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二十载 (第1/2页)
十年时间过得很快。
对修行者来讲,其实也不过就是闭关一次。
可这十年对乾元界来讲又不一般,不知多少修士走了出去,遍布各大界域。
乾元神殿也是遍布了七十六个玲珑界域,这些界域之中有的是真心想与乾元界交好,企图得到进乾元界修行的机会,有的只是不敢得罪了乾元宗,不得已而为之。
而剩余界域则显得沉默,只是说宗门之内还需商议,对此乾元界也不强求。
同时,北泉洞天之内也多了不少人,都是来自其他界域的进修者。
为此顾元清专门再次在洞天之中,划出了三千里地给乾元宗规划使用。
而原本松散的乾元宗随着所承担的事务渐多,也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构架和规则。
这对曾经当过皇帝的李程颐来讲,也是轻车熟路。
从内部宗门规则、神殿管理条例、传道指南,到外界修士进修的相关安排,以及善功兑换的标准等等一切有条不紊,安排得妥妥当当。
而在山中所见之奇景,入山中修行的诸般好处经这些修行之人口传出之后,自然远比乾元宗自己诉说更为有吸引力。
特别是一些小界域虚天巅峰修士,他们在天人层次的传承本就不全,在本界域之中难以突破天人,可来到北泉洞天之后,以一万善功换了一次与向李程颐请教的机会。
得其指点,最终突破天人!
其实这天变之劫,他本是渡不过的,但顾元清出手抹去了雷劫!
毕竟,这是第一位在北泉山突破天人的其他玲珑界域修士,有着重要的宣传意义!
而这些诸般种种,也正一点一点的改变着乾元界在众多修行界域的地位和影响。
而十年后的今日,乾元界界域再传法音。
“三十日后,吾将再次讲道,凡大乾之人,非大奸大恶者,皆可聆听!”
此声一出,整个乾元界域再次沸腾。
顾元清的每次讲道,对整个界域来讲都是天大的机缘,比之天梯机缘更让人心动。
多少修士便是因为听闻讲道而走出当前瓶颈!
可以说,这算乾元界修士最为让人期待的事情。
乾元宗、大乾朝廷、众多其他宗门,从上到下皆是动了起来,将各自事务妥善安排,只为等待那听道之日。
与此同时,此消息也迅速传出,其他界域也是引起轰动。
对顾元清讲道一事,他们耳闻已久!
不少人找乾元界的修士打听具体情况,并想着办法前往乾元界域。
却被告知:就算你去了也是没用,除非你以善功换得听道的名额,否则进了乾元界域也听不到的。
有人不信,整个界域都能听到,难道外人去了便听不到了?
现在进入乾元界域的途径比起以往多了许多,不少商会和界域皆与乾元界域有着交往。
而本在北泉洞天之内进修的外界修士则更是忙活起来,相比外人,他们本身要兑换听道名额的所需的善功更少。
这本也是乾元宗的策略。
在乾元宗的地方修行,日后出去怎么也与乾元宗有着几分交情。
而这些人大多数本就在各自界域之中地位非凡,就算现在修为还低的人,等日后成长起来,自也可以影响这些界域的策略。
当年的太古神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施为的。
李程颐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将乾元界逐渐打造成以前太古神宗的那般光景,从而取而代之!
讲道之日来临。
诸多修士听得如痴如醉,可有些来到乾元界域,却未曾兑换资格之人却傻了眼。
翟守道便是其中之一,他来自广兰界无妄宗。
天变一劫巅峰之修为,也是宗门长老。
以他之地位,本可在宗门之内支取善功,足以换取一次听道的名额。
只是同样需要付出不菲的代价,修为越高,换取的听道名额的所需善功也就越多。
他舍不得这些代价,也有些不信那顾元清竟可做到如此,而且兑换善功换取的名额也并未是进北泉山中,而是随处可听,所持之物也不过一块玉牌罢了。
但现在,明明那块玉佩就放在二人之间,身旁同为长老的师兄身上道蕴缠绕,陷入悟道之中,而自己静心聆听,却什么也听不到。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乾元界各处,只是这时已是悔之晚矣。
顾元清自然不会去关注这些小事。
这次讲道除了配合乾元界策略之外,也是他对这十年之间对观之道书感悟之的一次回顾、整理和总结。
以他的修为,看起书来与寻常人自也有些不同。
若是换成普通人,清平道宫内的藏书,就算给他千年也未必看得完千之一二。
但对他来讲,寻常书籍只是神念一扫,便详知其意。
唯有真正碰到有意思的书,才会慢下来细品其意。
即便如此,顾元清也只是看了一小半而已!
十年间,他的气息变得更加朴质和沉稳,书中知识和精神与自身认知的碰撞,让他对修行之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些种种皆会成为他推演混天不死功法的资粮。
除此之外,这些藏书也让顾元清对于修行界、灵界、域外都更为了解。
这里面包括修行界之各种奇地、异地,天材地宝诞生之处,各种悟道之所,各种奇异杂文,历代修行界中风流人物。
还有诸多门派的特点、神通功法奇异之处,应对之法,以及由此而诞生的各种奇思妙想。
这些都是历代清平道宫修士的所留下来的最为珍贵的宝物。
给顾元清在修行之道上提供了许多从前未曾想到过的思路,拓宽了其思维,增长了其见识,为日后术法神通的打磨也会省却不少功夫。
或许唯一的缺点便是书中中记载都是数万年前甚至更早的东西,和现在的修行界肯定有所不同,只是这不同之处只怕也极为有限得很。
诚然,数万年很久,对任何世俗朝代来说,都可算是沧海桑田,但对于真正的大宗门、大修来讲,也不过就是几个时代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