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淡绿色的尸体 (第2/2页)
“1-2小时?那结合体表腐败程度,死亡时间大概能推断到什么时候?”李然一边记录,一边追问,手里的笔在解剖记录本上飞速移动。张林放下手中的工具,走到解剖室的资料柜前,取出一本《法医病理学》,翻到“死亡时间推断”章节:“通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食物在胃内的排空时间与食物种类有关流质食物约1小时排空,半流质食物如面条约2-3小时排空,固体食物约4-6小时排空。死者胃内的面条和青菜属于半流质食物,已部分消化但未排空,且未进入小肠,由此可确定进食后1-2小时死亡。”
他回到解剖台旁,指着尸体的皮肤:“再看体表腐败特征,全身皮肤淡绿色,腐败静脉网明显,腹部轻微隆起,右小腿皮肤轻微溃烂,这些都是死后3-4天的典型表现。不过,环境温度会影响腐败速度,最近三天北山公园的平均气温在25-28℃,属于温和环境,腐败速度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大幅偏差。综合胃内容物和体表腐败特征,初步推断死亡时间在3天前本月18日的下午或晚上。”
“那具体是下午还是晚上呢?”李然追问道,死亡时间推断得越精准,对后续侦查的帮助越大。张林沉吟片刻,目光落在胃内容物样本上:“胃内食物是面条和青菜,属于常见的晚餐食物,多数人进食晚餐的时间在晚上6-8点,结合‘进食后1-2小时死亡’的推断,死亡时间可以进一步缩小到3天前晚上7-9点之间。这个时间段符合多数人的生活作息,也与现场勘查发现的‘嫌疑人夜间埋尸’线索相吻合。”
确定完死亡时间的大致范围,张林将解剖重点转向死因排查。他重新拿起解剖刀,开始解剖胸腔切开胸骨后,心脏和肺脏暴露出来。心脏体积正常,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出血点或梗死灶,冠状动脉也无狭窄或阻塞迹象,排除冠心病急性发作、心肌梗死等自然死亡原因。“心脏没有异常,再看肺脏。”张林用镊子夹起肺脏,轻轻挤压,少量淡红色液体从肺组织中渗出,“肺脏呈现暗红色,边缘有散在的出血点,肺泡内有明显水肿,这是机械性窒息死亡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