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3:三年后,下钱塘 (第1/2页)
随着老侯爷陆勇离世,武运侯府开始缓缓淡出东京权贵们的视野,陆泽刚在边境斩获战功,便要开始三年守孝。
古代各朝,皆讲究以孝治天下,不论官职高低,在父母离世以后,都需要静心守孝三年时间。
在这一期间,不能穿鲜艳颜色的衣服,府中还不得有任何丝竹之声,不论谈论婚嫁之事。
一句话来总结。
守孝期间的规矩非常多。
陆泽对此倒是无所谓,反而是能够静心待在府中,每日都看书,认真阅读着这一朝代各种各样的书籍。
在宋朝,世家大族的权力远不如隋唐时期,士大夫这一阶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功跻身于庙堂之上。
而在宋朝,同样有着黄巢,连带着他的名作《不第后赋菊》都流传下来,黄巢在民间寒门里的地位不低。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陆泽通读着当朝的各类书籍诗词,通过这些书籍,他更加清楚的了解到这一架空朝代的全貌。
经济繁华,如今已发展到极致,脚底下这座繁盛的东京城就是证明,商贸行当在这中间起到了奇大作用。
陆泽倒是不着急逛一逛繁盛东京,反而在府中静心养神的读书,以至于整个人的气度显得温文尔雅。
他半点不像是世袭爵位的武运侯,更像是科举中榜的读书人,甚至侯府内的那些下人们都在私下议论。
“在老侯爷离世后,咱们新侯爷看起来就像是换了个人,儒雅温和,比东京城里的那些读书人更像读书人哩。”
三年时间在悄然间流逝,武运侯府在这一期间完成新老权力的交接,陆泽成为了这座侯府的新主人。
守孝期结束。
陆泽沉淀三年时间,如今再度出现在东京城权贵们的眼中,官家这时也想起来了陆泽。
“是武运侯啊。”
“当初在西境立下战功,朕本是打算重用这年轻人的,可惜啊,老武运侯却在这时候撒手人寰。”
“既才刚刚结束守孝期,那武运侯便不着急回到西境去述职,先安稳在汴京歇息一段时间。”
朝堂之上。
陆泽缓缓走出队列。
“谢官家恩典。”
文臣跟武将们看向陆泽的眼神都带着莫名色彩,按照大宋过去的惯例,守孝期结束的人应该是要迅速走马上任。
结果陆泽却被官家恩典歇息,这在众臣看来,乃是闲置的处理,文官们对这种决定相当满意。
连带着武将都有人幸灾乐祸。
但陆泽本人却很喜欢这种闲置,西境那边在这三年很安稳,哪怕是回去都没有仗打,还不如留在汴京。
正好陆泽打算到钱塘那边去转转。
......
汴京繁华。
这种地方最能够吸引美人,所以京都的青楼产业发展壮大,陆泽打算到这些地方去转悠转悠。
夜幕降临。
汴河两岸,笙歌鼎沸。
江面之上的游船画舫如织,倒映着两岸繁华热闹的景象,各种商贩在岸边叫卖,人潮涌动,灯火通明。
陆泽在守孝期当然也出来闲逛过,但并没有今日这般光明正大,耳畔的丝竹管乐之声,络绎不绝。
有稚童在哭闹。
年轻母亲分外恼怒:“哭哭哭,要是再哭的话,就要把活阎罗招过来,你是不是想到皇城司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