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我父刘玄德 > 第661章 曹昂窘境

第661章 曹昂窘境

第661章 曹昂窘境 (第1/2页)

眼下的繁城虽小,却集中了曹军四成多的粮食、军械、财货、布帛、药材等各类物资。还有大量的民夫在此劳作转运。
  
  这并非是曹军决策失误,这就是弱势一方的被动了。
  
  繁城虽小,却好歹是个正经的县城,有县府,有城墙,有仓储。
  
  可灌地此时尚未有独立建县,虽然有个小城,却着实囤积不了多少物资,更驻扎不了什么军队。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粮食物资都储存在野地之中,只有壕沟、木墙保护,避雨完全靠麻布。
  
  在这种情况下,换了谁都会优先转运这里的物资了。
  
  如果此时刘封举兵攻打繁城,无疑是打在了曹军的软肋上,而且曹军还没有办法躲闪。
  
  除非曹军再放一把火,把繁城里的各种物资全给烧了,然后冒着被左幕军衔尾追击的风险一路东逃,将民夫辎重全都丢给左幕军,否则,这一战避无可避。而刘封,要的就是这避无可避的局面。
  
  六月中,刘封自成都出发,经新都,至雒城,与孙策、吕蒙等部众汇合后,再转向西北。
  
  繁城距离雒城仅仅只有六十里地,而且一路畅通无阻,连条大河都没有,且还有官道连通,可谓是畅通无阻,朝发夕至。
  
  刘封大军在成都集结之时,就有谍报送往繁城。
  
  繁城眼下由曹昂亲自坐镇,司马懿则在其身边辅佐参赞。
  
  得知成都异动,出现兵力集结的情况后,曹军上下都意识到了大战在即。
  
  曹仁从灌地疾驰四十余里地赶到繁城商议战事。
  
  作战会议刚一开始,曹昂就先令杨修汇报了转运情况。
  
  如今灌地的物资已经运送的七七八八了,只剩下不到三万石的粮草,以及少量各类物资,足够支撑灌地驻军使用半个多月的时间。
  
  繁城中却囤积了四十万石粮食,以及各类长短兵杖、金属锻锭、药材皮革、绢帛盐铁、木材石料等等,合共还有八十万石急待转运。
  
  以目前的人力来计算,最少也需要一个月才能全部转运至什邡,如果要转运到绵竹的话,时间就更长了。
  
  “看来此战,避无可避了。”
  
  曹仁听完杨修的汇报之后,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曹昂缓缓颔首,赞同自己叔父的意见,同时也将目光转向司马懿,期待他能拿出什么好办法来。
  
  司马懿眉头紧皱,刘封安定成都的速度大大出乎了他们的预料,更想不到刘封能在安定成都民心,供给成都粮食的前提下,还能筹措到足够的粮食用于军事行动,这就更让他们瞠目结舌了。
  
  只是不管如何吃惊,也不管刘封是如何做到的,眼前事情已经成事实,左幕军大军开拔在即,一场大战势在必得。
  
  一旦左幕军自成都出兵,最多五日,就将抵达繁城城下。
  
  曹军势必没有办法据守死守,这不仅仅是因为繁城太小,同时也是因为需要保护自己转运物资的后勤线路。
  
  眼下联军兵力依旧占据优势,纵然曹军分出一万兵马驰援涪城,但主力犹存。
  
  计有曹昂本部亲卫两千人,史涣所部四千人,贾信所部兖州兵两千人,以及殷署所部关中兵四千人,合计一万两千人。贾信所部之所以只有两千人,是因为分了两千人给曹休,带去了涪城。
  
  此外,曹仁所部尚有本部人马四千,张绣两千骑军,牛金、常雕等诸部,合计一万四千余人。其中张绣所部的骑军分了两千骑兵给曹纯,让他带去了涪城。另外王双所部的四千兵马已经入驻绵竹,轻易没法调动。
  
  这并非是曹军分散兵力,而是实不可不为之。
  
  曹纯、曹休、李整三人虽然小胜了一场,但东线总体兵力对比还是落于下风的,而且还是明显的下风。
  
  必要时刻,东线最少能抽调出五千以上的兵力西进。
  
  此刻绵竹囤积了大量一、二十万石的各类物资,守军却只有一千李整部曲以及两千汉中郡兵,若是绵竹为左幕军所攻破,那局势将会显著恶化。
  
  即便绵竹守住了,左幕军也可以堂而皇之的绕城而走。
  
  周围都是平原,左幕军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届时大战一起,一支新锐左幕军从绵竹方向突然出现,整个联军军心都会为之动摇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故此,绵竹必须要增兵固守,而且还得是能够阻挡东线左幕军分兵西进的精锐。
  
  故此,曹仁的左膀右臂王双就被派了出来,增援至绵竹,统一指挥绵竹、什邡一线的联军防守。
  
  王双和牛金很早就跟着曹仁了,也是曹仁手底下最为得用的将领,常常在任务中独领一军。
  
  牛金先前一直负责守卫郫县,接应成都,脱不开身,因此曹仁也只能放出了王双前往绵竹。
  
  如此一来,曹昂、曹仁两部加在一起,再算上兵力补回五千人的张卫军,曹军兵力总共约有三万一千余人。
  
  单论兵力,曹军已经赶不上左幕军了。
  
  不过好在曹军并非孤军奋战,还有盟友蜀军。
  
  庞羲的一万多的东州兵,再加上一万多的蜀军,合计也有三、四万人。
  
  只是目前刘璋军内部的氛围有些古怪,源自于刘璋军内部平衡的失衡。
  
  原先是东州兵强,蜀军战力较弱,而东州兵少,蜀军人众,从而形成了互相制衡的局面,为刘璋所掌控。
  
  可现在,东州兵依旧有一万五千余人,实力未有太大的折损,可蜀军却只剩下了不到两万人,尤其是黄权那最为精锐的四千余人不战而降,更是对蜀军的士气、实力上造成了重大打击。
  
  同时,曹军为了拉拢庞羲和东州兵坚定的站在曹氏一边,不惜开出了平南将军,平阴侯的对价,如此一来,庞羲如今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列侯,还是杂号将军,地位上已经能和刘璋平起平坐了。
  
  原时空中,刘璋直到官渡之战时才从曹操那获得了振威将军的封号。
  
  可这一世里,曹昂为了拉拢刘璋一起东撤,也开出了征东将军,竟陵侯的价码,虽然不论是食邑还是品级,都要高于庞羲。但双方的地位却是相当了,严格的来说都算不上上下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