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黄金时代 (第1/2页)
时间进入二月份,随着立春时节的到来,万物开始复苏,大量的打工人也结束了春节假期,陆续从老家奔赴各大城市开始新一年的工作。
赵兴生也开着车,带着妻子孟琳以及才一岁的孩子从老家奔赴市区!
偶尔从后视镜里看见车辆后排的梦琳以及坐在安全座椅上的孩子,赵兴生嘴角都会忍不住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自从两年多前从深城回老家工作,现在的赵兴生已经适应了在老家城市的生活,虽然老家的城市落后一些,看不到国际一线大城市的繁华,但是生活节奏相对也更慢一些,物价也相对比较低。
以他目前的薪资收入,完全能够在老家城市里过得很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市中心里的房子也有了,而且还装修好已经入住了,这老婆孩子也有了,平日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还能回老家看看父母。
去年孩子出生后,他母亲说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来市区里帮他们带孩子,至于老父亲则是放心不下家里的那家便利店,说这店就算赚的少也能一个月赚几千块呢,所以就留在了老家里。
对于目前的生活,赵兴生还是挺满意的,工作不错,收入也还行,离家还近,而老婆也漂亮温柔,孩子又可爱讨喜……这种生活对于那些富豪权贵的人来说,兴许不算什么,但是赵兴生觉得已经很满足了。
尤其是年前的时候,他的上司已经暗示了他,年后可能会有一个组长的位置空出来的,让他安心工作,近期多表现表现。
这让赵兴生就更期待了。
他入职海蓝汽车已经两年多了,而且作为第一批被派遣到这个生产基地工作的工程师之一,他从头到尾都参与了这个电机生产基地的建设以及投产,资历以及经验都是属于现有一批工程师里佼佼者了。
这升职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熬了两年多,也该轮到他了。
比他更厉害的并不是没有,他的部门里还有几个比他更厉害的工程师呢。
但是人家能力强,野心也大啊,不愿意继续呆在这个四线城市的小基地里工作一辈子啊。
这几个人当年也是和赵兴生一样,直接从海蓝汽车总部入职,然后被派遣到这里工作的,三年派遣期也差不多快结束了。
这几个人现在一个个都在熬着等派遣期结束,然后调回深城总部基地呢。
但是赵兴生不一样,他是本地人,而且已经在市区里买房安家,结婚生子,而且在去年的时候上司问询他去留意向的时候,他已经明确表示愿意留在这个分基地子公司。
如此情况下,上司自然也更愿意考虑提拔他。
稳定嘛……不像其他几个人,能力虽然强,但是一个个都等着回深城总部呢,这个分公司的小基地根本留不住那几个人。
赵兴生都能想象得到,自己的那个上司副总估计口舌都说烂了,也没能留下那几个同事!
不过也能理解,那几个同事都不是本地人,都是其他省份的……对他们而言要么回深城总部基地,要么调回去老家所在省份的生产基地才是最优解……如果还不行,他们也宁愿接受新一轮的派遣,到其他基地去工作,继续领取额外的高额派遣补贴。
实在不行,还能去其他车企呢,像他们这样的资深机械工程师,而且还是海蓝汽车里工作多年,有着丰富智能电动车制造从业经验的人根本不愁工作。
国内甚至国外很多车企,都喜欢从海蓝汽车这里挖的人的……毕竟海蓝汽车是全球电动车行业老,从设计再到制造都是超一流水准,从业内龙头挖人可以更快,更好的组建组建的技术团队。
所以,这些人,其实包括赵兴生在内,想要跳槽找新的工作都是非常简单的……一大堆车企都很乐意付出溢价薪资请他们。
当然跳槽也有风险……这两年,破产重组等各种原因而导致裁员的车企也不少,新势力车企更是破产倒闭裁员的重灾区。
被挖过去的时候是溢价挖过去的,但是这溢价薪资能拿多久就是个未知数了……天知道什么时候就裁员甚至倒闭了。
运气好的话,还能被裁员拿赔偿走人,运气不好工资都拿不到……
毕竟并不是所有车企都是海蓝汽车!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是徐申学的企业!
薪资水平、福利待遇以及最重要的稳定性,还是有相当大差距的。
徐申学的企业,也不是所有公司,所有员工都是高薪的……一般来说,薪资待遇大幅度超出同行的一般都是技术研发岗位!
徐申学对研发那是真的舍得砸钱!
而在制造,行政,市场营销等非研发领域里,虽然薪资对比同行也更好,但是也不会高的太夸张。
嗯,智云集团是例外……智云集团里里哪怕是普通文职岗位,其薪资待遇也大幅度超过同行企业……好几年前的时候,其年薪中位数就已经超过了七十万。
现在的年薪中位数更高,已经达到了百万的水平。
一月份的时候,还有博主分析统计了智云集团的员工收入水平呢!
智云集团里校招进去的新员工,基本上进去了就能拿五六十万左右的年薪……这个起薪,以后工资会慢慢加的。
而部分优秀应届生的年薪甚至可以达到百万左右,尤其是人工智能这种先进技术方向的优秀应届生,往往能够拿到更高的起薪……这是因为智云集团里的研发员工,本来薪资就非常高。
智云集团里的研发员工,其薪资水平明显高于文职类员工,其中位数年薪达到一百二十万左右,部分优势业务部门,如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设备,量子计算机等部门,其中位数年薪会更高,一百五十万以上。
中位数收入,这基本上就能够代表一个公司的赚钱能力,整体的薪资福利待遇了。
而智云集团在这些方面,都是大幅度领先其他企业的。
只不过想要拿智云的高薪也不容易……技术员工还好一些,211本科毕业,专业不错,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履历不错的话,就已经有可能校招入职智云了。
但是文职类嘛,985本科是起步线,名校硕士和博士才能说比较有优势……想要进入一些比较重要的部门那就更难了。
至于普通大学的文科生,连参加智云校招的资格都没有啊……这年头,好多211的文科本科生,连智云校招在哪开都不知道呢……因为智云不去他们学校进行校招。
对于文科生而言,智云的高新也不是那么好拿的,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求学道路中超过众多竞争对手才能有的机会。
徐申学旗下的各企业,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想要进来不容易,但是一旦进来了就比较稳定。
徐申学很少对技术性员工进行裁员的……倒不是说徐申学心善,会平白无故养着这些员工,而是他手底下的企业都是大企业居多,体量多,项目足!
就算一个企业里业务失败,已经容纳不了大量员工,他也还有其他一大堆企业可以消化相关的员工。
不会因为某个业务的失败就把整个项目组的员工全部给裁掉,而是会把失败项目组的员工分流到其他项目组了。
不像是其他中小体量的企业,因为规模小,项目也少,一旦某个研发项目失败或业务失败需要裁员节省成本的时候,只能大砍刀直接裁员。
也不像是一些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单纯追求人力成本的控制,提升所谓的工作效率,然后玩命压榨员工的,超过三十五岁就觉得人家不行了,要裁员让年轻牛马来了……因为互联网大厂里的高薪岗位都是普通码农,可代替性太强!
徐申学不这么搞……理由同样不是单纯养人,而是因为研发性质的高技术员工招募困难,培养也困难。
毕竟徐申学这种玩制造业的,对技术性员工的技术和经验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这也导致了徐申学的企业里,很少进行大规模的裁员,尤其是中年裁员……当然,很多制造行业其实也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