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学校、工厂和足球联赛 (第2/2页)
要说起来,现在教会也搞了不少免费的教会学校。但入学与否却全靠人们自愿。大部分法国人都宁愿让孩子去工厂赚几丹尼,也不想让他们把时间浪费在认字上。
而且就算去了教会学校,顶多也就是学个认字而已。
同时教会还会把有限的教学时间——通常是每天2到3个小时——之中的绝大部分用来教神学。
所以还得是搞正经的基础义务教育才行。
脱离教会的干扰,只教孩子们文化课程,效率更高,财政消耗应该也比教会学校低。
约瑟夫突然想到,现在的教会学校好像不用政府花钱,都是教会负担费用。
等等,那教会的钱是哪儿来的?
教会的土地收入和十一税。
这也是教会征税的理论依据所在——我们可是要负责国家教育工作,当然得有钱才行。另一个需要教会负责的领域是慈善,比如接济无家可归者。
想到这里,约瑟夫不禁眯起了眼。
如果教育的事情不用教会来管了,那不就正好可以取消十一税,甚至收回教会的地产吗?
嗯,慈善的事情让老妈负责,都比教士们的成效更高。起码王后陛下不会贪污救济款。
约瑟夫在随身的笔记本上写下“筹建教育部”,便暂时收回了思绪。
毕竟,教会在法国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要动他们的利益,就必须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行。
约瑟夫重新看向布里安,道:“这样吧,让偏远地区的人前往最近的大城市考试。每人补贴1到3法郎的路费。”
这点儿补贴自然不够远赴其他城市考试用的,但补贴更多的话很可能有人会为了赚钱而假报名,跑去考场溜达一圈。
“是,殿下。”
布里安坐下之后,米拉波便接着开始汇报莱茵兰的建设情况——这可是法国政府目前关注的重点。
“殿下,科隆和科布伦茨的两座采石场已经建成,目前每天都能产出近两船的石料。”
米拉波看了眼文件,“按照计划,今年年底之前,产量将提高至4船。各招收工人900名和750名。
“普法尔茨的盐矿扩产也已基本完成。增加了360名工人。
“栋纳斯山的钾盐矿上个月正式开采,但由于缺少加工厂,所以产量只有每天800千克。招收了工人400名。不过等钾肥加工厂建成之后,将增加到超过1千名工人……”
约瑟夫微微点头。
他在莱茵兰最先推动的这些产业都属于投入较低,利润也不高,但都需要非常多的工人的类型。
听起来一个工厂几百名工人不算多,但整个莱茵兰地区也就170万人口。
按照每个工人身后还有三四名家人,以及为工人提供服务的生计,例如商贩或者车夫之类,这些工厂能养活数万人。
他们的收入再随着日常花费散出去,将能极大地提高莱茵兰地区的稳定。
米拉波说完了工厂的情况,又继续道:“殿下,目前莱茵兰地区有5家俱乐部开始投入运营,共有球员102名。联赛每20天进行一轮。”
是的,他说的联赛就是指“法兰西足球超级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