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2章五代猛将,上古贤相 (第2/2页)
西魏军队急忙围上来,将彭乐包围在里面。激战中,彭乐受了重伤,肠子都流出来了,但他毫不畏惧。彭乐把肠子塞回肚子后,继续拼杀,宇文护撤退。
《北齐书》记载:“乐因醉入深,被刺肠出,内之不尽,截去复战,身被数创,军势遂挫,不利而还。”
邙山对决,彭乐率骑兵冲杀,攻打西魏军队的右边,所向披靡,无人能阻挡。初次交战,彭乐斩杀敌军六千多人,包括临洮王元柬在内的48位高级将领,都被彭乐俘虏。
史载:“虏西魏临洮王东、蜀郡王荣宗、江夏王升、钜鹿王阐、谯郡王亮、詹事赵善,督将僚佐四十八人,皆系颈反接手,临以刃,历两阵而唱名焉。”
捷报传来,高欢大喜,下令乘胜进攻。彭乐再接再厉,斩首西魏军队三万余人,前来阻拦的敌军,也全部溃败,彭乐直接冲进宇文泰的大营,来次“斩首行动”。
只不过,也就是在这一战之中,彭乐私自放走了即将身首异处的宇文泰。但就算是如此,以彭乐的勇猛,犯下了如此大的过错,高欢却依旧离不开他,只能继续用他。
此后,彭乐率兵击败位于河南的西魏主力,擒杀西魏同州长史裴宽、仪同三司王思政,威震中原。
而彭乐,他不仅本人骁勇无比,他携带出来的这些人,每一个可都是人才。
这些人之中,可都是高欢能够成就一番工业的贤臣良将,是高欢势力最重要的一批文武。其中,虽然是不至于出现神级人物,但是,可也不乏绝世级别的人物。
“叮,平衡第二人,风后,统帅86,武力51,智力101,政治92。
携带:力牧、张挥、大封、大鸿、常先、神荼、郁垒、陆吾、奢龙、大常。
植入身份:刘备三顾茅庐所收谋主。”
风后,上古时代黄帝的臣子,相传为伏羲后裔。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宰相,三公之一,为黄帝一统中原做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司马迁《史记》开篇《五帝本纪》的记载:“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
他不仅智计过人,还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据传他在黄帝统一中原的战争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黄帝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战略建议。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发明家,据说造出了指南车等伟大的发明,为古代战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传风后将伏羲八卦原理运用到军事上作八阵图是首创,其中所说的“九宫”,是在八卦离、艮、兑、乾、巽、震、坤、坎之中加一卦为中。作为“风后八阵图”的创造者,广泛出现在《史记》、《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
风后作为黄帝最信任的谋士之一,帮助黄帝制定军事战略,尤其在阵法布置、军队调度和后勤保障方面贡献突出,特别是在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中,他被认为发挥了重要的谋略作用,故而,也被后人尊称为“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