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华夏互联网的上下半场 (第2/2页)
同月,ofo的戴威也获得了共享单车创业项目的第一笔100万的融资。
这样从共享单车到新能源汽车都有涉猎的李斌,第一个想要找的合作伙伴就是,蔚来另一位创始股东也是他的好友:李想。
作为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想造新能源电车的想法,心比天高的他婉拒了跟李斌搭伙蔚来的想法,而是自己出资,联系了明势资本,也弄了1个亿,成立的理想汽车。
而日后将与他们并称“蔚小理”的何小鹏,此时还在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的位置上,还在跟UC浏览器国际化和阿里移动生态布局打交道。
历史往往充满戏剧性。当李斌、李想等人埋头造车时,乐视创始人贾跃亭正以一场华丽的表演,将“造车新势力”的概念推向高潮。
早在今年1月4日,一封题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心在最颠覆》的内部邮件在互联网圈引发地震。
邮件中,贾跃亭先是预测了乐视在15年的营收预计打造230亿,并透露乐视电视的全年销量预计达到300-400万台。
随后笔锋一转,近半篇幅以近乎悲壮的笔调描绘乐视造车的壮美蓝图:
“.早在13年,针对是否造车,公司高管发起过一次投票,结果大部分人都表示坚决反对,因为投资极多、难度极高、风险极大,三极问题甚至有可能会拖垮整个乐视,当时我妥协了.
但到了现在,不能因为怕失败而不去做,只要能点燃更多人的梦想,只要能点燃华夏新能源的造车梦,即使乐视造车会让我陷入万劫不复,我也会义无反顾!
即便最终我们造车失败,‘乐视造车’也会激励我们的同行们,必将带动更多同行加入互联网电动汽车的产业中来,大大缩短该产业的发展周期,就像我们引领并改变了华夏互联网电视行业一样。
从现在定义未来是不可能做出颠覆性的产品。
乐视想要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就必须先从未来定义未来,再从未来定义现在,只要有人有这种预判未来数年的前瞻性意识和大局观,就会在未来互联网的市场上无往不利。
我认为我就是这样的人!
刚才提出的超级汽车战略就是从未来定义未来的汽车和制造汽车的模式,当乐视超级汽车亮相那时,你们就知道未来汽车是什么模样。
最后,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
当贾跃亭这句充满“颠覆”和“窒息”论调的邮件内容被媒体披露后,迅速点燃市场热情。
更令人瞩目的是,贾跃亭提出了“从未来定义未来”的颠覆性理念,将乐视七大业务体系全部纳入造车版图。
资本市场立即给出热烈回应,邮件内容曝光当日,乐视股价逆势涨停,市值一举突破800亿。
此时陈默看着屏幕中的乐视超级汽车生态化反大战略,连连点头,手上键盘敲击不停,他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乐视手机是未来汽车的大脑、乐视电视是显示系统、乐视UI是神经中枢、乐视影视、音乐、车联网成为影音娱乐系统、云平台成为智驾平台。
如果把乐视两个字换成小米,再结合彼岸的业务,两相结合。
这不就是未来小米的人车家大战略的雏形么。
陈默嘴里喃喃自语,‘生态化反’这个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新名词。
其实所谓‘化反’在词典里面根本查不到这个词,不过根据陈默的理解,贾跃亭想表达一种看似高大上实则复杂晦涩的词语-——生态化学聚变反应。
作为财会出身的贾跃亭,能想出这个词也是难为他了。
作为过来人,陈默清楚看到乐视模式的致命伤:对方所描绘所谓的‘生态化反’场景,不过是用一个又一个概念炒作在资本市场进行运作,再通过资本运作快速整合多领域,强行捆绑不相关业务。
这点从乐视去年净利润只有3个亿,市盈率超200倍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200倍市盈率什么概念,相当于乐视如果保持现状不变,投资者得需要200年才能回本。
跟小米造车本质的差别在于,乐视是资本驱动、技术空心化、用户断层;
而小米则突然接到命题作文,背负上面的期许,砸了百亿真金白银,又是压上掌门人全部声誉、又是招技术专家,又是自己建厂,偃旗息鼓沉下心来进行研发制造,加上成本控制和用户协同.
埋头苦干的三年恰逢疫情属于天崩开局,最后还真造出名堂来了,可以说殊为不易。
不过话说回来,此时的贾跃亭在大众层面还是颇有人格魅力,不断用造车讲故事,推高股价,一边不断套现声称这些钱无息借给公司造车,形成无限循环,在“PPT造车”后,开创了“微博造车”的奇观。
可惜最终野心太大,时运不济,终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