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260章 伪克里奥帕特拉

260章 伪克里奥帕特拉

260章 伪克里奥帕特拉 (第2/2页)

因此,这个消息刚传出来,汗廷这边,不管是脱欢的爹妈,还是其他大臣,都急切地希望,尽快进行调查,搞清楚这人的背景。起码也得知道她到底有没有什么阴谋,是不是某个团体故意派过来的。而要确定这些事,都得进行详尽的调查工作才行。
  
  而且,这种工作,其实有点出力不讨好。在调查的过程中,肯定不可避免要做一些“越界”的事情。就算情报机构比较收敛,把各种手段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对这个姑娘以及相关人员来说,估计也不会是什么好经历的。
  
  因此,不管谁去做这件事,肯定都要得罪人的:如果最后没有调查出阴谋,那么肯定有很多人,都会觉得调查者们大惊小怪,这些行动是完全没有必要发生的。因为大部分人都缺乏“上医治未病”的概念,当“事后诸葛亮”才是大多数人的本能;
  
  而就算查出了问题,后面怎么处理,也很麻烦。虽然脱欢之前一直表现得非常理智,但他此前也没有跟人谈情说爱过,大家其实不知道他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如果知道问题之后,脱欢非要当“情圣”,坚持不放手,那该怎么办?光这个问题,就足以吓跑大部分臣僚了。
  
  更不用说,有些心思比较细的大臣,还会怀疑,脱欢和汗廷里相关的其他人,到底会不会如同表面所示的那样温和理性、通情达理。如果他现在表示可以接受调查,乃至发现疑点之后,也理智地放弃了往来,但是暗地里却怀恨在心呢?甚至,都不一定要刻意隐藏什么,单纯一时心血来潮,说自己有点怀念故人,都够下面干活的人受的了。
  
  所以,面对这次的调查需求,紫帐汗国的几个情报机构,反而都保持沉默,谁也不想接。最后,还是王大喇嘛站了出来,说和婚恋相关的事情,属于教会的职责范围。正好,教会和现在代理埃及地区行省总督的郭康,关系很密切。因此他建议,就近让郭康进行调查和处理,就没问题了。
  
  这个办法,很快就得到了近乎所有人的支持——大家都知道,郭康同样身份特殊。他和脱欢的关系,不是一般的铁。其他人不敢说不敢做的,他完全可以去办,也不害怕因此就有什么后果。
  
  而且,他可是郭氏的继承人,属于汗廷真正的“自己人”了。其他人怕办事得罪人,他办事,就是别人怕得罪他了。但另一方面,他终归不是脱欢这代人的长辈,也不是家族的话事人,因此一旦有什么发现,也不会太上纲上线,只要直接和脱欢他家对接沟通就行。哪怕发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也还有一群长辈,可以在这时候出来收拾局面。不至于上来就让他们出动,反而让脱欢觉得有压力了。
  
  这么看来,于公于私,郭康都是个最好的选择。因此,王大喇嘛得到回复之后,就直接联系他,让他去做了。
  
  至于结果,甚至比大家想的还顺利——本来,还有人觉得郭康是不是会过于顾忌好安达的感情,不好意思出手。结果后来才发现,都没有等到汗廷这边进行调查的通知来,郭康就提前把这个埃及女人,连同一大批相关人员,都给抓起来讯问了。
  
  而脱欢本人,也对此不甚在意。虽然汗廷这边得到的消息说,他和那个女人往来密切,甚至快要发展到卿卿我我的境地了。
  
  但这两天,郭康逮捕这些当地人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尚未知道汗廷有意进行调查的脱欢,还对郭康的行为表示了支持。他对其他人表示,郭康一贯志虑忠纯,铁面无私。不会因为亲近就放任对方的违规行为,也不会因为对方得罪自己而出手针对人家。他既然下令抓人,那说明这姑娘确实犯了错。这方面,他肯定是相信郭康的,因此,也支持郭康秉公处置。相信后面,大家肯定能把这件事情给处理好的。
  
  所以,在大家担心这个、忌讳那个的时候,郭康和脱欢两个当事人,好像都没怎么给当回事……
  
  王大喇嘛在寻思怎么给这几位解释现状的时候,皇后那边已经把材料草草浏览了一下。
  
  “这内容还不少呢,我得带回去看了——哎,这是谁给起的代号,不觉得不吉利么?”她自己说完,先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其实是她自己起的。”王大喇嘛解释道:“她本名叫娜菲莎,至于克里奥帕特拉,是她的笔名之一。这也是埃及那边常用的名字了。”
  
  “她们那边,到现在都在用这个名字啊?”皇后颇有些意外。
  
  “是的,天方教那边不知道为什么,挺推崇这个人的。”王大喇嘛点了点头。
  
  安娜皇后和黄夫人,都大概明白了情况,但旁边的马王妃看起来还是不太懂。于是,王大喇嘛便简短地进行了解释。
  
  在地中海世界,出于各种目的,借用名人的名字发表著作,也是一种常见情况。比如著名的“伪狄奥尼索斯”、“伪毕达哥拉斯”等等,都是也仰慕他们的后人,或者他们学派的学生,借助师尊的名字,发表的作品。
  
  因为这种习惯,有些古希腊学者,著作数量多到令人惊恐的地步。尤其是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这类“大咖”,名下更是有规模夸张的作品。这其实不是因为他们本人能写,而是整个古典时代,乃至中世纪,都不断有后人借助他们的名义,进行创作。
  
  这一点,和中原其实差不多。汉朝的时候,儒家典籍就有不少真伪之争。因为很多经典,实际上不是春秋诸子所作,而是汉儒自己替祖师爷编的……因为这些真真假假的问题,大家都吵了一千多年了。类比一下这个,马王妃就可以理解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