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雄关陷落 (第2/2页)
纪王不死心,又派出第三支督战团,此次以内官武勋为主。结果使团出城七日,遇伏团灭。
第四支督战团很快组成,这一回孙朝恩成了钦差大臣。他率领使团曲曲弯弯、昼伏夜出,十日疾行上万里,结果刚进南部地界,就遭遇埋伏,全团覆没,仅有孙朝恩得以身免,只身逃回王都。
如此一来,朝堂上下谁都拿孙朝恩没有办法。
在南部叛军面前,纪军几乎一触即溃。但是叛军对上李治的镇山军却是不堪一击。
于是李治象是驱赶狼群一样,将叛军向北方腹地驱赶,自己则是不急不慢的跟在后面,收复失地,安置搬迁农民。
此时纪国南方已经完成秋收,进入冬季,正是用兵之时。李治一边追逐叛军,一边在南方各郡打出旗号,大举收容流民,并且放出口号:镇山领内无饥民。
一时之间,数以百万计的战乱流民携家带口,前往镇山领。而在沿途,李治确实设立了多座粥棚,给赶到此地的流民发放口粮,并指明前往下一座驿营的方向。
这类粥棚不下几百处,每日消耗口粮都是巨大数字。世间本来还有一些人对李治冷嘲热讽,觉得他是沽名钓誉。但是粥棚事实出来,也就无人再多口舌,转而赞颂李治仁德,颇有古风。
风评扭转,一半是卫渊功劳,毕竟青冥开发署现在在册领取润笔的人员已经超过两万,个个都是能写一手好文章的,无论吹捧功劳还是拉踩政敌,都是一把好手。
另一半则要记在李治父亲及南齐齐王身上。想要抹黑李治,无疑是得罪了惠恩公,这位可是当下南齐第一红人。齐王对李治的态度也颇为暧昧,甚至有传闻说齐王打算把李治过继过来。
就这样,纪国有如砧板上的鱼肉,周围全是虎视耽耽的豺狼虎豹。
纪国南方战局崩坏之时,卫渊悄悄来到了南方,现身南方诸郡。此时边界两郡已经完全落入李治之手,大军正源源不断的开过定南关,席卷邻近诸郡。
李治此时将治所建立在纪国境内的一座小县城中,一如卫渊当年在关屯县设立指挥中枢。
见卫渊到来,李治自是极为高兴,于是亲自带着卫渊前往几处重要区域巡视。
首先到的地方就是收编纪国南方边军的大营。在这里原本纪军战士每五百人重新编成一营,系统教导镇山军的军纪条律,并且重新编训。
李治也不是来者不拒,而是对每个战士都进行甄别,根据出身家境分成数组。那些出身贫寒的优先录用,而出身优渥、还有家室在纪国腹地的则是编入另册,分散开编入镇山军中。哪怕是道基修士,也只能担任副职。
至于忠于纪国之士,则是送入战俘营,从事苦力劳作。
见李治对俘军改编得法,卫渊也是暗暗点头。这些年下来,李治也已年过四十,治境领军超过二十载,逐渐开始展露大才。
此时纪国被俘南军已有十余万,共计十万改编整训后会直接编入镇山军。镇山军现在九成军备都是产自青冥,新军的军备也是卫渊供应,因此不会出现装备混乱的情况。
第二处巡视之地就是流民大营,这是跟卫渊息息相关的。流民大营中营帐连绵,一望无际,此时正是正午餐点,营中处处炊烟,米香浮溢,流民们纷纷从营帐中走出,端着专门发放的餐具,等候领取餐食。
卫渊神识一扫,就将整个大营情况收于眼底。营内秩序井然,餐点粥饭充足,给每个流民发放的餐量也说得过去,至少能够充饥。
这幅景象自然和青冥没法比,但与九国相比,已是罕见的盛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