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孙綝 (第2/2页)
孙綝承认自己的行为有损皇帝的名声,破坏了皇位的尊严,罪责明显,因此他日夜忧惧。
他提到天命总是辅助那些有德行的人,举例周幽王和周厉王失去法度后,周宣王能够中兴周朝。
孙綝称赞孙休有圣明的德行,继承了帝业,并认为应得到贤良的辅佐,以实现国家的和谐。
他引用古人的话,表明如果自己能力不足,就应该辞去官职。
孙綝表示,尽管自己尽力,但对朝政没有帮助,因此愿意交还印玺和权力,退归故里,为更有才能的人让位。
孙休对孙綝的上书表示了劝慰,并下诏赞扬孙綝的忠诚和智慧,认为他有功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孙休引用汉宣帝和霍光的例子,强调对孙綝的功绩应当给予褒奖。
“因此,孙休任命孙綝为丞相、荆州牧,并增封五县。”
“孙綝的家族成员也得到了封赏,其弟孙恩被封为御史大夫、卫将军,孙据为右将军,都被封为县侯。”
“孙干被封为杂号将军、亭侯,孙闿也被封为亭侯。”
“孙綝一家有五人被封侯,且都掌管着禁军,其权力之大超过了皇帝,这在东吴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孙綝带着牛酒去见孙休,但孙休没有接受,于是孙綝将牛酒送给左将军张布。”
“在一次酒宴上,孙綝酒醉后吐露怨言,表示当初废黜少主时,不少人劝他应该自己称帝,”
“他认为孙休贤明,因此迎立孙休为天子,但如果不是他迎立皇帝就不可能即位,”
“如今自己奉上礼品却遭到拒绝,只是把他当作一般的臣子来对待而已,他可能会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
“张布将这些话告诉孙休,导致孙休对孙綝心怀怨恨。”
“为了防止孙綝可能的叛变,孙休多次给予孙綝赏赐,并进一步加封孙綝的弟弟孙恩为侍中,与孙綝共同处理文书事务。”
“后来有人告发孙綝心怀怨恨并侮辱皇上,企图谋反,孙休将告发者交给孙綝处理,孙綝随即杀掉了告发者。”
“此后,孙綝更加恐惧,通过孟宗请求外出屯兵武昌,孙休同意,并命令他所督领的中营精兵万余人全部随他出征,还允许他从武库中取用所需的兵器。”
“将军魏邈对孙休说孙綝在外一定会有变动,武卫士施朔也报告孙綝有谋反的迹象。”
“孙休于是秘密询问张布,张布与丁奉策划在集会上杀掉孙綝。”
“永安元年十二月,建业城中流传着将会有变故的谣言。”
“孙綝听闻此事,心中不悦。夜晚,大风扬起,树木摇晃,沙尘漫天,孙綝更加感到恐惧。”
“戊辰日举行腊会时,孙綝称病不出席。”
“孙休坚持要他参加,连续派遣了十余名使者催促。”
“孙綝不得已,准备前往,他的部下试图劝阻。”
“国家多次下令,不能推辞。可以预先整顿兵力,让府内起火,借机可以快速返回。”
“于是他进入了会场,不久后火势燃起,孙綝请求离开”
“孙綝起身离开座位,丁奉和张布示意左右将他捆绑。”
“放下武器的有五千人。孙闿乘船想要北上投降,被追杀。孙綝的三族被夷灭。”
“孙峻的棺材被挖开,取出他的印绶,砍毁棺材后重新埋葬,以此追究他当年杀害鲁育公主的罪行。”
“孙休耻于和孙峻、孙同族,除其宗籍,称之为“故峻”“故”。”
“诸葛恪、滕胤、吕据等人本无罪,却遭到孙峻、孙綝兄弟的残忍杀害,令人痛心。”
“应为他们改葬,并加以祭祀。那些因诸葛恪等人的事件而被流放的人,都应召回。”
杜牧:吕据则率众南归,与滕胤秘密接触,共同商议除掉孙綝。
孙綝得知此事,于是派堂兄孙虑领兵到江都阻拦吕据,还派人命令刘纂、唐咨等人讨伐吕据。
刘纂、唐咨因为家属在孙綝手中,只得听从他的命令,反攻吕据。
吕据寡不敌众,于是自杀。
同时孙綝派左将军华融、中书丞丁晏通知滕胤,叫他迅速离京,不要与吕据勾结,那自己就会饶他一命。
可滕胤担心孙綝不会放过自己,于是扣押华融、丁晏,率军自卫。
孙綝大怒,于是上书称滕胤谋反,派将军刘丞围攻滕胤。
滕胤兵少,只得坚守官署,等待吕据到来。
最后孙綝调大军围攻滕胤,将其杀死。
孙綝杀死吕据、滕胤后地位稳固,皇帝孙亮只得封他为大将军、永宁侯。
此后孙綝居功自傲,态度傲慢无礼,引起了百官的强烈不满。
孙虑见孙峻薄待自己,后悔替他阻拦吕据,便与将军王惇合谋除掉孙綝。
孙綝得知此事,于是杀死王惇,逼孙虑自杀。
太平二年,曹魏大将军诸葛诞不满权臣司马昭专权,于是起兵反叛,还向东吴求援。
孙綝于是派文钦、唐咨、全端等人率3万大军救援寿春,支援诸葛诞。
司马昭则调动二十多万大军包围寿春,阻击吴军。
孙綝因此又派朱异领兵3万支援文钦、诸葛诞,结果吴军寡不敌众,损失惨重。
随后孙綝又增调五万大军给朱异,让他继续救援寿春。
但朱异仍旧不敌魏军,只得退军。
孙綝正想借机伐魏而提升威名,自然不肯轻易认输,于是又给朱异三万人马,让他救援寿春。
但朱异认为魏强吴弱,不愿再让士兵白白送命,于是坚决不肯前去。
孙綝于是杀死朱异,派弟孙恩救援寿春。
但吴军还未到达,诸葛诞就在太平三年兵败被杀,孙恩只得退军。
最后孙綝在诸葛诞之乱中不仅未能获得曹魏尺寸之地,还损兵折将,
杀害了名将朱异,导致自己声威大将,百官对其更加不满。
吴帝孙亮已经十三岁,开始亲自处理政务,对孙綝损兵折将之举很不满,于是多次责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