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七百八十九章 音书惊旧颜

第七百八十九章 音书惊旧颜

第七百八十九章 音书惊旧颜 (第2/2页)

我曾两次下金陵办差,熟悉沿途军民驿站信件传递,多少也留下一些人情。
  
  鑫春号背着皇商的牌子,在各地驿站专门配置快马人手,所以信件传递比寻常快许多。”
  
  宝钗听了微微奇怪,即便快马飞驰,两地毕竟相隔千里,六天便可来回,也实在是神速了。
  
  不过她一向钦佩贾琮的能为,以为他必定有他的法子,只是略微思虑,也便不放在心上。
  
  ……
  
  贾琮笑道:“我说还是宝姐姐有眼光,秀姐来信说的明白。
  
  她看上了评事街、凤起街、高醇老街等四处店铺。
  
  竟和宝姐姐当初提到几处,几乎一模一样,你们两人也算英雄所见略同。”
  
  宝钗笑道:“我一个女儿家,算哪门子英雄,书上看了一些见识,外头的事一知半解,瞎子摸象罢了。
  
  只要在金陵做过生意,待的时间长久些,就会知那几处地方,都是金陵的旺市,曲姑娘自然也会中意。”
  
  贾琮说道:“秀姐在信中提到,这几处店铺如今都还开张。
  
  如果出租是否会亏损生意,宝姐姐可曾有考虑过,想过该如何处置?”
  
  宝钗说道:“这几次店铺虽还开张,但生意已有些惨淡,这一年多上交账目,只不过稍有盈利。
  
  按这几间店铺所处地段,这等盈利已等同亏利,还不如全价出租来的爽利。
  
  这几间铺子的存货,可以分派到薛家其他店铺分销,掐头去尾算计,薛家也是有赚无赔。
  
  如今我们一家定居神京,家中生意总会照顾不周,适当收拢一些,更有益于家业长传。
  
  只盼着我哥哥争气安分些,或将来子嗣能出人物,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
  
  贾琮听宝钗此言,心中颇有些感慨,贾家的亲眷姊妹,似乎都有相似情形和烦恼。
  
  探春为弟弟贾环操尽心思,宝钗为哥哥薛蟠殚精竭虑,纨绔无能的宝玉,也有个为家门舍弃年华的元春。
  
  到底是贾家的亲眷女儿太过出众,她们的兄弟辈相比之下,就显得愈发颓废窝囊。
  
  ……
  
  贾琮笑道:“既然宝姐姐都思虑妥当,那便再好不过。
  
  这些店铺要腾空出租,店里人员存货都要整顿清理,这些事都颇费周折。
  
  如果只让店铺的掌柜伙计,独自料理这些事务,只怕会有失察之处。
  
  需薛家另有精干之人介入,才不容易出纰漏”
  
  宝钗说道:“琮兄弟说的没错,这些店铺掌柜伙计,牵扯其中生计利益。
  
  店铺出租等同他们丢了饭碗,难免会生出阴霾私利之心,只让他们打理处置,易生不测变故。
  
  前日我刚收到宝琴来信,说是腊月之前,二叔便带她和蝌兄弟回金陵过年。
  
  这事情正好可以拜托二叔料理,这是再合适不过的事。
  
  我父亲过世之后,二叔在族中颇有威望,为人处事,颇有些手段,老铺子的掌柜都忌他三分。”
  
  贾琮听了宝钗这话,不由想起去年荣庆堂上,曾见过这位薛二老爷。
  
  此人相貌俊雅,谈吐举止,十分不俗,让他留下深刻印象。
  
  按照这位薛二老爷的形容气度,薛宝钗说他颇有手段,贾琮一点都不会怀疑。
  
  他不知怎么突然想到,哪位薛家二房小姐,早就有耳闻的薛宝琴。
  
  当时两人并未见面,薛宝琴因身体抱恙,一直坐在马车中未露面。
  
  但薛家二房临行之时,那车帘掀开的惊鸿一瞥,让贾琮记忆犹新。
  
  又和宝钗聊了其他杂事,贾琮亲自磨墨蘸笔,宝钗在书案前坐下,执笔便给二叔写信。
  
  ……
  
  宝钗写完给薛远的书信,笑道:“薛家店铺部分出租,开春后家中剩余生意,也要重新清算梳理。
  
  我听宝琴信中说起,明年入冬之前,二叔大概都会在金陵,正好请二叔代为整顿打理。”
  
  贾琮好奇问道:“明年入冬之后,薛二老爷又要远行游商?”
  
  宝钗笑道:“这回二叔可不是出门游商,而是要送女出嫁。
  
  上年宝琴和梅翰林家定亲,明年宝琴就到及笄之年,早则明年入冬,晚则后年开春,就要送嫁入京。
  
  二叔和蝌兄弟都要同行的,到时薛家两房人口,可是又要聚到一起。
  
  琮兄弟,梅翰林名讳瑾林,他还是你翰林院同僚,这倒是一桩巧事,琮兄弟可认识此人?”
  
  贾琮笑道:“我这个翰林学士,不过占了个名头,不在翰林院担任固定职司,每日只是去卯露脸。
  
  翰林院人口众多,倒不是个个都熟悉,不过我刚入院的时候,葛大人给我引荐过各房主官。
  
  其中就有这位梅翰林,此人沉稳,话语不多,但却给我留下印象
  
  他是正六品翰林侍讲,据说在翰林院已十年,从未被外放,是院中老资历人物。
  
  葛大人说他学养深厚,精研典籍,曾在宫中上书房侍讲。
  
  赵王、宁王都受过他教诲,在翰林院中算是有根底的人物。
  
  只是我和他不过一面之缘,从没有什么言谈交情罢了,不过梅家也是京中有名书香门第。”
  
  贾琮自嘲说道:“比起贾家骤然而得的翰林门第,梅家已出过两代进士,翰林学养深厚许多。”
  
  宝钗微笑道:“照琮兄弟这般说来,梅翰林听着倒很体面,怪不得二叔会和他家结亲……”
  
  ……
  
  贾琮也写了封给曲泓秀的书信,此时日头已西沉,只在远方留下霞光,窗外也渐渐昏暗。
  
  英莲拿火折子进书房,将书案旁八角烛台点亮,房间里辉映暖融融光芒,将她的小脸映照分外娇艳。
  
  贾琮说道:“宝姐姐,时候也不早了,不如就留下用个便饭。”
  
  宝钗笑道:“早听说琮兄弟院里,日常饮食都偏南菜口味,我今日就叨扰一次。”
  
  她又让金钏回梨香院传话,告知薛姨妈不回去用饭。
  
  贾琮又叫来龄官,让她吩咐厨房上些南货菜肴,必定合宝钗的口味。
  
  等到堂屋里开始掌灯,游廊檐头灯笼也被点亮,院子里响起急促脚步声。
  
  原是王熙凤院里粗使丫头,得了平儿吩咐来和晴雯传话。
  
  说是年尾西府账目繁杂,她和五儿留王熙凤屋里用饭,晚上盘点好账目再回。
  
  晴雯让小丫头去厨房传话,今晚酌量增减饭菜,又见龄官从书房出来,说是宝姑娘今日留饭。
  
  晴雯听了往书房一望,寻思往日林姑娘、三姑娘常去书房,宝姑娘可是去的极少。
  
  笑道:“二姑娘、林姑娘、三姑娘经常留饭,她们和咱们混的熟,都一桌挤着热闹,也不用太忌讳。
  
  宝姑娘毕竟是外亲,又是第一次留饭,总归要多些礼数,让三爷也体面些。
  
  咱们去西厢房抬张闲置小案,专给三爷和宝姑娘用,我们大桌上坐着便是。”
  
  龄官笑道:“还是晴雯姐姐想的周到。”
  
  两人抬过小案安置,龄官再去厨房督促张罗菜肴。
  
  书房里贾琮和宝钗只聊了盏茶功夫,龄官便进来请他们用饭。
  
  两人进了堂屋,宝钗见堂中一张圆桌,另外设了一张精致小案,分明专给自己和贾琮用。
  
  想来也是自己日常少来的缘故,思虑颇为周到。
  
  案上已摆了烘焙金丝鳗块、火腿炖肘肉、炒枸杞芽儿、香菇炒素鸡等五六道菜,还有一碗荷花莲叶羹。
  
  宝钗笑道:“琮兄弟过的精细日子,身边丫头都好生细心,事事都帮你想到,一点不用你操心。”
  
  两人落座用饭,宝钗只吃过小碗饭,各色菜式倒吃的可口,也只是浅尝即止,并不太过量。
  
  她又陪着贾琮小酌两杯,俏脸微有了红晕,就此停下酒盅,烛光映照之下,愈发显得娇美醉人。
  
  两人又聊些金陵旧事,彼此谈锋交融,话语默契投机,很是其乐融融。
  
  宝钗笑道:“当初金陵刚见琮兄弟,你忙着抄写经文,又是各种公务繁忙,也没有多少空闲时间。
  
  本该陪你走走金陵典故,那时也没有多少便利,倒是我怠慢了地主之谊。”
  
  贾琮笑道:“这也不当什么事情,以后总还会有机缘的。”
  
  宝钗说道:“你们爷们做的朝廷大事,可以天南地北闯荡。
  
  我们这些闺阁二门难迈,一辈子能去多少地方,像曲姑娘这样的能为福分,可不是每个女子都有的。
  
  像是琮兄弟说的那种机缘,不知那年那月才得有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