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都说多少次了,话别太密吧。 (第2/2页)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秒。
广场上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像被一把刀凭空切断。
所有人都愣住了,脸上还保持着上一刻的兴奋表情,眼神却已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
随即——
“啊!!!!!!!!!”
尖锐、恐惧、此起彼伏的尖叫声猛地爆发出来,取代了之前的欢呼。
人群瞬间陷入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人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奔逃,互相推搡、踩踏,椅子被撞倒,标语牌散落一地。
“枪击!有枪手!”
“伊兰!伊兰倒下了!”
“保护议员!保护救护车!”
这话都说的稀里糊涂了。
保镖和现场安保人员这才反应过来,惊骇欲绝地冲向倒地的巴拉克,同时拔出手枪,紧张地环顾四周,试图寻找枪手的位置,但混乱的人群让一切努力都显得徒劳。
记者们则在短暂的震惊后,更加疯狂地将镜头对准了演讲台,对准了那个倒在血泊中、曾经意气风发此刻却生命急速流逝的政治人物。
闪光灯如同癫狂的癫痫患者,将他濒死的惨状清晰地记录了下来。
救护车的警笛声由远及近,尖锐地嘶鸣着,与现场的哭喊声、尖叫声混合在一起,谱写成了一曲血腥而讽刺的交响乐。
几分钟前,他还在这里高声谴责地球另一端的暴力,承诺要将施暴者绳之以法。
几分钟后,他自身却成为了政治暴力最直接、最血腥的牺牲品,倒在了自己国家的土地上,鲜血染红了象征着他信念的国旗。
伊兰·巴拉克议员在竞选集会上被当众枪杀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瞬间引爆了全球舆论。
他的死讯迅速占据了各国报纸的头版头条,其冲击力甚至一度压过了对墨西哥米却肯州事件的持续报道。
《以色列强硬派议员血染演讲台!》《自由之声的陨落:巴拉克的最后一吼》《政治暴力阴影笼罩特拉维夫》……各种触目惊心的标题配以巴拉克倒在血泊中的高清照片,在全球范围内疯狂传播。
巴拉克本人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以其激进的自由主义立场、对国内右翼政策的猛烈抨击以及对国际事务的频繁发声而闻名。
爱戴他的人视他为不畏强权的道德灯塔,厌恶他的人则认为他是个夸夸其谈、博取眼球的投机政客。如今,他的死,尤其是这种极具戏剧性和视觉冲击力的死法,将他生前的争议性放大了无数倍。
几乎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一种指向性极其明确的猜测就开始在舆论场中发酵、蔓延。许多媒体在报道中,都不约而同地、或明或暗地将巴拉克之死与他在遇刺前几分钟那番针对维克托的激烈抨击联系起来。
《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标题极具引导性:《是巧合还是报复?巴拉克誓言将墨西哥强人送上法庭后喋血街头》。
BBC的专题报道中,主持人与特邀“分析人士”对话:“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巴拉克议员的死亡,是对他敢于直言、挑战某些无法无天政权的一种残酷报复。这无疑向所有试图批评维克托政权的人发出了一个恐怖的信号。”
社交媒体上更是充斥着各种“福尔摩斯”。有人“分析”枪手使用的子弹型号“疑似”与墨西哥军方某种装备吻合,有人“挖出”所谓墨西哥情报机构在以色列活动的“黑历史”,更有人直接将维克托的头像P成了幕后黑手的模样,配文“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种“维克托暗杀论”虽然缺乏任何实质证据,但其叙事简单、刺激,符合许多人对于“强人必定睚眦必报”的想象,迅速获得了大量的市场。
就好像…
很多仇富的人认为所有富豪都是为富不仁,所有官员都是吃白食一样,不管对不对,就是不爽。
一时间,维克托在国际舆论中的形象,从一个在国内推行铁腕政策的争议领袖,进一步恶化。
墨西哥城,国家宫。
维克托的办公室内,气氛略显凝重。
一份以色列的报纸被随意地丢在宽大的办公桌上,头版正是巴拉克遇刺的大幅照片,旁边配着耸动的标题:《大庭广众抨击维克托,知名议员旋即死于非命!幕后黑手呼之欲出?》
维克托靠在椅背上,手指间夹着一支缓缓燃烧的香烟,目光扫过那份报纸。
“手段真LOW。”
“所有人都以为是我找人干的?如果真是我动的手他那个整天炫富的老婆,还有那两个在私立学校惹是生非的儿子,现在就不会还有机会对着镜头哭诉了,我会让他们一家人整整齐齐,一个不剩。”
“我是那种,杀人不杀全家的吗?”
站在一旁的卡萨雷闻言,微微颔首。
“舆论对我们很不利,尤其是在欧洲那边,几乎已经把我们定罪了。”
卡萨雷面露担忧,“老大,我们要不要发表一个正式声明,强烈谴责这种暗杀行为,并澄清与我们无关?”
维克托沉吟了片刻,缓缓摇头。他拿起那份报纸,像是掂量垃圾一样掂了掂,然后随手扔进了废纸篓。
“声明?跟谁声明?跟这些小报记者,还是跟那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政客?”
他嗤笑一声,“你越是在意,越是急着辩解,他们就越开心,流量能吃饱,话题能炒热,我们一正式回应,就等于接过了他们泼来的脏水,反而帮他们抬高了身价。不用理会,时间会证明,我维克托或许是个恶人,但也是个敢作敢当的恶人,还不屑于用这种下三滥的伎俩。”
这话还是没错的…
美国小报记者在报纸上说法国总统老婆是男的,嘿,两夫妻直接上心了,跟她们怼了,但这种玩意你在乎不就输了吗?
人家就是吃这碗饭的,你越在乎,人家越吃流量。
所以,要么不在乎,要么干死他。
权力总要来一点小小的任性吧。
他掐灭了烟头,“米却肯州那边怎么样了?”
卡萨雷立刻收敛心神,汇报道:“‘铁帚’行动仍在按计划推进。费利克刚传来的消息,主要下山通道已被彻底封锁和清理,残余人员被压缩在几片核心原始林区,清剿难度加大,但整体局势已在掌控。他保证,最多两个月,能彻底搞定科拉部落的问题,完成区域净化。”
维克托点了点头,“让他放手去干,我们是无条件支持他的。”
说着,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窗外渐渐亮起灯火的城市。“既然内部最大的钉子即将拔除,我们也该把目光放得更远了,准备一下,按原定计划,我们可以出发了。”
卡萨雷精神一振:“是,老大,南巡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维克托要进行上任以来的第一次正式国内巡视,重点就是南部几个资源丰富、但发展相对滞后、地方势力盘根错节的州。
这次南巡,意在宣示权威,梳理地方关系,为下一步全国性的整合与改革铺路。
拉美很多人就得揍一顿。
维克托望着南方,“让大话知道,我们是去找茬的,不是去做客的,总要找点人出来杀鸡儆猴。”
卡萨雷使劲点头。
有的好看的。
希望下面的人不要做出一些“不得体”的事情来,要不然,真的就都不好看了。
“那我们走了,谁留守墨西哥城?”
维克托眯着眼想了下,“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上将留守。”
这是空军副司令,也是维克托的绝对心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