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百礼筹・东巡起 (第2/2页)
他早就暗地里求师叔和师哥借钱了,甚至军中好友也都悄悄借了一圈,卫庄府上貌似云淡风轻,实则也在砸锅卖铁。
他高官十余年,不爱玩乐,平日里开销不大,而且功勋卓著,得到的赏赐颇丰,按理说应该颇有家资,但是实际上,还真没存下来太多钱。
因为他费钱的地方就一点,他在军中,厚待士卒。诸多赏赐都给了军卒,尤其是抚恤,除了朝廷给的,他给的也有。
哪有高明的将军不厚待手下士卒的?除非能带他们建功立业,但是这两者照样不冲突。
盖聂也是这种人,这导致现在卫庄全靠跟尉缭借钱,他师父范睢现在虽然还没死,但是假死脱身的他也没多少钱。
幸好他还有师叔。
刘季还在继续算着账,还有各色丝绸,最少也要两百匹吧?算了,五百匹吧。
还有就是珠宝首饰,这起码也要百件。而且必须精美华贵,用金银、宝珠、美玉,各色宝石请能工巧匠打造的新物件才行。刘季想到这些珠宝首饰的花费,就觉得一阵头晕目眩。
再就是黄金和铜钱,最少也要千金加千万钱吧。
刘季算的差不多了,已经是一头冷汗,哆嗦着擦了擦汗,心中叫苦不迭。
娘呀,人人羡慕娶公主,又哪里得知,这娶公主耗资也太多了!
不过刘季也不慌,这年头的规矩,正常情况下是女方嫁妆至少和聘礼相当,体面一点儿的家庭,女方父母给的嫁妆会比聘礼更多一些。
比较体面的一般会回双倍,那种顶尖体面的就是回三倍。当然有一些特殊的,例如女方家庭看重男方,但是男方家境贫寒,就想要扶持男方,那给的嫁妆可就没谱了,几十倍也有可能。
就像张耳,他妻子带的嫁妆可不是一般的多,在他人生的道路上,他妻子也是出了大力的。
所以刘季一点儿也不慌,以公主的身份,那无论受不受宠,陛下准备的嫁妆,也必然够让他还债的,还能留有更多剩余。更何况三公主那么受宠,根本不怕。
他现在玩了命的借钱准备聘礼,倒不是为了皇家多回的嫁妆,纯粹是不想让嬴静丢了面子。
嬴静选了他,已经被人悄悄说闲话了,毕竟他的家世身份实在有些配不上帝国的三公主。
他自己的面子不值钱,他也不是很在乎,他心胸没有那么狭隘。
但是他不允许让嬴静也丢了面子!
嬴静对他的看重和坚持,让刘季心中感动非常,哪怕不为了自己,为了公主,也要让公主体面!
嬴静在赐婚以后,知道他家境贫寒,特派心腹侍女,悄悄给刘季送信,极其隐蔽,信中内容说的也极其隐晦含蓄。
就是担心刘季失了颜面,想要用自己的私房体己给刘季先用着。
刘季并非不知好歹之人,嬴静如此隐秘行事,为的就是他的颜面,隐晦含蓄的征求他的意见,也是为了他的颜面。
但是刘季还是断然回信拒绝了。
刘季也要让嬴静知道,他有值得被看重的地方!虽然说他家族早已落寞,现在本身官阶也不高。
但是他刘季混到现在也一直靠的是自己,他刘季,朋友多!
没钱,就靠他那张脸,靠他的面子,借也能借出来体面让嬴静出嫁的钱!
为了证明不是为了占皇家的便宜,刘季在赐婚之前,就大张旗鼓向朋友们借钱,证明他是靠自己面子借到的,可不是靠皇家面子借到的。
人的面子都是自己挣的!
兜兜转转,时间来到了秦始皇三年,儿女们的婚姻流程还没完。
还早着呢,皇家的婚事,若是没有要紧的事,正常情况下怎么可能仓促?
而现在,准备了半年多的东巡也已经准备好了。
此番为了展示威严,三禁军抽调了三千精骑,一万二千大秦锐士。
官员、宦官宫女、亦有三千余人。銮仪卫、卤簿仪仗,亦有两千余人。
这还不算沿途地方驻军护驾,接驾官员随从等。
路线是自神都出发,经洛阳,入汴梁,直入齐地,泰山封禅,直到最东侧胶东郡,在南下入应天。
自应天开始由东向西,南巡巡视楚地,过九江郡,入南郡,再入南阳郡,自武关回关中。
这一趟东巡,展示威严,施恩于民,视察军卒,整顿吏治,还要实际考察帝国的制度和政策是否需要改进。
既是要安定中原和东齐,又是要威慑楚地,楚地归入大秦的时间毕竟是最短的。
还有就是要泰山封禅,悍定信仰。泰山之上的祭天台在去年就已经开始修建,也已经完工。
还有五帝庙,自始皇帝元年就在修建,现在也已经完工。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