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章 蒂罗尔保路运动 (第2/2页)
不过,因为来得晚,山区的蒙古部落,普遍不如本地部落混得好。再加上语言、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问题,他们和本地人之间也多有隔阂。之前因为伯爵和矿主过于残暴,导致大家不得不团结起来反抗。等反抗成功之后,很多问题也再次出现了。
因此,处于不利地位的蒙古人,要更加期盼大明到来。在本地山民还有些犹豫,不知道要不要掺和城里人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已经主动行动起来了。
阿迪尔保证,自己会把消息带到,然后设法尽快把对方的反馈传回来。他还建议,大家要做好准备,不管吴王怎么回答,都先行动起来再说——反正已经上书在请示了,那就先默认上头答应了吧。
甚至,可以不等他到,就先发起暴动,打出大明旗号,杀死镇里和矿上的犹太人,驱逐伯爵的势力。如果事后吴王询问,就怪使者走的太慢,导致两边日期没对上。反正现在木已成舟,你就说这个领地你要不要吧。
这样,也能防止吴王那边的大贵族们瞻前顾后,硬拖时间,导致夜长梦多。这也算是他们在草原上,就见过不少次的手段了。
不过,其他人还是觉得,这个办法太激进了。现在,他们对于伯爵,还是没有多少胜算,不能这么莽撞。他那个小商队随时能跑,城里的工匠们可没那么好跑……
要是吴王那边不答应,其实也没什么问题,能指点一下就可以。实际上,有些工匠反而觉得,吴王不出兵才好。因为他派来的兵,肯定都是外地人。这些人和伯爵拉来的军队,在当地打来打去,就算成功驱逐了伯爵,领地恐怕也要遭重了。还不如自己想办法,拉山上的老乡一起参战。毕竟大家多少沾亲带故的,还好商量一点。
在这种心态下,阿迪尔出发前往洛林了。过了一段时间,一队自称吴王派来勘察情况的人,来到了这里。
他们说,阿迪尔想要请求援军,但朝廷觉得,这边还是太远,派兵的话,怕是帮不上来。不过,领地上的生计问题,倒是可以帮个忙。因此,吴王派了队护卫,带着几个农业方面的专家,来看看情况。
大家对此颇为失望,吴王派来的人也有点不好意思。他们告诉当地人,阿迪尔目前还留在洛林,继续活动,看能不能说服朝廷加大投入。
至于他们自己,是吴王之前从紫帐汗国雇来的。这段时间,确实一直在按照命令,到各地忙碌,帮当地人改善生活——可能是朝廷一直在做这种事情,所以下意识觉得,这次当地人的要求,应该也差不多吧。
他们只会种植业方面的专业技能,怎么打仗,是真的不懂。不过这次,既然来都来了,就尽量帮帮忙。
听使者的意思,这里环境闭塞,农业也不发达,但一般来说,这么大的地区,肯定也有一些尚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地方。他们还是可以考察下,看看具体情况,好规划一下改进思路,看看哪些地方还有救。
当地人也不知道怎么办好,只能决定继续等,希望阿迪尔能加把劲。又联系了山上的老乡,让他们各自出向导,带着吴王的人转转,看看他们还有办法么,毕竟,要是能改善一点农业,解决山上人多产出少的问题,也是有些用的。
不过,很快,吴王派来的人就结束了考察,又转回来了。
他们向当地人抱怨,说之前阿迪尔一个劲讲这个地方很贫穷,日子不好过,是不是有意隐瞒他们自己的问题,给朝廷哭惨要好处?因为稍微转转就发现,这里其实一点也不贫瘠啊。
这边大部分地区,山势并不险峻,尤其是那些山涧河谷,土壤非常肥沃,灌溉也很方便。有些地方的山坡,不适合种植粮食,但稍微开发下,就可以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这种地方,按理说是不可能多穷的,也不知道当地人在搞些什么……
至于闭塞的问题,就更简单了。
这个地方,只有一条大路。据带路的当地教士说,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
大概在天兄纪元前15年的时候,奥古斯都派遣军团,从意大利的维罗纳基地出发,北上越过阿尔卑斯山,建立雷蒂亚行省,以此开辟更多通道,保障侧翼安全和运输,支援重要的多瑙河地区。
这里有个布伦纳罗山口,是阿尔卑斯山诸口中最低的一个,因此通行也没有那么困难。罗马人于是修建了经过山口的大道,连接山南的意大利,和山北的蛮族地区。此后,这个山口,一直是阿勒曼尼和意大利两大地理区块的边界。
不过后来罗马衰落,大批蛮族南下意大利,帝国西部逐渐瓦解,罗马人的势力也从北向南,渐渐撤出了此地。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对大道进行全面维护了。此后一千多年,大家就这么将就用着……
所以,说这里交通不好,属于废话——这路规划的时候都一千四百多年前了,比天兄的岁数都大。此后,更是一千年都没人管。现在还能看出来这里有条路,都是个奇迹了。也不知道是罗马人工程能力过硬,还是后面的人太菜了……
他们不是筑路方面的专业人士,但这个情况,也实在太明显了——你得有路,才能谈交通啊。
除了这条千年老路,整个领地,甚至包括周围地区,就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通道。连路都没有,那交通当然闭塞了。这不是废话么……
他们建议当地人,别想这么多了,先把种地、筑坝、修路,这些基本功给搞明白。回头他们也会写信给吴王,请他调拨一些种子和农具样版,再多派遣些工程方面的人过来,指导大家进行建设。要不然,就算赶走了伯爵,这地方肯定还是这种鬼样子。必须得治标治本一起来,才能有些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