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潮汐暗码 (第1/2页)
星门的光晕在风暴塔顶层的环形空间内缓缓流转,如同一个温顺而强大的生命体在平稳呼吸。
那枚被徐岩放置在控制台角的“星缘结”,在能量的微澜中轻轻摇曳,红绳的温暖与量子丝线的冷辉交织,无声诉说着两个文明思维碰撞后的融合与新生。
成功的狂喜并未持续太久。
庆祝的余温尚在空气中弥漫,主控屏幕上,一行极其细微、几乎被浩瀚能量数据洪流淹没的异常波动参数,如同狡诈的毒蛇,再次悄然浮现又隐没。
一直处于高度协同状态的徐岩和觊觎,几乎同时捕捉到了这丝不谐。
‘检测到未记录的空间谐波残余,与星门稳定频率存在0.0017%的量子纠缠效应。源点非星门本身,指向蓝星近地轨道——屏东海岸潮间带上空。’觊觎的意识流冰冷依旧,却带上了一丝探究的意味。‘该波动模式……与拉姆星古老文献中记载的‘潮汐信标’有4.3%的相似度。’
“潮汐信标?”徐岩眉头微蹙,目光从稳定的星门移开,“不是自然现象?”
‘自然引力潮汐波动不具备此种主动纠缠特性。此为人工造物痕迹,极其古老,技术路线与当前蓝星或拉姆星科技树均存在显著差异。’觊觎迅速调取了相关数据库进行比对。
就在这时,欧阳楠的个人终端发出一声轻鸣。
她低头查看,脸色微微一变:“指挥中心紧急通告:屏东海岸潮间带区域监测到异常能量峰值,与‘星门’启动瞬间存在微弱共鸣。命令我小队即刻前往勘探,优先级别:高。”
任务来得突然,却又与那异常的波动完美契合。
景致闵走上前,神色凝重:“看来,星门的开启,像一把钥匙,无意间触动了一些深埋已久的东西。去吧,保持警惕。金江特战队会与海洋科研所组成联合行动组,协助你们。”
……
屏东海岸的夜,与风暴塔的科技圣殿截然不同。
月上中天,清冷的光辉洒满广袤的潮间带。退潮后裸露的礁石群黑黢黢地匍匐着,如同巨兽的脊背,湿漉漉的表面反射着粼粼月光。
海风带着咸腥的凉意,吹起细碎的浪花,拍打在礁石上,发出永无止境的哗哗声响。
徐岩小队与几名海洋科研所的专家穿着特制的防水勘探服,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这片月光下的泥滩与礁石之间。
大型设备无法进入,他们依靠便携式能量扫描仪和地质探测器进行着地毯式搜索。
“波动源非常分散,像是在随着潮水的进退移动……但又遵循着某种固定规律。”一位海洋学家看着仪器屏幕,面露困惑。
欧阳楠操作着更精密的能量场分析仪,突然停下脚步,目光锁定在前方一片看似普通的巨大礁石群上:“不对!这里的能量纹路异常清晰!不是弥漫性的,是……刻印上去的!”
众人立刻围拢过去。
在手电筒和月光的共同照耀下,只见那片黝黑的礁石表面,浮现出无数极浅淡、却无比复杂的银色纹路。
它们并非静止,而是随着潮水漫过又退去、随着月光角度的细微变化,若隐若现,如同呼吸般明灭不定!
纹路的走向并非随意,蕴含着某种深邃的几何规律,绝非自然形成。
‘检测到超高密度信息载体纹路,载体为礁石本身微观晶体结构,信息释放受潮汐引力与特定波长光子(月光)激发。此为极高明的环境能量利用技术。’觊觎迅速分析道。‘正在尝试解码基础信息结构……’
就在这时,一股冰冷的、带着拉姆星特有韵律的意识流,直接涌入徐岩的脑海,并非语言,而是一段极其古老的、充满意象的信息包:
“潮起时见月,月落处藏门。”
这意识流并非觊觎平时的冷静分析,反而带着一种仿佛跨越了无数时光的苍茫与晦涩。
“觊觎?”徐岩在心中疑问。
‘非我主动传递。是这些纹路……它们与我的核心信息波产生了共鸣,自行激活了一段……沉淀的古语谜题。’觊觎的声音带着一丝罕见的惊异。‘这似乎是……拉姆星文明早期,探索者用于标记重要时空节点的谚语式密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