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183章 西京六部

183章 西京六部

183章 西京六部 (第1/2页)

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按照计划,继续行军。同时,还在不断进行分散。
  
  托马什神父和亨利队长带领的这部分人,按实力来说,已经算是主力水平的部队。但会议上,道衍“主教”告诉他们,萨克森和更北方的地区,属于王府之前活动比较少的地方,他们可以获取的物资会比较有限,因此不能让这么多人一起涌进去。按照官府的核算,还要再减少1500人。因此决定让他们这一部也在这里离开。
  
  让娜公主要求他们转向西南进军,前往符腾堡方向。在这个月内尽量保持低调,等到下一个月一号,再突然大张旗鼓,转向南方,装作是大军本部,打出给胡斯神父报仇的旗号,扑向博登湖畔的康斯坦茨。
  
  这个地方,是大公会议的会场所在,由于会议的周期十分冗长,因此,来自全欧洲的公教教士、学者和相关的世俗贵族,都在这里汇聚一堂。
  
  根据法国那边的消息,包括巴黎大学校长在内,大批高阶神职人员和重要学者,目前都在那边参会。按照计划,很多人都要在此地工作一年之久。因此,当地也吸引来了大量商人,和各种提供服务的人员。这个之前不怎么出名的城镇,也急速膨胀起来。
  
  不过,会议开了一半,就出事儿了。西吉斯蒙德带着军队紧急离开,前去波西米亚戡乱,导致这个地方十分空虚。
  
  可能是因为主要的起义爆发地,离那里都比较远,因此,虽然一些人做了准备——比如巴黎大学代表团就非常敏感,立刻额外雇佣了一批佣兵,防范闻风四起的贼寇和“贼寇”,还加强了对于重要人物的保卫工作。但那里的守卫力量,总体来说还是相对薄弱的。
  
  如果这个时候,明军突然出现在这个重要场地旁,那么康斯坦茨的参会人士们,一定会在慌乱中四处求援的。
  
  这会儿,西吉斯蒙德的军队,还会跟着吴王本部,在北方转圈圈,因此,他们只能呼叫帝国南部那些反胡斯派、但没有直接追随西吉斯蒙德的贵族们,让这些人都集结起来,在会场周围警备。这样一来,当地能拿出的机动力量,也就被锁死在这一带了。
  
  趁当地贵族无暇他顾的时候,明军主力会迅速向西南,穿过这一地区。这样,行军的阻力和危险,就能小上很多。
  
  另外,等敌人开始集结,托马什和亨利就要再次转移,向西前往斯特拉斯堡。那里是王府影响力很大的地方,当地官府会安排他们修整,然后转向北方,和其他各支分散出去的队伍汇合,等待决战。
  
  主教阁下提醒大家,这一路,路程复杂,因此要注意和沿途的地方官府、当地义军以及与官府合作的贵族、商人,进行交流。一方面要派斥候,多方探听消息;另一方面也不要无条件相信所有人,因为这种复杂情况下,很多人,甚至包括官府内的人,也未必可靠。
  
  对于他的嘱咐,其他官员、将领都十分重视。因为目前运作起来的政务机构,几乎都是他一手重建起来的。
  
  吴王被赶出巴黎之后,痛定思痛,开始寻找新的思路。齐泰、黄子澄以少康“有田一成,有地一旅”的典故相劝,建议他就从这个村子开始经营,于是,他们便一直着手建立自己的地盘,并且直接套用王府体系,构建行政管理制度。
  
  不过这套东西,在欧洲没有太多可以参考的前例,也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而且王府的机制,终归也不是个完整体系,很多官职,都是根据需要,强行加上去凑数的,以至于出现王府属吏实际上也是地方主官的情况。
  
  当地人对他们的欢迎,其实也超出了吴王等人的预期。
  
  当初被贵族们和巴黎市民赶走之后,他们一度十分沮丧,觉得没什么希望了。但吴王和齐、黄等人,都是特别要面子的性格,就这么逃回大都,总觉得还是不能接受。更何况,吴王和让娜公主联姻的事情,因为两边都想赶时间,因此都没和妻儿说好,就急匆匆地举行了。这要是再跑回家,人家乐不乐意欢迎他进门,都不好说呢。
  
  因此,他们只能跑到乡村,惨淡经营。然而,稍微有了些名声之后,来投奔的人就络绎不绝。吴藩“国土”扩展的速度,让吴王自己都有点跟不上。
  
  很多地方,与其说是设立官府,不如说是收编了一些过不下去、选择投奔他们的当地人团伙。如果按照大明本土的行政制度来,怕是把所有识字的人,全都填进去也不够,因此,也一直缺乏建立完善官府职能的条件。
  
  至于如何增减损益,优先维持和扩大最关键的职能,根据需要调整官制……反正吴王和他的几个幕僚,都是常年在首都,没怎么下过基层的。问他们这些问题,就只能要么瞎寻思,要么拍脑袋。
  
  甚至,吴王团队一直以来,都没能把很多基础理论想清楚。吴王本人就一边想要削藩,一边鼓吹周礼,搞得大家经常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这种情况下,王府的下属各组织,也是乱七八糟的。
  
  唯一一个完善的组织,是王府的工正所。由于吴王府的特殊情况,这些人经常要组织修缮道路,兴建水利。很多工程,尤其是大路的修筑,都需要跨地域地进行协调和组织,乃至把不同公国治下、语言都有所不同的人,也拉到一起。
  
  其他的不说,光是如何组织这些人一起干活,给他们管吃管住,压力就相当大了。因此,工正属下的机构,反而是最完善,也最有行动力的。至于其他方面,就得看具体情况了。
  
  在之前的战争中,吴王府的中央机构,也遭到了打击和破坏,连吴王本人都一度失联。中央运转失灵,地方也找不到中央,加上缺乏预案,没有处置经验,使得不少官府机构几近瘫痪。
  
  而在这一片混乱中,作为使者赶来的道衍主教,及时站了出来,着手恢复秩序。他安慰大家,说这也未必都是坏事。趁着之前的机构被战乱打破,正好重来一遍,把之前不好下手改进的地方,都重整起来。之后,就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
  
  道衍直言,为了应对战争,乃至这阶段作战之后的实际需求,必须设立更正规的中央机构。王府的编制并不适合吴藩目前的情况,之前的各种临时措施太过粗疏,而且很多地方分配并不合理。比如规模最大的工正所,现在已经大到编制远远不足、大批吏员都硬挂靠在各地地方上;而反过来,吴王府编制最大的军队,却常年空缺,尤其现在人数缩减,更是人人都有军官做……这些情况,都需要进行处理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