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灭楚 (第2/2页)
现在已经够了。
楚国再也不可能,也没有机会再组织起来了。
这一役,秦军以微弱至极的代价,收下了六万颗头颅。
这还是因为没有追杀,如果放开了追杀,那就死的没数了。
项燕直接逃到了近百里外的胡城,丝毫没有敢耽搁,身为领军大将,他太清楚大军乱起来有多么危险了,一个不小心都容易被踩死。
所以在把队友卖了以后,装作兵败逃回了胡城,等大局已定,便立刻出城投降了。
王翦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如同汹涌的潮水,不断占领楚国各个城池。
绝大多数城池中的楚人都直接开门请降,少数誓死顽抗的,也都求死得死。
用他们的全家被杀,成为了秦军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秦军刚到下蔡,距离寿春还有几十里,熊犹就主动出门请降了。
大军一路南下,刚出昭关,负刍就捧着景杰的人头亲自请降。
熊悍和熊犹费了那么多年,花费了无数心力精血都没拿下的江东,就这样一箭不发投降了。
蔡泽、张唐率领着诸多官吏,跟在大军后面接收城池,都有点儿跟不上。
幸好秦军接收城池,维持秩序也早就有了丰富的经验,要不然还真不能那么快拿地。
此番拿下楚国如此顺利,楚国三十五万大军一团乱麻,主要依旧是政治上发力。
茅焦给负刍带来了嬴政的善意,只要负刍捣乱并且投降,保他世袭罔替的封侯之位。
负刍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他就是这种见利忘义的人,立场一向灵活。
当然,熊犹也收到了嬴政的善意。
在和茅焦夜间秘谈以后,熊犹和李园商议,毫不犹豫的决定卖了楚地的贵族。
昌平君给项燕的信也是这个意思。
嬴政用极端的下场吓住了所有人,然后收买了最关键的领头人,让领头人卖了手下所有人。
血赚。
再一次证明了,封君贵族独立性太强,这确实不好。
不止是他们封君之间无法团结,即便是领头的也无法团结,这会让领头的没有那么强的归属感,让领头的家长都不想带头拼命。
为了这么一群平常就不怎么听话的封君拼命,熊犹可不干。
当然如此容易收买的一个重要原因,那还是内乱。
熊犹和负刍都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方投降了怎么办?对方投降了,如果自己不投会是什么下场?
如果没有内乱,只有一个唯一的楚王,那楚王也许还愿意咬着牙拼一拼试一试。
但是有内乱,势力一分为二,他们就不得不考虑对方的反应。
茅焦的秘谈夜会,就已经证明了负刍的态度,熊犹再也不敢硬拼,只能选择最后卖一个好价格。
不得不说,熊氏这两兄弟,还真是默契十足的真兄弟。
两人在最后为了卖个好价格,面对嬴政的要求,都是毫不留情地把底下的封君给卖了。
楚国的封君直接迎来了灭顶之灾,这一场大败,再加上群龙无首,想要收拢溃军都难。
哪怕是各自回了封地,也根本组织不起来反抗的力量。
再加上乱战之中死了许多,大秦军队在楚国境内的整体推进异常顺利。
而面对这些搏一搏的封君贵族,这次秦军并没有留任何情面。
大军压到,凡是还殊死反抗的,一律灭族,家眷流放河西。
即便是主动投降的,也收缴一切封地、宅邸、食邑,只允许保留家私和少量仆役,并且要立刻在秦军的陪同下迁居咸阳。
唯一一些特殊的,那就是开战前就收拾家私,直接迁往咸阳的贵族。
这些要么是真正的聪明人,要么是在秦国有人。
就像绯烟父亲顺平君,早就麻溜的收拾好一切,全家上下都迁往咸阳了,以绯烟的身份,到了咸阳,他也照样可以荣华富贵,家族昌盛。
并且嬴政也有意派他和昌平君前往楚地暂时安抚百姓,这一次已经拿下了楚地全境,昌平君他全家都在咸阳,并且无人支持,无论多蠢,也不可能反叛了。
拿下了楚国,对于百越之地,嬴政暂时没有急于进军。百越那地方环境恶劣,到处是深山老林、烟瘴之地,收服同化需要时间,不是着急就能解决的事。
不过这次难度会降低很多了,还是因为好心人熊悍和天泽对百越的精耕细作啊。
凡事最怕对比,这么一对比,大秦的统治可就显得好太多了。
嬴政暂且只派少量军队进军百越,暂且定下行政区域,准备以怀柔政策慢慢收拢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