有点。”
“这明显是熊国进口的,没有吊车怎么修?”
张宏明皱眉。
“小事一桩,我研究了一个月,内部结构都清楚。”
“只差几个关键参数。”
胡耕科大步走向设备。
几个维修工赶紧打招呼:“胡工!”
张宏明也点头回应。
“小伙子跟胡工学,将来肯定能当工程师。”
“胡工愿意带,这是难得的机会。”
老师傅们笑着说道。
张宏明点点头。
“给,拿着。”
胡耕科把两本技术手册递给张宏明,拍了拍旁边的设备:“还有三处没弄明白,上去我给你看。”
钢架上的油污在午后闪着光。两人爬到操作平台,胡耕科花了整整一个小时详细讲解那些不确定的节点,最后把资料塞到对方怀里。他突然咧嘴笑了——之前翻译让他把机械原理嚼碎了喂人,再等别人把俄文资料反刍回来。现在可好,张宏明既能看斯拉夫字母,又懂电路和油路这些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