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排查(求月票) (第2/2页)
张义观察着地图,若有所思,问李慕林:
“你怎么看?”
“那娘们打扮的那么艳丽,肯定是去约会,或者说执行任务。我推测她应该去见的是一个男人,那场所就讲究了,一般会是咖啡馆、酒店旅馆、饭店等。”说着,他指了指地图,“但上车点附近并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场所,有没有可能她是中途换车?”
中途换车,是隐藏行动路线的必要手段,这一点和张义不谋而同,他想了想,用铅笔在上车地点上画了一个圈:
“以此方圆一公里,派人拿着关阿月的画像去找,找到另一个黄包车车夫,或者曾看见过的人,重点是你说的咖啡馆、酒店旅馆、饭店等。”
至于为什么是一公里,其实也很简单,这年头城市的规模很小,多在3-5公里范围,核心商业区和居民组之间往返,基本在这个距离范围内,也是黄包车短途接驳范围。
“是。”
张义想了想,又叮嘱道:“不排除她在接头过程中乔装打扮,所以排查范围要扩大,身高、体态类似的人,都不能错过,让我们的人仔细一点,多盘问几句,争取不要漏掉线索。”
“明白,我现在就去布置。”
“分头行动吧,我也去。”
李慕林有些意外:“张处长,您就没必要了吧?这种事交给下面的人就行,您也累了一天,我已经让人安排了住处”
“趁热打铁!”张义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抓紧时间行动吧,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当然,他不单是为了排查任务,重点还是和郑呼和接头。
局本部已经下达了对牛子道的处决命令,箭在弦上,他必须找郑呼和商量营救的细节。
更别说,暗中还有督查室的人盯着呢。
正好可以利用今晚排查的机会浑水摸鱼。
一开完会,张义就带着猴子和钱小三驱车来到关阿月上车的地方。
到了地点,三人各自叫了一辆黄包车分开行动。
坐上车,张义拿出一份LY市区地图和一根铅笔,对黄包车夫说:“师傅,就按你平时的速度,走吧。”
车夫虽然有些奇怪,但只要给钱,他也懒得问,得到准许后,立刻开始发力,拉着张义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不停歇地奔跑起来。
这个时候,张义注意到,身后不远处,一个戴着毡帽的身影也上了一辆黄包车,不疾不徐地跟在后面。
张义装作浑然不觉,一边时不时观察着周围的建筑,一边在地图上做着标注,到了一家旅馆所在的十里路口,他忽然让车夫停下来,下车后点了一根烟,站在马路上观察旅馆。
果然,身后的尾巴也下了车,改为步行跟踪。
就这样,一人站在马路上,一人躲在墙角的阴影里,一明一暗,各自猜度着对方的心思。
张义抽了几口,随意地烟头往地上一丢,踩了一脚,然后拿着关阿月的画像走进了旅馆,不一会,就一脸失望地走了出来,重新坐上黄包车去了下一个地点。
他刚离开,墙角的阴影里一道身影探出头,警惕地四下看了看,然后快步走过去将张义丢弃的烟头捡了起来,又快速穿过马路,走进了旅馆。
他自然一无所获,因为烟头只是张义用来吸引他注意力的东西,趁他走进旅馆盘问之际,张义已经坐着黄包车不动声色将情报塞进了一处路过的信箱里面,这是他和郑呼和提前约定好的,郑呼和收到情报后,如果没有见面的时机,会用特殊加密方式将计划在报纸上刊登出来。
传递完情报,张义原路返回,这个时候,李慕林手下的便衣带来一个好消息——有人在洛阳酒店看到过疑似关阿月身影的人。
众人精神一震,立刻赶到洛阳饭店。
李慕林正在盘问一个扎辫子的女值班员:“你看见的?”
女值班员点了点头。
“不会看错吧?”
女值班员肯定地回答:“错不了,当时我来换班,看见她低着头快步走进酒店,就多留意了几眼,这个女人没来前台登记,直接就上了电梯过了十几分钟,她又行色匆匆地离开了。”
“哦,知道她去了哪个房间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
张义想了想问:“那个时候是几点?”
“八点。”
“好,将你们的登记簿拿给我。”
值班员找出登记簿递到张义面前,张义从今天入住的第一个名字开始,一点点地向下捋着。
洛阳酒店是本地最豪华的酒店,也是达官贵人的欢场,莺歌燕舞、耳鬓厮磨中常常伴随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今天入住的一共有23人,大部分都是政府人员。
张义注意到有两个人在关阿月离开后的半个小时内退房,一人叫王进军,一人叫陆砚之。
但除了名字外,没有其他任何信息。
张义思忖着问:“对这两人你有什么印象吗?”
值班员回想了一下说道:“王先生大概三十上下,长相很普通,他当时走的很急,丢下钥匙就走了。至于陆先生,文质彬彬的,说话很和气。”
一个人如果缺乏特征锚点,很难让人记住,而且值班员毕竟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短暂的接触后,信息只停留在大脑的“瞬时记忆”阶段,没经过重复或强化,很快就会被新的信息覆盖,能回忆起来一点已经不错了,张义对此并不意外,想了想,立刻吩咐李慕林将画像师找来。
半个小时后,随着画像师不停地描摹修改,一幅画像逐渐呈现出来。
众人好奇地凑过去,端详着,突然有人轻咦一声,一把将画像抢了过去。
是副站长李慕林。
他盯着画像仔细打量几眼:“怎么越看越像梁福呢!”
话一出口,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李慕林身上。
“梁福是谁?”
“宪兵司令部下属军火库少校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