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一章 忠心体国薛河东

第一章 忠心体国薛河东

第一章 忠心体国薛河东 (第2/2页)

李善道瞧汗巾上头被他擦的尽是鼻涕,大手一挥,笑道:“赏给你了!”
  
  “多谢大王厚赏!多谢大王厚赏!”自己的鼻涕不嫌脏,高延霸郑而重之,小心翼翼地将之收入怀中,仿佛珍藏至宝。不论怎么说,明知他这副样子是作态,看的人却颇满意。
  
  叫高延霸坐下,李善道没有回席落座,他一手叉腰,转身面对众臣,看向了一人,说道:“王轨扼守河东岸渡口,断了了宇文化及向东退进山东之路,并献东郡与我。我已下令旨,召王轨及苏威等来汲县觐见。待其抵达,我打算便将他留在身边,另以任用。东郡,是我乡梓之地,又东接壤山东诸郡,南经荥阳,即是洛阳,实乃当前之战略要冲。非重臣宿将坐镇不可。我意,待王轨到汲县后,便劳公出镇东郡,执掌兵戎,以我阿兄主政郡县,不知公意愿否?”
  
  被问之人,六十出头,须发花白,却尚壮健,面容沉毅,只是可能最近操劳过度,眼角微显疲惫之色,他闻言起身,躬身应道:“臣,谨遵王命!”
  
  却此人,是薛世雄。
  
  围困黎阳的隋兵退后,薛世雄、李善仁、陈敬儿等守黎阳的一干文武,俱已赶来了汲县。
  
  “薛公。”李善道语气中带着敬意,“设若无公铠甲不解,亲冒矢石,临阵指挥,部署得当,黎阳难以坚守月余之久。公力保城池不失,功勋卓著。我已令拟旨,论功晋公河东郡公,迁右武卫大将军。”他顿了下,目光炯炯,“公既愿出镇东郡,便再授公山东道行军总管、抚慰山东大使之职。薛公,你需调何将、何士为佐助?但讲无妨,我无不准允!”
  
  之前,薛世雄投降后,李善道已授他“上柱国”的勋官、“县公”的爵位,以及“左御卫大将军”的职务。此前授给他的这些勋、爵、职,已是很高的礼遇。
  
  现在,授给他的这些勋爵、官职,更高一层。
  
  “河东郡公”,无须多说,爵位从“县公”提升到了“郡公”,——薛世雄是河东郡人,将“河东郡公”的爵位授给他,且更显荣耀。“右武卫大将军”,只从品级来看,与“左御卫大将军”好像相同,俱十六卫大将军之一,但实际上,十六卫大将军之间,也是有高低之差的。薛世雄被擒时,任的隋官是“右御卫大将军”,军中惯例,左尊右卑,李善道当时以“左御卫大将军”改任他,已是擢迁。却比之“右武卫大将军”,“左御卫大将军”又低了一些。左、右御两卫是杨广在大业三时新置的卫府将职,於整个的十六卫大将军中,排位比较靠后,算第三梯队了。“右武卫大将军”不然,是第二梯队的前排将军号位,只次於职责为皇帝贴身近卫与核心野战军主将的左右翊卫、左右候卫这四个第一梯队的大将军,与左武卫大将军。
  
  而“山东道行军总管,抚慰山东大使”,这更是对薛世雄莫大的信任和重用。
  
  山东诸郡,固然李善道的势力还没有深入,然而随着宇文化及十余万兵马的大败,山东诸郡的各个割据势力,可以想见,势必对李善道都将会产生巨大的畏惧,——此前,最早降附李密,后又降服宇文化及的孟海公已经见机转舵,向李善道呈上了讨好的表章,表示了愿意听从他的号令,底下来,远的不说,东郡附近郡县的各路割据,很大可能也会像孟海公这样,即便不彻底归顺李善道,也将会改而从依附李密,变成在他两者之间骑墙。
  
  於此关头,将“山东道行军总管,抚慰山东大使”此职授给薛世雄,无疑是对其的极高信任,是将“趁此大胜,经略山东,与李密在山东争夺地方”的重任,交托与了他。
  
  薛世雄深知此任重大,又感李善道对他的信任,又觉压力很大。
  
  他撩袍下拜,说道:“臣老朽之躯,得大王如此信重,诚惶诚恐!臣虽驽钝,感大王恩遇,唯有竭尽忠智,鞠躬尽瘁,定不负大王重托,为大王镇守东郡,抚靖山东,收拢人心,助大王成就宏图伟业!至若佐助僚属……。”他斟酌了稍顷,抬起头,说道,“臣只求两人相助。”
  
  “何人?”
  
  薛世雄说道:“黎阳得不失,非臣功,首赖王兄安抚民心,次赖陈敬儿智勇兼备。臣敢请大王,调陈敬儿为臣副将。山东多著姓,并诸郡长吏,颇隋之故臣,闻大王征河东,获郑元璹,其系故隋沛国公郑译子也,若得其人佐助,或有助收服荥阳诸郡士心,臣亦敢请大王调之。”
  
  “郑元璹?”李善道看向了于志宁。
  
  河东一战,汉军着实俘虏了好些降从李渊的隋臣。
  
  郑元璹,是其中之一。
  
  其族为荥阳郑氏的北祖洞林房,世代仕宦,为山东高门之一,如前所述,名列“五姓七望”。
  
  他的曾祖郑琼为周之太常卿,祖郑道邕为周之司空,他的父亲郑译,历周、隋两代,俱为重臣。郑译的从祖郑文宽,妻为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是周文弟宇文泰皇后的妹妹。平阳公主没有儿子,宇文泰就让郑译过继给了她家。因此,郑译小时就被宇文泰亲近,总与宇文泰诸子玩耍。在周时,郑译就担任显贵之职,得拜沛国公,食邑五千户。
  
  这个郑译,与杨坚是同学,两人关系很好。故而,杨坚篡周建隋的时候,郑译立下了建策之功,入隋后,摇身一变,又成了隋的开国元勋,进位上柱国,恕以十死。
  
  尽管因其人轻险、贪财,杨坚后来疏远了他。不过论名声、影响力,他却依然很有分量。杨广继位后,郑译已死,杨广改革官职,废除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郑译佐命元功,诏追改封郑译莘公,以郑元璹袭。郑元璹凭借父功,官爵虽不如其父,却也颇是显贵。初授仪同大将军、袭爵沛国公,累转右武候大将军、改爵莘国公,再之后,迁文城郡守。
  
  李渊起兵后,郑元璹献郡从降。李渊任他为太常卿。原本是被调任到长安朝中了,李世民援河东时,因汉军、刘武周两军夹击,声势逼人,以他曾为文城郡守之故,李渊特令他从军参佐。结果,於汉军与唐军的临汾等战时,他被突入文城郡的黄君汉部俘虏了。
  
  像郑元璹这等俘虏,才能不出众者,李善道一概交给了时在河内督办辎重后勤的于志宁处置。
  
  于志宁起身,行礼答道:“敢禀大王,王师还河北以后,即与宇文化及连番鏖战。郑元璹尚未授官,也没在军中,臣将他与别的一些俘臣,暂留在了河内待处。”
  
  却是说了,郑元璹既然家世显赫,又本身先仕隋为右武候大将军、文君太守,官职不低,到了李渊手下后,也得到重用,却怎么会在汉军中,至今尚未得到授官、任用?原因也很简单。郑元璹与他父亲相同,人品不行,其父贪财好贿,他事亲,不以孝闻,清论鄙之。于志宁瞧不起他的品行,故此没有向李善道举荐他,授任职务,而是自行决定,暂时先将他闲置。
  
  不意这个时候,他被薛世雄给提了出来。
  
  于志宁回答完了郑元璹现下的状况后,迟疑了下,又说道:“大王,郑元璹虽出自荥阳郑氏,门第高贵,父祖显宦周、隋,但其品行有亏,事亲不孝,时论非之。臣窃以为,不可重用。”
  
  李善道考虑了下,却明白薛世雄点名要郑元璹佐助的用意。
  
  荥阳北与东郡接壤,此其一;南与洛阳所在的河南郡接壤,此其二。
  
  亦即,荥阳此郡,当下对东郡、对汉军相当重要。
  
  若能将此郡得之,不仅可稳定东郡,还能汉军的兵锋接近洛阳,与洛阳北边的河内郡,形成犄角之势,对洛阳的隋军也好、对李密也好,尤其李密,足以造成一定的威胁。某种程度说,乃至能够以此,将对李密的形势,从单纯的防御河内,转为潜在的两线进攻。
  
  故而,郑元璹人品尽管不行,薛世雄看中的,是其族在荥阳的声望。
  
  於是,李善道很快做出了决定,说道:“‘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此孟德招贤之令也。陈平盗嫂,汉高用之而建奇谋;郭奉孝不治行检,孟德倚为谋主。今方用人之际,不可因品行而废其人。凡有一点可用者,我皆不吝擢用!薛公,郑元璹,我调给你!具体怎么用他,授他何职,你自作主,不必奏禀。”
  
  “臣,领旨谢恩!”薛世雄伏拜领命。
  
  李善道扶他起身,抚摸短髭,笑与他说道:“薛公,除此两人,无需其他佐助了?”
  
  薛世雄恭敬答道:“敢禀大王,有陈敬儿之智勇,郑元璹之族望,二人相辅,臣足矣!”
  
  “公子万均,现在陕县,一时调不得给你;万彻於这次大败宇文化及此战中,与王伏宝侧翼出击,为我奇兵,立下了赫赫战功,正宜擢升,以励三军。且公与万彻算来,好几个月未见了吧?薛公,我将万彻也调拨与你,使你父子同镇东郡,并朝夕可见,以慰公怀,何如?”
  
  薛世雄躬身应道:“大王厚恩,臣铭感五内!然当下首要之务,为剿灭宇文化及残部。臣奉命坐镇东郡,料无大战,有陈敬儿、郑元璹辅佐足够。犬子薛万彻,微末之勇,稍堪驱使。臣愚见,留其於大王驾前听用,更能效力。至若父子之情……”他话音略止,旋即复又坚定,“人孰无之?却国事为重,私情为轻!臣不敢因私废公!大王体恤深恩,臣心领矣。”
  
  话音落地,堂中众臣无不肃然起敬。
  
  屈突通看了看薛世雄,暗自点头,也无须多提。
  
  李善道再将薛世雄扶起,说道:“薛公忠心体国,公而忘私,诚乃我之柱石。万彻留下来也好,便如公言,接下来,还有剿灭宇文化及残部的仗要打。好罢,万彻,我就先留下来。”赞叹他了几句,忖思了下,说道,“不过薛公,东郡新得,荥阳尤重,只陈敬儿、郑元璹两人,我看还不太够。我再调一人与你!”
  
  “敢问大王,何人?”
  
  李善道令魏征:“传旨侯友怀,授其荥阳郡守,从薛公共往东郡。”
  
  却是要增调侯友怀给薛世雄。侯友怀本是荥阳郡的县吏,其族虽非名族,他对荥阳的民情地理了如指掌,加上他现历练有成,颇有实干之才,将之拨调给薛世雄,正是人尽其才,恰好可以补上郑元璹只有族望,对荥阳的士族有影响,却对荥阳的广大百姓没有甚么影响之短。
  
  侯友怀现任魏州昌乐郡守,需要下旨调任。
  
  魏征恭谨接令,自会於今夜军议散后,安排此事不提。
  
  请薛世雄入座,李善道望了望堂外渐深的夜色,正要再说话,王宣德进了院中,急步入堂,拜倒进禀,说道:“大王,萧皇后、南阳公主等已被押送入城,静候大王发落。”
  
  “哦?”李善道摸着短髭,先将他刚要说的话说出,顾盼堂中众臣,说道,“夜色渐深,公等都劳忙一天了,各且还回歇息。明天,咱们就细议进剿宇文化及的方略等事。……玄成、志宁、药师,屈突公、薛公,你们留下,等会儿从我一起,去见见这位故隋国母!”
  
  王君廓等将应令皆起,行礼退出。
  
  高延霸却突然听到王宣德说“萧皇后”云云,牛眼一亮,磨磨蹭蹭,不肯走,——下午时他听说了,萧皇后等被萧裕擒获,在被押来汲县途中,听说之时,他便动了些念头,没想到这会儿萧皇后等被押到了,就等王君廓等出了堂去,他涎着黑脸,搓着蒲扇般的大手,飞快地偷看了眼李善道,却何曾还有刚才的委屈之状?他扭捏说道:“大王,小奴听说萧皇后艳丽,美得不得了!昏主后宫佳丽上万,独她最为出众,把昏君迷得五迷三道!昏主对她最是宠爱,死心塌地。小奴……,嘿嘿,大王,小奴也想跟着大王去开开眼!瞧瞧她究竟有多美艳!”
  
  “你这鸟厮!五大三粗的,也想见萧皇后?萧皇后被你吓坏了,怎么收拾?还不快滚走歇息!”李善道楞了下,哈哈大笑,骂了他几句,将他灰溜溜地赶走,便与魏征等一同去见萧皇后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