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另有深意 (第1/2页)
赵德昭、永庆带着两位侍卫,留在了吴军大营,这是三十万大军的敌营,这对兄妹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有议和任务在身,所以,只能硬着头皮留下。
等使者离开之后,赵德昭、永庆也被带去营盘休息,只剩下苏宸与吴军一些重要将领继续开会。
“大家对议和有何看法?”苏宸大破尴尬,询问了一句。
林仁肇第一个反对:“元帅,末将第一个反对议和,如今大宋已经没了锐气和爪牙,只剩下陈留城,不出十日便能攻克,趁着寒冬来临之前,我们猛攻一个月汴京城,就能拿下大宋皇帝和汴京城内的大臣,到那时,大宋覆亡,剩下西南、西北的割据实力,大宋城池,都会很容易解决,眼看统一天下的大局既定,我们万不能因为这些蝇头小利,就放弃大业!”
潘仁彻也说道:“林将军说的有道理,大宋渴望议和,用外交手段保住他们朝廷,但对我们而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不能在议和之事上过多逗留!”
“末将也赞同林将军、潘将军的观点,不同意议和!”
“对,不同意议和!”
吴军将领全都发言,态度一致,反对议和,都建议直接攻城,兵贵神速,打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苏宸微微点头,看向潘美问道:“潘美老将军,你更了解大宋,有何建议?”
潘美刚才一言不发,因为看到赵德昭、永庆的时候,触景生情,想到当年跟赵匡胤一起征战的时光,如今物是人非,赵匡胤已经驾崩,剩下的皇子、公主,深入敌营来求和,孤苦伶仃之感,不胜唏嘘。
这就是人生,充满了变数,谁也不能一直如意,始终是胜利一方。当初大宋横扫南唐、荆楚、后蜀的时候如何威风,如今对比,便有多狼狈不堪。
潘美听到苏宸点名,从感慨的情绪中恢复,就事论事说道:“大宋现在禁军损失过半,陈留城虽然有十万守军,但以前线败军整合居多,抵挡三十万吴军,最多十日便能告破!至于汴京城,困住汴河航运,封锁汴京城的粮食、物资,不出三个月,食物变会枯竭,要灭宋的难度已经不大,末将也认为,当继续进攻,早日完成统一大业,止干戈,给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此时此刻,潘美没有私心,站在了统一大业的历史大势角度,认为进攻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如果一旦吴军撤退,日后宋吴之间,肯定明争暗斗,问题不断,而北汉、西北、辽国的问题也不会很好解决。
苏宸心中早有决断,只不过想试探一下将领们的想法,此时得知众志成城,都要继续灭宋之后,点头说道:“诸位将军所言,都有道理,而且目标统一,那就是继续伐宋,覆灭其政权,由我们吴国接管中原,日后消灭北汉,平定西北门阀割据势力,安抚党项人,对付辽人,收回幽云十六州,我们后面的事还有很多,不能因为这些割地赔款,公主和亲就放弃了我们的原则和使命。”
苏宸说的铿锵有力,众将领听完,全都热血沸腾,心中松了一口气。
“那苏元帅留下太祖的皇子赵德昭、永庆公主,难道是障眼法,为迷惑宋军,然后来个忽然偷袭?”有人忍不住好奇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