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天灾星 (第1/2页)
工作,有时候就和恋爱一样。
优秀热门的男性,经常会同时钓着很多工作机会和与女性交往的机会。
职场海王和情场海王,都是鱼塘主。
现在的问题是,张远鱼塘里,一条散养着,从没打算吃的鱼,突然跳出水面,指着他的鼻子说。
“老子不给你吃!”
本来他也没想吃,但你何出此言啊?
女生也一样,我可以不追,但你指着我的鼻子说“你别想追我”。
那我就得问一句。
“你今天吃药了吗?”
“再养些日子吧,等病好了再出来。”
毕竟生活不是短剧和霸总剧,没有那么多“女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种霸道脑回路。
所以,现在的张远就很疑惑。
《梅兰芳》不让我演……
这是什么意思?
这部片子是中影和鹰皇投资的。
这俩的老总与我没有矛盾,关系还挺不错。
怎么突然还来了这一出?
总得有个理由吧。
杨受晨也很无奈。
本来这算是给张远的一份礼物,记念握手言和,成为合作伙伴。
可没想到大家都想挺好,张远这边虽然没同意,但也很谨慎的说自己会考虑和排档期。
依照现在的情况,不光他想不想要,能不能来,都是他说了算。
来或者拒绝,都他提就成。
诚意到了便好。
结果这时候,作为导演和项目总负责人的陈凯鸽突然发了话,说自己不会用张远来饰演片中年轻梅兰芳一角。
而且不光说的很坚决,理由也给的很肯定。
“他现在手上有两部戏在,都要拍。”
“那么他有没有时间来好好准备《梅兰芳》这部作品。”
“我对这部戏的要求很高,所有演员必须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准备。”
“显然,他是不符合这个条件的。”
“我不能用一位轧戏的演员,来影响自己的作品。”
“宁愿用一位名气没那么大,但愿意潜心研究作品的演员。”
我轧戏……张远挠挠头。
我要是算轧戏,那后来的杨密算什么?
影分身吗?
再说了,我拍了吗?
我轧戏被你抓到了吗?
我什么都没做,你不能因为预判就给我定罪吧?
我都不认识你,何出此言?
但陈诗人算是如今最大牌的导演,所以哪怕是投资人,也得参考他的意见。
中影也一直挺,甚至不能说挺,该说是一直宠着。
因为陈怀凯老爷子在华夏影视圈的资历太老太硬了。
杨受晨给大概解释了一下,反正都推到陈诗人头上,也没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张远觉得这事是老母鸡生疮,毛里有病。
不出他所料,刚放下来自香江的电话,不久后,黄博却突然登门。
“博哥,今天怎么有空当胡同串子?”
见他来了,赶忙招呼阿姨晚上多准备饭菜酒水。
“怎么,不欢迎啊?”黄博龇牙笑着道。
“欢迎的很呢,来,泡茶,一块喝一杯。”
黄博见他热情,心想自己这老板算是没跟错。
有事他上,没事也不会瞎摆架子。
闲聊一阵后,这位朝着他凑近了点后,低声说道。
“其实我今天来,是有点事找你。”
“有事就说呗,搞得跟特务接头似得,至于吗?”张远笑着把他推远些。
“不是我小心,是有些事不好让外人知道。”
“这儿也没外人……行了,你小声点说就好。”
“是这样的,昨天我和虎子碰头,讨论之后那部戏的事,他顺便说起,前几天他去了一个饭局。”
“饭局上都是业内人士,还说起了你。”
“看来我够红的,业内人士吃饭的谈资都是我。”
张远知道,虎子是博哥对管唬的昵称。
“你是挺红,但不是所有谈资都是好事。”
黄博压低嗓音:“那饭局上,除了虎子,还有别的导演。”
“你猜有谁?”
“谁?”
“李少宏和陈凯鸽。”
就这俩名字一出现,张远便茅塞顿开。
“一些漫不经心的说话,将我疑惑解开……”
他现在甚至都想对博哥唱一首《少年包青天》的主题曲。
老婆子在韩三品这边,不说是吃了闭门羹,但至少也是被和稀泥了。
李小碗发现张远与老韩合作后,李少宏又特意给老韩打了电话。
“有些事,不上称没三两重,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老韩回道。
说的便是李少宏之前落井下石的行为。
“再说了,你的《红楼梦》又没封杀,只不过没法上星。”
“你先低调一阵,到时候若是在地方台播的好,我再帮你运作一下,二轮上星问题不大的。”
他也没打算亏了这老友。
但老娘们脾气多大呀。
还等过一阵……一天都忍不了!
刚好这天吃饭,聊起张远这事。
又遇到了陈诗人这个脾气更大,心眼更小的。
一说一拍桌子,便有了这一出。
欺负咱们自己人可不行!
毕竟李少宏是我爹亲手带出道的,是铁哥们。
管唬也在场听着。
李少宏第一部当导演的戏,便是管宗祥老爷子的《包氏父子》,她当了副导。
所以也是亲支近派。
并且管老爷子和陈老爷子也是老同事。
陈怀凯,管宗祥,谢铁骊,崔嵬这一批新中国的电影开山者,都是49被国家同时招进北影厂的。
所以也特别拿他当自己人。
并且陈凯鸽与管家的关系是特别好。
因为陈诗人他“偏爱”岛国文化。
一般人都以为陈诗人是从《无极》这部戏开始,便离不开岛国演员了。
《无极》的真田广之,《梅兰芳》的安藤政信和六平直政,再到后来《妖猫传》染谷将太和阿部宽。
这位很明显的偏爱岛国演员,和岛国的角川映画合作非常密切。
但其实,早在《无极》之前,陈诗人便已经是岛国人的形状。
那部《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里面的秦王疯疯癫癫,故事的色调和内容也透着股诡异感。
因为虽然荆轲刺秦这个故事是华夏经典,但《荆轲刺秦王》这部片子的剧本,是以岛国家荒俣宏的作品《荆轲刺秦》改编而来的!
荒俣宏这岛国老哥本来就是研究神秘学,擅长些恐怖和精怪,都市传说故事的,所以他的也透着股诡异气息。
就和《妖猫传》一样,这其实是个岛国内核的故事。
所以你瞧,《荆轲刺秦王》中,那个时时刻刻提醒秦王不忘使命的司礼,那帽子,那服饰,都很像岛国传统服装狩衣。
后来陈大导拍《志愿军》时,除了硬抬硬捧自己不争气的儿子外,还发生了“海报门”事件。
一部主旋律军事题材电影,竟然出现了一张以扮成小丑的女孩形象为主题的海报。
并且女孩浑身白衣,脸也涂的雪白。
但身体正中间位置却挂着一颗红色绒球。
眯眼打远处看,整个人形成的色块,就像一副白底画着红圈的岛国国旗。
反正都是“巧合”嘛。
俗话说屁股歪了,脑袋必定是歪的。
老说沪圈和岛国走的近,日资公司多。
其实帝圈里也有不少亲日派。
姜纹也用过岛国演员,但无论是《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还是《让子弹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