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秦王有后 (第1/2页)
前世他可没有学过功夫,一切从新来过,是真的辛苦。而一旦步入了正轨,有着震天丹的空间相助,他后期的进步速度往往会越来越快。
知道子嗣的重要性,也知道对于秦军而言,有一个少主的影响后,他便决定,这段时间就天天在空间中泡着,争取早日突破到真正的宗师之境。
贾平安开始闭关了。
说服了林婉儿和折佳慧之后,便是不分白天昼夜的在空间里苦修。
好在外面的一切事情早就安排妥当,有没有贾平安很多事情都在顺利的进行,倒也是无妨。
过年了,贾平安从空间中出来呆了一日,与众人欢聚。
初二,又闪身进入空间,用他的话说,自己有感觉,距离突破越来越近,此时不可以有丝毫懈怠。
过了年,天庆七年伊始。
只是考虑到宣国已被灭,贾平安就与众人商量之后换了年历,由天庆七年改为了洪武元年。
对于那位开局一个碗,就恢复了汉人正统天下的明太祖贾平安一直就是非常的喜欢与尊敬,这便取巧,效仿。
也因此,贾平安除了秦王这个称号外,又多了一个洪武大帝的响亮名头。
贾平安还在闭关,寻求突破。
但秦军出征的准备工作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这一次,贾平安灭了宣国,收拢的军队就有二十多万,那再加上原本秦地准备好的四十万大军,这一出手就是六十余万人。
涉及到这些多的军队,其准备工作也是十分的繁琐,非是一日之功。
军队在集结,做着各种准备。
涞水关也在对外开放了两个月之后,进入到了关闭期,这也让一些慕名而来的人直呼后悔。
他们,不是距离远,就是心理斗争太强,犹豫之下才下了决定,这就让他们来得有些晚了。
只是既然来了,总是要有些收获的,那些从涞水关中走出来的观光人就成为了他们所问所询的目标所在。
能够把自己的见闻讲给别人听,收获别人崇拜和羡慕的眼光,也是一件趣事。
如此,在涞水关之外,竟然就此形成了一个集镇,这里最多的就是说书先生,把开城的所见所闻讲给大家听,就此收上一些茶水钱,倒是让一些人因此而赚了不少。
涞水关关闭,不让外人参观了,这对于其它君主而言,并不在意。他们关心的是,秦军正在集结大军之后,要针对的是谁。
是大夏军还是大统军呢?
似乎都有可能。
毕竟现在大夏还在与秦军交战呢,尤其是秦州的上古城之处,两国上百万大军可是在那里鏖战了数月,还未见胜负。
秦军会再度集重兵向大夏后方进攻,属理所应当之事。
至于北统军,也非是没有可能。谁不知道北统与天下教走得近,年前发生了针对秦王的刺杀事件,如此一来,秦军也不是没有可能会出兵报复。
而在秦军没有言明要针对谁之前,大夏与大统内心都是慌乱不已。
那可是六十万大军,听说还是训练有素的六十万大军,放在谁身上不慌?
以防万一之下,两国都开始做起了准备工作。调兵遣将,筹集粮草、打造兵甲...
大夏也是如此,夏光帝在一系列内部动作之后,筹集了不少的银钱和粮草,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突然间,内乱爆发了。
以孔氏为首,竟然公然的开始反对起他这位皇帝。
首先就是谣言。
说起了夏仁帝的死因。
说夏仁帝之死就是夏光帝一手造成的,不然的话,为何先帝早不亡晚不亡,偏偏等当时还是大皇子的王睿值入了皇宫之后,就死了呢?
同时死的还有二皇子王睿佑和三皇子王睿傲。
这分明就是在杀人灭口。
包括事后四皇子,也就是被封为鲁王的王睿健也死了。虽然是死在敌人之手,但谁又能保证,这不是计谋之一,为的就是解决所有可能的隐患?
这种说法一出,就等于是质疑夏光帝的人品与继任的合法性。
古时,讲究的就是百善孝为先。
一个人如果没有孝心的话,那是得不到别人尊重的。就算是帝王也是一样。
这种说法一出,对于夏光帝的打击便是可想而知。
而因为宋氏、邹氏和其它大家族被灭门的其它世家们,也见到了机会。
其实对他们而言,谁当皇帝是无所谓的,只要能够带给他们足够的利益,那结果都是一样。
但夏光帝竟然想要踩着他们这些世家与大家族,靠着收拾他们来强大自身,这就不能让人忍受了。
之前是没有什么办法,也没有合适的机会。面对着夏光帝高举的屠刀,他们能做的只有隐忍和祈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