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章 战利品精算行动 (第1/2页)
敌人发起冲锋之后,意大利弩手就没有继续进行射击。近世的弩,越来越坚固有力,射程和准确性也得以提升,但很多弩也因此超出了人力能上弦的范畴,必须使用机械进行辅助。因此,速度比几十年前的同行,反而降低了一些。
所以,在敌人已经开始冲锋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继续坚持射击了。弗朗西斯团长安排了一些老手,藏在队伍后排,专门点射对方军官。其他人则放下弩,第二排上前填上第一排的位置,然后同样开始前进,朝敌人迎了上去。
两边的队伍很快彼此接触,开始近身肉搏。
意大利人的装备和训练都更好,不过波兰-立陶宛步兵也习惯了高强度的冲击。虽然应对仓促,甚至都没有形成完整的阵线,但还是乱哄哄地冲上去和人对砍。
当然,这也使得他们的伤亡明显更大,好几群步兵甚至见面就被打散了。不过,面对不利的态势,更多人还是在军官的驱赶下,前赴后继地往前冲。前面被打回来的人,也没有对后队造成太大影响,看起来大家早就对此习惯了。
因此,不少佣兵预料中的崩溃并没有出现,对方依然像冲刷大堤的波浪一样,一轮一轮地扑上来,试图撼动他们的阵线。还有一些在大营门口集合的骑兵,也快速赶过来,带着后面一大群步兵,希望绕过他们这个长横队,攻击他们的后方。
佣兵团的指挥官们,对此还是有所准备的。留在后方的骑兵迅速跟上,拦截敌人,也和他们缠斗在一起。
营地这边的波兰-立陶宛步兵,虽然有几批已经在赶往前线,但留下的其实也不少,数量上甚至还有优势。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开始从最开始的震惊中反应过来,有些步兵队,也接到命令,从大路那边有跑了回来,加强这边的阵线。甚至,一开始被打跑的那批步兵,也被军官找了回来,又从另一边返回战场,开始试图拉长阵线,包围佣兵团。
形势已经超出了弗朗西斯团长给队长们的做出的规划,前线的步兵指挥官也派人向他询问,说突袭的效果没有想象的这么好,是不是应该尽快撤出,免得遭受损失。
不过弗朗西斯团长还是要求他们坚决保持战位,不要动摇。来这边的敌人越多,战术的效果就会越好。
队长们对此有些疑惑。不过没多久,就有人发现,敌军营地那边,冒出了滚滚黑烟。他们后方,也开始喧嚣起来。很快,还在侧翼交战的那些骑兵就匆忙撤离,只留下一众步兵,一头雾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原来,弗朗西斯团长并没有把兵力都投入这边,以求一举打垮敌人。相反,他从来没有忘记,主要目标不是这些敌人,而是营地本身。为此,他一开始就留了不少骑兵,让他们继续机动。
从杰士卡对整个战略计划的解释和对他们的任务指派中,弗朗西斯团长意识到,明军打算用普洛科普所部、以及后续援军,在正面施加压力,吸引波兰人来交战。而把他们这边,作为奇兵,去打击敌人后方——这其实就是经典的锤砧战术,从亚历山大到霍克伍德,都在不断使用,因此,弗朗西斯团长很容易就能领会他的意思。
而在自己负责的这个战场上,弗朗西斯团长则再次复制了一次这个战术。他让大部分步兵摆出阵势,使得敌人以为,他的主要目标,是击溃这些正在集结的步兵。同时,还留了后备的骑兵,用来防止敌人绕后攻击。看起来,已经是一套完整的战场部署了。
而只要敌人上当,把兵力都调集过来,和他对抗,那么,他事先安排的、继续进行迂回的骑兵,就会从大营另一侧冲过来,直接攻击营地,纵火焚烧营房和辎重,制造混乱。
为了演得像,他给队长们介绍任务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把这部分讲全——作为佣兵界的老资格人物,弗朗西斯团长很了解手下的行事风格。像这种情况,他是不能和杰士卡给手下下命令时一样,直接把任务布置清楚,要求大家全力执行的。
他注意到,波西米亚当前的主要矛盾之一,就是本地人和德意志移民的矛盾,结果朱文奎带来的军队里,就有一大堆德意志人。比如今天晚上,按照值班表,在营地巡逻待命的邳州、林州精锐骑兵,有不少就是他们招募的德意志骑士,所以才一直作为官府的脱产常备军主力——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脱产和半脱产的职业武士。
而塔博尔山那些人,属于胡斯派的下层,一直在反对德意志贵族的统治。朱文奎能带着这帮人去援助胡斯派,说实话都能惊呆很多人了。
而且,在带来一大群德意志友军的情况下,还能让普洛科普那些人,拿自己和波兰人以命换命,来给大军换取更多胜利机会。
要知道,胡斯派武装之前的独立性一直很强,而明军各部平日里也是相互分开、各自负责自己辖区的。严格来说,和之前的封建领主制度,没有特别大的区别。也不知道怎么效果这么离谱的……这样的人打仗能打赢,说实话一点不奇怪。
弗朗西斯是个军人和商人。在他看来,吴王府的思路,并不太难理解。应该就是通过提高领地产出,供养更多的脱产人员,从而把现在各国都很常见的祸患之一、也就是这些四处游荡的破落骑士和职业佣兵组织起来,成为直属于“大领主”、也就是朱文奎本人的常备军。
把这些职业士兵约束起来之后,等于解决了武力最强的匪徒群体,甚至还能把他们的武力转变为维持秩序的力量,让当地会变得更安全,从而更进一步地增加当地的产出量、和贸易繁荣度。
吴王府其实也没有对当地社会结构,进行特别大的改动,但仅仅是这种调整,就带来了巨大改变,形成了一个正向的良性循环。可惜,朱文奎他们是怎么能做到这一点的,佣兵团里的大家也搞不清楚。
当然,他们也不是特别纠结就是了。毕竟,大家也明白,这种政府组织方式,要是都能随便学会,那么意大利也不会碎成这样了……
也是因为这种现状,弗朗西斯团长很清楚,要是完全给手下讲明白了,让这帮老油条知道了自己这边只是“砧板”,而不是计划中突击敌人、首先打进营地的主力,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会觉得,反正没有先进入敌营劫掠的机会,不如保存一点实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