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1885 (第2/2页)
是的,利比里亚也存在种族歧视,而且是严重的种族歧视。
由美国移民过来的黑人后裔,高度歧视非洲当地的黑色人口。
但他们却丝毫没有想过,他们或者他们的祖先,实际上也是被欧洲人带到美洲的。
利比里亚国内严重的种族歧视甚至还导致了内乱和反抗的发生,不过这对世界历史来说就不太重要了。
除了黄金海岸和刚果领地的合并之外,西班牙也在促成着西非殖民地和塞拉利昂殖民地的合并。
相较于前者,后者的合并实际上要简单许多。
毕竟黄金海岸到刚果领地的直线距离高达上千公里,到几内亚殖民地的直线距离也有超过900公里。
而后者不同,西非殖民地的最南部距离塞拉利昂殖民地的最北部只有300公里出头的距离,这中间没有任何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也就代表着几乎不会有国家来干扰西班牙的殖民地合并计划。
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之下,西班牙的西非殖民地成功向南拓宽了上百公里,将南边名为富塔加隆的穆斯林神权国家硬生生从一个沿海国家打成了内陆国家。
得益于此,西非殖民地与塞拉利昂殖民地的合并几乎很快就要实现。根据殖民地事务部门给出的报告,预计在新的一年,西非殖民地将顺利完成合并计划,成为西班牙在非洲重要的殖民地之一。
西班牙在非洲唯一没有动静的殖民地就是南摩洛哥殖民地了。
没办法,南摩洛哥殖民地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差。
撒哈拉大沙漠几乎没有人来占领,西班牙只是占据了沙漠中有一定人口的城市,其他的大片沙漠也没有踏足。
因为往南往东都是沙漠的原因,再加上西边就是大西洋,南摩洛哥殖民地的扩张只能向北。
北部就是摩洛哥,此时不管是法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不愿意让西班牙独吞摩洛哥。
这也代表着南摩洛哥殖民地几乎无法扩张,在不能扩张的情况下,南摩洛哥殖民地自然也不会有任何动作了。
当然了,也不能说没有任何动作。
作为西班牙未来要本土化的地区,南摩洛哥殖民地的政策与其他殖民地截然不同。
甚至西班牙已经在逐渐向南摩洛哥殖民地派遣移民了,未来南摩洛哥殖民地将会建立大大小小的西班牙城市,西班牙人也会成为这里的主要人口。
南摩洛哥殖民地的首府阿加迪尔,目前已经成了西班牙移民最多的城市。
这里的摩洛哥人移民出去了一大半,目前仅剩的不到十万的人口当中,西班牙人就有超过五万人。
整个城市中心也几乎被重建,大量有西班牙风格的现代建筑拔地而起,包括市政厅和议会,都能看到西班牙风格的色彩。
如果本土化比较顺利,整个南摩洛哥殖民地将会成为西班牙的一个大区,仍然以阿加迪尔作为首府。
阿加迪尔的市议会就是最好的例子,这里将会全面仿照西班牙本土的结构,将其完完全全本土化。
等到州议院和州政府建设完成,也差不多就到了南摩洛哥殖民地宣布完成本土化建设,并且成为最新的大区的时候了。
因为西班牙和英国殖民冲突所召开的柏林会议,也最终在1884年年底成功结束。
这场会议之所以商谈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欧洲列强借着这次会议商谈了各自瓜分非洲的范围,并且达成了一定的约定和妥协。
非洲虽大,但瓜分非洲的列强也多。这也导致每个列强都想在非洲这块大蛋糕上吃上一大口,有的地方甚至会被好几个列强同时盯上。
在对非洲的殖民中,西班牙和英国算是两个目标比较清晰的国家了。
英国想达成开罗开普敦连线,换句话说他们想吞并整个非洲东海岸。
西班牙胃口要比英国小一些,但对于非洲中部和西非海岸也有相当大的要求和野心。
再就是法国,他们殖民的动作也一点不小,甚至遍布北非,西非和东非海岸。
只不过相较于英国和西班牙来说,法国的殖民地更加分散,单个殖民地的规模看起来也更小。
柏林会议结束之后,各国都非常默契的再次加快了对非洲的瓜分。
柏林会议划分完各国殖民非洲的大概地区之后,想要再拿到更多的土地,各国就只能深入非洲内陆,去探索几乎无人踏及的非洲深处了。
对于非洲大陆内部的土地,各国还是怀揣着几分希望的。
英国所入侵的苏丹,西班牙所占领的刚果领地,基本都是在非洲内陆地区获得的。
这也代表着非洲内陆地区还是存在着很多开发价值巨大的土地的,虽然不像海岸能够完善利用海运,但只要建设铁路,还是能够将那些珍稀的资源运输出来的。
要说这次柏林会议和历史上的最大不同,可能就是刚果地区的归属了。
历史上因为柏林会议期间各国对刚果领地都没有实际占领的原因,最终让明显弱小的比利时占了便宜。
但现在,西班牙早就对刚果地区形成了实际占领,其他列强自然没有任何借口来反驳西班牙的统治。
这也导致像比利时,荷兰这样的小国基本没有任何收获。也就是葡萄牙,因为早就殖民非洲的原因,他们的东西非殖民地面积还是非常大的。
再加上被英国抢占了土地获得的补偿,葡萄牙算是欧洲所有非列强国家当中,在这次会议中获得土地最多的国家了。
卢恩达王国,布翁达王国,卢巴王国这三个刚果南部的土著国家加起来也有数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再加上葡萄牙的西非殖民地和莫桑比克殖民地,葡萄牙现有的殖民地规模仅次于英西法,甚至还排在德国前面。
随着时间进入1885年,西班牙陆军的军备换装也正式开始。
大量淘汰下来的步枪和子弹被紧急运往亚洲和美洲,赶在战争结束之前销售出去。
西班牙这边,拿到新武器的士兵也对这支新的步枪喜爱不已。
虽然原本的维塔利M1872步枪也很不错,但因为枪身长且重的原因,背着这支步枪进行体能训练也是一种负担。
这下换成了更短并且更轻的步枪,对于士兵们来说,会让自己的日常训练变得更加轻松。
而且人几乎都有一种喜新厌旧的心理,在亲身感受到这支新的步枪强大的性能之后,士兵们怎么还会想起那支使用了好几年的上一代步枪呢?
殖民地军队这边的武器并没有更新换代,一来是皇家军工厂的产量也跟不上,二来就是殖民地军队也没有必要装备那么强大的步枪。
不过,为了后续的作战顺利,国防部还是给殖民地军队装备了一定数量的机枪。
是的,机枪。
在非洲这样的环境下,机枪的作用是比火炮还要大的。
征服这些土著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并不是他们手中的火器或者火炮,而是他们源源不断的人力。
像巴姆王国和多哥这样的小国家还好,因为人口只有百万级别,能凑出来的土著军队也就只有几万人。
但是更大一点的索科托哈里发国就不一样了。因为人口高达上千万的原因,他们所能凑出来的军队随随便便也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
这时候机枪就能发挥极大的作用,土著们在不知道机枪威力的情况下,肯定会一窝蜂的冲击西班牙军队的阵地。
西班牙士兵在这时候就可以凭借着机枪的火力,轻松的收割土著的生命。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国防部从本土运来了超过50挺机枪,还配备了上百万发子弹。
从这点也能看出国防部的态度,面对着土著蜂拥一般的人力,西班牙这边自然不需要节省子弹。
在1884年剩下的时间里,乔蒂凭借着从各殖民地运往刚果领地的人力,再加上从西班牙本土运输的军官,成功的组建了2个殖民地师。
这2个殖民地师成立之后一下子减轻了刚果领地的人力负担。同时,也让刚果领地和几内亚殖民地能够抽调的军队多了起来。
新的一年,光是几内亚殖民地和刚果领地能够凑出的军队,就高达3个殖民地师大约6万人的兵力。
再加上黄金海岸的几个殖民地守备团,高达7万人以上的兵力,别说是应对一个小小的索科托哈里发国了,哪怕是几内亚湾这几个土著国家联合起来,西班牙军队完全也是有一战之力的。
如果能够打败索科托哈里发国,西班牙在几内亚湾的统治地位将再也没有任何危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黄金海岸和几内亚殖民地的合并将指日可待,西班牙四大殖民地的布局有希望在1885年年内就能够实现。
6000字二合一章节,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