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1刺杀失败 (第1/2页)
“三位爱卿来此,可是朝中发生了什么大事儿?”
乾清宫里,万历皇帝高坐御座,开口询问道。
“托陛下鸿福,近年来风调雨顺,四海升平,出事儿的奏疏没见到,倒是各地官府都恭请陛下圣安,也好把福分传播开来,让百姓的日子能过得更好。”
魏广德上前一步,回答道。
听着这话,万历皇帝小脸一红,只能“呵呵”干笑两声。
他以为三位阁老来此肯定有事儿,他先问了,魏师傅就会直接说哪里出了事儿,该如何处置。
没想到,魏广德居然说天下太平,地方上都上奏的请安奏疏。
那你们来这里干嘛?
“只是.”
万历皇帝还没来得及说话,魏广德语气忽然低沉说了句,似欲言又止。
“魏师傅,出什么事儿了,你倒是说啊。”
万历皇帝知道肯定是出事儿了,于是催促道。
应该不是出了天大的国事儿,否则魏广德也不会如此。
“是陛下,今日湖广刚刚发来急报,五日前,张阁老去了。”
“张张师傅去了?”
魏广德话音落下,万历皇帝就颤声问道。
“请陛下节哀,张相已经去了。
礼部来报后,我已经让他们准备一应物事。
张阁老为官三十载,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如今离世,朝廷应该为其风光大葬以示其功绩。”
魏广德边说,边把礼部送来的公文抄本双手递了过去。
张鲸急忙上前两步,从魏广德手里接过奏疏,然后回到皇帝身边,双手奉上。
不过,此时万历皇帝似乎丢了精气神一般,身体有些发软的靠在御座椅上,并没有伸手去接。
没人知道此时皇帝到底在想什么,曾经的张居正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小皇帝肩上。
那时候满朝文武大臣都是对张居正歌功颂德,吹捧其改革措施挽救了大明王朝。
对此,小皇帝也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这话没错。
魏广德的教育,让他很早就想明白了,治国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财政,只有财政充裕,朝廷才能做事,能够平息边患,能够化解民怨、安靖地方。
这样,王朝统治才能长治久安。
元朝的灭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后期因为治水和平叛进行的加税,让本来只是黄河流域民变,快速演变到江南地区。
张居正推行的清丈田亩和摊丁入亩,以及伴随而来的一条鞭法,重塑了大明王朝的税制,让朝廷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富。
这其中既有收回本该收归朝廷的赋税,也有通过重新划分朝廷和地方分税比例而增加的财政收入,对王朝延续绝对是有利的。
而且,万历皇帝还知道,其中一些诸如摊丁入亩、调整赋税分配的建议,其实是魏广德提出来。
地方官员拿走太多税银,然后他们再用这笔收入向上官行贿,为自己升迁铺路,最终也损坏了吏治。
整顿吏治,先提高官吏收入,再压缩其灰色收入,再用考成法选拔能臣干吏,这比直接推动都察院严查官员贪腐,抓典型案例震慑贪腐行为其实更好。
如今成效出来了,太仓银子堆积近百万两,这就是功绩,可这个时候推动此改革的张师傅去走了。
即便先前因为那些事儿,让万历皇帝心里对张居正产生的不快,此刻也烟消云散。
都死了,还计较什么?
“陛下,节哀。”
下面的魏广德回头和张四维、申时行对视一眼,于是三人齐齐躬身喊道。
“嗯。”
一声轻呼,万历皇帝似乎才从回忆中清醒过来,伸手接过张鲸手里那份奏疏。
没人注意到,这会儿张鲸脸色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现在可就有变数了,张居正刚死,以他在万历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难保皇帝不会念着他的好而善待潘晟,说不定就让他继续入阁了。
如果是这样,那他和张四维的谋划,可就失败了。
念及此,后退的张鲸往下面看了眼,此时张四维低眉顺目,脸上没有丝毫变化。
像张鲸这种,只会耍小聪明,以对皇帝的了解设计谋划他人,其实早晚都是会被人察觉的。
或许当时万历皇帝想不明白,但事后只要稍微一琢磨,就会发觉有些东西出现时间太巧合。
魏广德不喜欢耍这种小聪明,而是更多选择顺势而为,以利诱之。
就算过后心中起疑,但念及利益,也会认为是自己当时的选择。
如果利益足够巨大,还会在发觉后依旧坚持。
没人能阻挡利益,这也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源,大家其实都是在追求获得更多分配利益的资格而奋斗。
“魏师傅,朕心里很难受。”
终于,当万历皇帝看完湖广奏文后,对魏广德开口说道。
“陛下,叔大兄已经去了,想来他也不希望陛下如此。”
说着话,魏广德看向万历皇帝道:“只要陛下能励精图治,治理好大明,想来叔大兄就会含笑九泉了。
他这一生,可没有真正教过弟子,他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教导陛下身上。”
万历皇帝盯着魏广德良久,这才挥手对张四维、张鲸等人说道:“你们都先出去吧,张阁老,申阁老,内阁的事儿还麻烦二位,朕想和魏师傅聊聊。
另外,内阁并礼部商议祭祀之事,完了报上来。”
等屋里几人都离开后,万历皇帝走下御座,伸手拉着魏广德到一边凳子上坐下。
“魏师傅,记得朕第一次见你,还是在王府花园里,当时朕和父王在一起,你和张师傅.”
魏广德和张居正见到万历皇帝,那是已经是嘉靖末期,其实二人都已经在朝中安排了差事儿,只是在休沐日会往裕王府一行。
也就是那时候,裕王把教导王子文事交给了张居正,武事则让魏广德负责,于是两人就成了三岁稚童的先生。
那时候张居正并没有教导小皇帝什么,倒是魏广德在其四岁时就带他在王府花园里骑马,还让王府工匠制作了小号短弓作为玩具。
不过到了隆庆朝,张居正和小皇帝的接触就变多了,之后更是负责编撰了万历皇帝学习教材。
两人不断述说记忆中裕袛时的趣事儿,那时候裕王还只是王爷,魏广德每次休沐去裕王府,和裕王说半天话后,总要接小皇帝在花园里游玩儿一阵,用他的话来说小孩子不必拘着,就是该玩的年纪。
这也成为小皇帝年幼时享受孩童乐趣的原因,或许因为魏广德也是如此对待自己孩子,所以也影响到裕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