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马晓燕的大度,姜至瑜的羡慕 (第1/2页)
王财迷最终失望的离开,李家这边则一直到吃中午饭的时候,那些围着大马力拖拉机的人材离开。
李家的这些青壮有些人想要试车,让送李龙回来的李俊峰给制止了。他就一句话,这玩意儿一台几十万,弄坏了把这些人都绑一起卖了也赔不起。
这一句话就让大家给打消了念头。
李俊峰这时候已经懂一些管理之道了,他说只要大家好好干,两台机子建国叔开一台,另一台如果他开,那谁表现的好,除了年底建国叔家给多发奖金,还能上去开一开,当个副手。
嘿,还别说,这玩意儿一下子就把大家的积极性给刺激起来了。
男人嘛,有几个对这种大家伙不感兴趣的?
几乎没有!
李龙回去后,刘高楼已经不在收购站了,水泥装的差不多,卡车就直接放在收购站里面。
吃过中午饭,找人把最后那点水泥装完,李龙打算去运输公司把事情落实完的时候,马晓燕打来的电话。
在知道李龙在的时候,她让李龙等着,她立刻骑着自行车就过来了。
“马干事,我给你说,上午我开着大马力拖拉机去往四队的时候碰到了姜干事,她已经采访过一回了。”
“啥?上午她采访了?她都问了哪些问题?”马晓燕立刻问道,“都是啥?”
李龙便把那些问题又讲了一遍,当然无关的事情他没说,主要还是关于现代化农业的一些概念和过程。
马晓燕低头快速的记录着,等记录完,才感叹着说道:“嘿,还挺会抓重点的。不过嘛,她就是再快,也快不过我!”
“何必非要争个高低呢?”李龙问道,“你们不能分一下吗?一个往州日报投,一个往自治区日报投,甚至还可以往全国的农业报上投嘛。”
马晓燕看了看李龙,眼神复杂。李龙说的是有些道理,但是她主动去讲和,会不会被认为自己低头了。
但是如果对方先一步把稿子投了,那自己这边写同样的东西,会不会被日报编辑部那边认为是抄袭呢?
她一方面有些后悔上午为什么不追到四队去,另一方面也在犹豫,想着李龙的提议有没有道理。
李龙只是把想到的问题说了一遍,看马晓燕不说话,便又问道:
“那你需要不需要照两张照片?”
看在马晓燕先前报道过他好几回,直接或者间接的也帮了他不少忙的份上,李龙想着如果她要拍照片的话,那就开车拉着她去四队。
“拍,一定要拍的。”马晓燕是带着照相机过来的,听李龙这么一说,立刻说道:“你能开车送我过去吗?我现在还申请不到宣传上的车。”
“行,反正也就个把小时的事情。”李龙点点头,“上车吧,我现在开车带你过去。”
李龙到了四队,让马晓燕拍照,李建国把他拉到一边说了王财迷要买拖拉机的事情。
“不卖给他。咱要不用,那放到文玉那边也行啊,”李龙说道,“他出的价咱看不上,咱也不缺那两个钱,不如放文玉那边,他们队上的拖拉机也是个旧机子吧?正好让他也换一下,赚一些钱。”
“行,我也是这么想的。”李建国笑笑,“他们队上地虽然不多,但附近几个队在一块,地都挨着,咱那拖拉机磨合得好,上手就能赚钱,让他慢慢还。”
李龙没再多说这个问题,转而给大哥讲起了这大马力拖拉机其他几个配套农具的使用了。
其实大马力拖拉机就是个机头,除了翻转犁等自身带的配套农具外,其他本地七十五拖拉机带着农具也是可以拉着用的。
因此哪怕它配套的农具坏了不好修,本地的农具也可以用,而且依然可以发挥马力大速度快的优势。
马晓燕正在拍照的时候,李龙看到有人骑着自行车过来,他立刻就发现了,这是姜至瑜。
嘿,这回两个碰一起,李龙有点幸灾乐祸起来,看她们怎么弄。
是掐架,还是表面和气内里暗骂?
姜至瑜骑自行车快到的时候也看到了正拿着照相机看着自己的马晓燕,一下子就有点慌,随即反应过来,自己慌啥啊?
她调整了心态,大大方方的骑到拖拉机跟前下了车子,把撑子撑好后,笑着主动伸手:
“马干事你好,欢迎到我们乡里来视察工作啊。”
“嘿,我可不是来视察工作的。”马晓燕脸上也露出笑容,“听说你上午就采访李龙了?我上午没跟过来,下午过来的时候听说你采访过了。咱们的目标差不多啊,……”
“是的。”姜至瑜没想到马晓燕直接把话题挑明了,心里有点忐忑,明说的话,马晓燕算她上级机关部门的人,是领导。
如果双方都装糊涂,凭本事抢着这个新闻素材,那谁抢到谁发。
但如果马晓燕把这事挑明,直接用上级机关的权力压她,那她还真不一定能顶得住。
马晓燕看了一眼远处正在和李建国说话的李龙,她也发现了,李龙时不时的会看一眼这边,那眼神可不善,说不定在看笑话呢。
原本还想着是不是和姜至瑜说一下,比如写这个稿子联合署名之类的,但又有点不甘心,但却不想让李龙看笑话,而且自己作为上级机关部门的人员,得大度一些。
虽然马晓燕挺要强,也想出成绩,但在这个时候,大局观是比姜至瑜要强的,她想了想,低声对姜至瑜说道:
“李龙这边的情况,你我都清楚。只要和他把关系搞好,以后我们的新闻素材肯定是少不了的。
但是如果我们两个内耗的话,那家伙说不定会笑话,对咱们宣传口子也不利。毕竟你我都参加过培训,真扯起来算内斗,摆明面上的话,谁都不好过。”
姜至瑜没想到马晓燕会说出这番话来,她不得不承认,上级机关的人和自己的视野的确是不一样的。
但是她也不想让步,毕竟这关系到自己的进步。马晓燕已经在县机关了,自己还在乡里。
抓好李龙这边的素材,搞一些大的新闻出来,能调到县甚至州上也并非不可能。
所以她想听听马晓燕具体的想法。
“我的想法是,我们分别往不同的媒体发。你我看问题的角度不算完全一致,可以分开精准的去投。
这样的话,咱们不会内斗,无论谁上了,都是咱们县里的光荣。俗话说,肉烂在锅里,这素材就咱们用,怎么投,对县里都有好处,咱们分开投,县里知道也会赞许的……对你我的将来都有好处。”
姜至瑜自然知道这样是对双方都好,但她知道自己的人脉和笔力都比马晓燕弱,所以还是有些疑虑,问道:
“那怎么分?”
“不设具体的。比如这一次的,我想往农民日报投,那自治区这边就交给你,州日报你也可以投。另外我还想往自治区电视台那里发,你要没意见,那咱们就按这样分开。”
“好!”姜至瑜巴不得呢,她相信这回写的东西,自治区日报那边六七成能上,州日报八成以上吧。
虽然她羡慕马晓燕有能力往电视台那边投,但自己没那个人脉和关系,甚至于都不知道怎么往那边投,想羡慕也没用。
“那行,下次如果咱们再因为素材撞上了,怎么分那就再商量。咱们每次看具体情况,怎么样?这一回是我先挑的,下回你先挑,如何?”马晓燕显得很大度。
她有这个优势。
“行,那谢谢你了。”马晓燕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姜至瑜如果再那么防备,就真有小人之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