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彼岸系 (第2/2页)
当各大媒体陆续披露小米科技的财务数据时,公众才惊觉小米非但不“小”而且还很大,早已成长为营收逼近千亿级别的科技巨头
而更令人震撼的是,作为新晋“BAT”成员的彼岸集团,其真实规模竟让小米都相形见绌。
经过记者们顺藤摸瓜的调查,他们发现了一个令人细思极恐的商业图景。
在周受资执掌的彼岸创投运作下,彼岸这个商业帝国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版图。
据统计,仅2014年就有超过200亿资金,如同精密制导的导弹,精准投向全球科技产业的各个战略要地。
除了众所周知的社交、安全、云服务和游戏等核心业务外,
从内容娱乐到人工智能,从半导体到电子制造,几乎每个前沿科技领域都能找到彼岸的身影。
由于彼岸集团大量投资并未公开披露,即便是最资深的财经记者,也只能拼凑出部分真相——饿了么、高德、打的出行、知乎等知名企业,华星光电、米岸芯昇等科技公司。
水面之上的部分已然令人震撼,而深藏在水下的未知体量,或许只有监管机构才能窥其全貌。
这种若隐若现的庞然大物,才是最让人敬畏的存在。
这种若隐若现的商业巨兽,让业界对彼岸集团的商业版图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彼岸系”。
当全网仍在热议彼岸集团的商业布局时,顿悟后的陈默正悠哉地刷着新闻。
当看到这些财经媒体煞有介事的分析,他突然灵光一闪——“这些记者用的什么工具查企业关系?”
随手搜索后,一个名为“天眼查”的网页引起了他的注意。
虽然界面简陋,功能单一,但这个由前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柳超打造的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却让陈默眼前一亮。
作为未来企业信息查询及商业征信平台,这玩意对于自己后续发展规划的重要程度甚至比职言还重要。
陈默随即给彼岸创投那边发了封言简意赅的邮件:“天眼查这家企业,应收尽收。”
放下电话,他的目光落在小米最新披露的融资名单上,眉头微蹙:“云锋基金?”
思索片刻,陈默掏出手机给雷军发了条微信,几秒后得到回复。
陈默,按响其中一部内线电话,“备车,去小米!”
一般小米的事情,其实他基本不怎么管,年底等着拿分红就行,毕竟雷军和小米管理层的能力毋庸置疑。
即便这次融资,他也只是全权委托周受资来处理,保证他个人股份不被稀释过多即可。
可陈默在看到投资名单后,觉得还是有必要找小雷好好聊聊小米近况。
两个小时后,雷军办公室。
“老马那边的基金你也敢接?”陈默晃着手中的文件。
雷军笑了笑:“其实答应云峰入局我考虑是侧重战略协同,而非单纯财务投资,阿里投资的Lazada、PayTM与小米的手机、IoT业务存在协同,而且云锋的全球化投资网络能帮助帮助小米降低海外扩张阻力。
再加上你这边的彼岸在海外的助力,小米的发展只会越来越顺。
而且云峰只投了1亿美金,占股才0.2%,无伤大雅.”
陈默转念一想,商场如棋局,确实没必要画地为牢,非黑即白,没必要完全一刀切,说不定彼岸以后还能跟腾讯合作呢,这都是说不准的事。
“了解,明年的小米出海咱这边是怎么计划的.”
仿佛知道陈默早有此问,雷军拉开自己抽屉,丢了一份文件过去。
陈默快速浏览,突然在某一页停住,眉头一挑:“印度市场?”
雷军瞅见对方皱起了眉头,问道,“怎么?有问题?”
“怎么会有印度?”
“印度怎么了?它是仅次于咱们华夏,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而且正处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换关键时期,就像3年前的华夏,一片蓝海,小米可以通过性价比彻底占领这片空白市场.”
雷军如数家珍地分析着小米手机在印度的市场前景。
陈默欲言又止,他总不能说未来印度阿三会冻结小米数十亿的资产。
虽说具体时间记不得了,但应该也是2020年之后的事情,当下放着这么大蛋糕不吃,确实有些因噎废食
斟酌再三,陈默只能委婉提醒:“小米卖货可以,千万别在印度建厂,就是再好的政策也别答应,阿三的政策你懂的。“
雷军若有所思地点头:“你说的有道理,轻资产运营确实更稳妥,行,这事我记一下。”
说着他在计划书里面添加了相应的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