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五章 仁感士民突厥犯

第五章 仁感士民突厥犯

第五章 仁感士民突厥犯 (第1/2页)

时序初秋,河北千里平野,稼穑初熟,经这两年李善道的悉心治理,当下本该是满目金浪滚涌的丰饶景象,然才刚经过宇文化及兵乱,非仅汲郡的黎阳、汲县等地遭了兵灾,武阳郡与汲郡接壤,贵乡距黎阳只两百多里地,却亦受到波及,有宇文化及部掠粮的部曲曾至寇犯,故放眼望去,眼前的田野虽仍泛着金黄,却处处掺着触目惊心的杂色。
  
  有的田地,被践踏得七零八落,稻穗散落一地,有的则被焚烧成焦黑,残存的秸秆在秋风中摇曳,似在低泣。远处的村庄,颇有房屋被焚毁的,只剩下断壁残垣。早凋的枯叶斑驳田野,偶还可见有被宇文化及部曲残害的百姓尸首,横陈沟渠,腐烂着,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
  
  但今天的天气很好,天穹碧蓝如洗,衬得劫后余生的山河愈发苍凉辽阔。
  
  就在这样的情景下,有一幕怎么看都是不合时宜的情状,出现在李善道还贵乡的队伍之前。
  
  不知多少的贵乡士民,聚集於道路两旁,延绵数里,望之黑压压的一片。有衣冠楚楚的士人,有衣衫褴褛的老农,有携儿带女的妇人,有短褐布衣的工匠商贩、还有须发皆白、衣着却浆洗得异常整洁的寒门儒生,无数颗头颅深深地叩在尘土里,杂着干枯的草茎。
  
  他们不敢抬视如旌旗猎猎,山岳般压来的汉王威仪,只余嗡嗡地汇聚成沉闷潮音的欢呼和赞颂:“大王回来了!”“大王万岁!”“大王仁德!”“万谢大王活命之恩!”敬畏之情,发自肺腑。
  
  李善道的皱眉,却便是由此而起,他唤从行车边的魏征近前,所责备他的则是:“玄成,民力凋敝至此,方得喘息,何苦拘於虚礼?劳民伤形。”
  
  话音未落,一个粗豪响亮、几乎能压过部分民声的嗓门,便在车侧响起:“大王!小奴大胆,说句公道话,大王你这话恐怕就说错了!这叫啥劳民伤形?百姓是真心感激大王啊!”
  
  说话的可不就是高延霸,他骑着李善道新赐给他的坐骑,扈从在车边,黑粗面皮这时涨成了猪肝色,挥舞着蒲扇般的大手,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说了几句,索性冲四周伏地的人群嚷问,“你们说,是不是?要不是大王歼流寇、灭诸贼,又把宇文化及这狗日的杀个落荒逃窜,咱能在这儿安安生生收拾地里的庄稼?能踏踏实实喘上口气?啊?”
  
  附近的百姓有认得他的,知他是汉军中大名鼎鼎的“高老公”,不少人随声附和。
  
  高延霸得意洋洋,再又向李善道说道:“大王,小奴听说,有仁德之主,必有感恩之民,……当然,也必有既仁德、并又感恩之奴。百姓们这叫知恩图报!受了大王的大恩,跪一跪,磕个头,天经地义!”仿佛这万民景仰的荣光,他高延霸成了是最大的受益人。
  
  李善道没好气地斥道:“你这狗奴,知道甚么!休得胡言乱语。”
  
  魏征等他俩话头停下,解释说道:“大王,此非臣提前组织。臣从大王还县,一直跟在大王左近,也没空提前布置这些。想来,当是县中士民自发如此,足见大王之民心所向。”
  
  “是么?”李善道令召了几个迎接他的士民中的父老上前,细细问了,却果无人组织,俱是百姓自发,这才面色稍和,下了车子,亲把这几个父老扶起,慰问致谢。
  
  随后,他下令,命将从行携带的粮、肉,分与迎接的百姓,又叫魏征出面,让百姓各自还家。
  
  百姓们得了赏赐,愈加山呼“万岁”不止,好半晌,才各散去。这些,且也不必多说。
  
  只说一段插曲过了,车驾继行,约十余里,前头一座县城,即贵乡县城了。
  
  城门外,又是一群人迎接。
  
  这些迎接的,不但有士民,也有吏员了。
  
  ——依照礼节,地方吏员应该在本地的边界出迎才是,然因李善道先有令旨,禁止劳民伤财,不允贵乡的留守官吏远迎,是以,留守城内的吏员们,这才改在了城门口迎接。
  
  从上次离开贵乡,西征河东,到现下,已有小半年了。与徐兰等妻妾,也小半年没见了。总算河东之战打完、宇文化及亦基本歼灭,回来贵乡了,李善道原先还没怎么觉得,这一到城门口,秋风劲爽,对徐兰、裹儿等的思念之情,登时就压抑不住。乃没心思与迎接的官吏、士民们多说,略叙几句,他就打发了官吏、士民们离去,车驾入进城中,径还王府。
  
  ……
  
  下午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在光洁的乌砖地上投下温暖的光影。
  
  庭院中几株高大的桂树,已悄然缀满米粒大小的花苞,清雅的暗香随着微风,丝丝缕缕地渗入殿阁深处。檐角的铜铃在风中发出清脆悠长的叮咚声,更添几分静谧。
  
  回到王府,已有半日,吃过了午饭,沐浴更过了衣。
  
  李善道换了一身宽松的玄色锦袍,斜倚在铺着厚厚锦茵的坐榻上,眉宇间的杀伐之气淡去不少,显露出几分难得的松弛。他的面前,环坐着他的女眷。
  
  王后卢氏端坐於左侧首位。
  
  不愧是高门卢氏的女儿、汉王的正妻,只一身打扮,就使她与余下诸女截然不同。
  
  但见她身着正红蹙金绣鸾鸟纹的广袖深衣,领口、袖缘镶嵌着温润的珍珠,乌黑浓密的发髻梳得一丝不苟,簪着赤金嵌红宝的九树花钗,流苏垂与鬓侧,随着她优雅的动作微微晃动。察其面容,端庄秀丽,肌肤胜雪,一双凤目顾盼间,自有仪态流转。
  
  这时,她的唇角含着恰到好处的矜持笑意,正亲手为李善道斟上一杯温热的蜜水。
  
  “臣妾等恭贺大王凯旋!大王此番亲征河东,大败逆军,再破宇文化及於汲县,两战皆捷,威震两河,实乃天命所归。臣妾与阖宫姐妹,日日焚香祝祷,今见大王凯旋,悬着的心终於放下了。”卢氏声音清越温润,如珠落玉盘,带着王后应有的从容与尊贵。
  
  她将玉杯奉至李善道手边。
  
  李善道接过,指尖不经意拂过她温润的手背,微微颔首,笑着说道:“我在前线杀贼,却是辛苦了你们,为我焚香祝祷。”嘴里与她说着话,目光早已投向右侧。
  
  右侧上首是徐兰。
  
  她今日明显是刻意打扮过的,穿着一身浅碧色绣缠枝莲纹的齐胸襦裙,外罩一件月白色的半臂,未有带太多的装饰,只插了一支素雅的玉簪,却这简单的妆扮,衬得她更加清丽可人,宛如雨后初绽的青莲。她素来最吸引李善道的地方,是她的一双眸子。此际,她的这双眸子,正在盈盈地望着李善道,依然是清澈明净,仿佛盛着秋水,眼波里满是毫不掩饰的温柔。
  
  见李善道目光投来,她脸颊微红,垂下眼帘,声音轻柔似水:“姐姐说的是。大王神武,天下归心。妾身亦恭贺大王凯旋。大王说贱妾等在后宫辛苦,贱妾等有甚辛苦?辛苦的是大王,征战数月,衣甲不释,戎旅倥偬,今日才得稍稍安宁。贱妾愿大王珍重圣体。”
  
  这份关切与爱恋,如同她身上散发的淡淡兰香,无声无息地沁人心脾。
  
  李善道看着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温存的笑意,端着蜜水,调笑说道:“我神武不神武,阿奴,你与我贫贱相知,最是了解我不过,你不知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