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秦时明月之政 > 第六百三十九章 宣战

第六百三十九章 宣战

第六百三十九章 宣战 (第1/2页)

嬴政这一手,不止是普通百姓,即便是许多官员贵族、士子、学者,也都是心悦诚服。
  
  原本便对嬴政忠心耿耿的人,此刻那股忠诚已然达到死心塌地的境地。
  
  而那些原本心怀二心之人,在这般局势之下,多数也都收敛了心思,不再有其他杂念。
  
  那些曾心怀妄想的人,如今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不再有非分之想,转而真正地向嬴政效忠。
  
  此时的嬴政,端坐在巍峨的宫殿之中,周身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与自信。整个大秦帝国,仿佛都被一层祥瑞的光辉所笼罩,所有人沉浸在天命护佑的喜悦氛围里。
  
  然而,世间之事,总是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在楚国,刚刚病愈的楚幽王,面色苍白,身形还有些虚弱,他现在是真高兴不起来了。
  
  他接到的第一条消息,是嬴政紧急大朝会说的托梦一事,对这个楚幽王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心里嘲笑秦王又搞这些糊弄愚民的把戏。
  
  等接到第二条祭天之后的消息后,他笑不出来了,甚至有些迷茫恐惧。
  
  他也控制不住的怀疑,难道这世间真有天命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
  
  难道天命真的已经偏向了秦王那边?
  
  在狠狠摔了一个酒杯之后,楚幽王阴着脸决定不再想这事。
  
  有龙又如何?未必就一定代表有天命。
  
  即便是有,那又怎样?
  
  天命也不是一成不变、不能消失的。
  
  想那大夏、大商、大周,曾经何其辉煌,不也都走向了灭亡吗?
  
  与此同时,在魏国,魏景湣王此刻的心情犹如坠入了冰窖,整个人都麻了。
  
  说实话,对于天命不天命的说法,他已然不在乎了。
  
  因为,秦军那如狼似虎的进攻态势已经迫在眉睫。
  
  虽然宣战的秦使还未抵达魏国,但秦王在大朝会上已经宣布了攻魏之事,他又怎么可能毫无察觉?
  
  即便消息再怎么不灵通,也不至于迟钝到这个地步。
  
  秦王拿着上天之命的说法攻魏,他连反驳谴责的动力都没有。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说什么也没用了呀。
  
  现在魏国国内民心浮动,百姓们人心惶惶,魏景湣王简直是心中惊骇。
  
  该死的愚民,都被秦王蛊惑了!
  
  秦王说的上天之意难道就真的是上天之意吗?
  
  寡人岂是昏庸无能之君啊?!
  
  但是魏景湣王偏偏不敢反驳此事,一来以现在的舆论形势,他反驳效果不大。
  
  二来,他也是怕激怒秦王。
  
  毕竟想要反驳这条舆论,只能说秦王没有天命,秦王得到的天命也是假的。
  
  可是如果这么说,一来是否了任何一位君王最看重的天命,二来是否了秦王的信誉。
  
  这都大概率会激怒秦王,激怒秦军。
  
  这简直就是在绝自己的后路啊!
  
  魏景湣王思虑了好几天,最终还是选择了隐忍,没有对这件事进行反驳。
  
  但是面对现在的危局,他也是真的绝望。
  
  现在想求援都不知道去哪求,齐国肯定没用。
  
  至于楚国,嗨,也没用。如今楚国自身也难保,根本指望不上。
  
  就靠现在无险可守的魏国,凭什么去抵挡秦国?
  
  还有一条最让魏景湣王心中不安的事情,那就是传说中的水淹大梁城。
  
  魏景湣王丝毫不怀疑这个计划的可实施性,虽然传闻秦王给否了这个建议,但是魏景湣王太清楚了,这就是威胁。
  
  真要是攻城不顺,前方大将一定会‘自作主张’用水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
  
  到时候秦王把责任都推到前方大将身上,但是前方大将又有大功,无非是训斥一顿,罚酒三杯。
  
  等下次再给一个更大的立功机会。
  
  明面上不给什么奖赏,暗地里给着弥补。
  
  这点小伎俩,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君王不方便做的事,自会有人自作主张代劳。
  
  这意味着,想要靠经营百年,铜墙铁壁的大梁城硬抗,是绝对不可能的。
  
  并且如果因为自己顽抗,大梁城成为一片水泽,那么秦王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把所有的罪都推在自己身上。
  
  还是那句话,冥顽不灵,违抗天命嘛。
  
  那时候整个大魏王室的结果就一定不会太好了。
  
  而且,知道水淹大梁这个事儿的人实在太多了。满朝文武百官自不必说,即便是街头巷尾的平民百姓也都有所耳闻。
  
  以现在的形势,再加上秦王平日里积累的好名声,即便是自己想要拼死顽抗,又有多少人愿意跟着自己舍生忘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