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复山河 > 第四百零七章、向南

第四百零七章、向南

第四百零七章、向南 (第2/2页)

除了辽东镇那帮家伙,就数我们距离京师最近。
  
  北虏破关,我们和成国公就是勤王主力。”
  
  舞阳侯忧心忡忡的说道。
  
  外界都以为他是大虞名将,可他自己清楚这名将的水分,究竟有多大。
  
  麾下的一众将领中,确实有几个军事指挥能力确实不错,可更多是战术层面的。
  
  让他们指挥一镇兵马问题不大,若是指挥大兵团作战,还不知道会搞出多少乱子来。
  
  上一次平叛大战就是现实案例。
  
  李牧离开之后,他麾下的军队,在平叛大战中就表现的非常一般。
  
  局部战场高歌猛进,关键时刻却经常部署不到位,给敌人留下可趁之机。
  
  一众将领看问题的时候,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没有兼顾到全局。
  
  以至于后续平叛大战,成国公掌控了主导权。
  
  不过成国公指挥的大兵团作战,同样存在许多缺陷。
  
  只不过叛军犯的错误同样不少,加上官军比叛军战斗力更强,这才赢得了胜利。
  
  敌人换成北虏就很难说了。
  
  骑兵的突进速度,远不是步兵能比的。
  
  一旦露出了破绽,被敌军抓住,那是会吃大亏的。
  
  “侯爷,您无需太过担心。
  
  北虏入侵之事,朝廷是有所准备的。
  
  朝廷每年砸在边疆的军费,也不是白给的。
  
  此前损失惨重的边镇,均已经恢复了战斗力。
  
  损毁的防线,也被修复完成。
  
  北虏想再复制上一次的入侵,根本不可能!”
  
  董子安开口劝说道。
  
  相较于舞阳侯,他明显要乐观的多。
  
  哪怕在内乱最激烈的时候,朝廷都没有减少对北疆的投入。
  
  财政收入增加后,给北方各镇的拨款,还进一步得以提高。
  
  真金白银的投入,怎么也该砸出效果来。
  
  “但愿如此吧!”
  
  “传令下去,让各地卫所尽快恢复编制。
  
  一旦主力北上,他们就必须肩负起稳定地方的重任。
  
  接下来老夫会亲自巡视各地卫所,如果发现有人弄虚作假,一律定斩不饶!”
  
  舞阳侯当即下令道。
  
  江南地区的卫所,早就被叛军一扫而空。
  
  战争结束之后,有更精锐的募兵在手,他也没功夫关心卫所的重建工作。
  
  可是现在局势,再次出现恶化的迹象,卫所的军事力量也不得不利用起来。
  
  事实上,他现在最想做的是从两广抽调援兵,以备不时之需。
  
  可惜跨境军队调动,必须获得皇帝的圣旨,否则就会被视为谋反。
  
  这种犯忌讳的事,哪怕他这位国舅爷,同样承担不起。
  
  ……
  
  汉水侯府。
  
  “夫君,升龙城的名字,太过惹眼。
  
  虽然不是我们取的,可若是被有心人注意到,在陛下面前进了谗言,也是一件麻烦事。”
  
  景雅晴一边煮着茶,一边开口说道。
  
  “龙”字在封建皇权时代,具备非比寻常的意义。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皇帝是真龙天子的说法。
  
  “升龙”两个字,就差明说自己想做皇帝。
  
  以往安南国独立的时候,就被虞朝的士大夫们视为狼子野心。
  
  收复安南,建立都护府后,本该进行改名的。
  
  怎奈李牧对名字不敏感,朝廷没有说改名,他也就给忽略了。
  
  毕竟,广东还有龙门县,他都忽视了避讳这件事。
  
  “夫人提醒的对,升龙城确实太过扎眼。
  
  万一哪天被御史给盯上了,也是一件麻烦事。
  
  既然如此,为夫这就上折子,请陛下赐下新的名字。”
  
  李牧想了想说道。
  
  内心深处,他对打造文官团队的执念,又更进了一步。
  
  如果手底下文人多,这种低级错误,肯定是有人提醒的。
  
  虽然单纯一个名字,就算御史弹劾,皇帝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作为一名武夫,政治嗅觉不灵敏,完全说的过去。
  
  毕竟,“升龙城”又不是他取的,强行说他想谋逆,也太过牵强。
  
  可在官场上混,政治错误还是能避免,就尽可能避免。
  
  “夫君,这事倒也不用着急。
  
  真要是有人拿升龙城说事,必定是文武之争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就算没有此事,也会有别的导火索。
  
  不如索性不提升城,直接让陛下为都护府首府赐名。
  
  陛下给什么名字,升龙城就改成什么名字。
  
  当然,如果有更好的地方充当首府,换个地方也行。”
  
  景雅晴给李牧倒了一杯茶说道。
  
  对都护府衙门的所在地,她没有执念。
  
  反正都远离老家,随便在哪座城池安家落户,情况都差不多。
  
  获得了大量移民加入,安南地区的发展,进入到了快车道。
  
  哪怕是小乡村,在行政资源的加持下,也能发展成一座大都市。
  
  作为侯府的掌权者,生活质量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在大虞能够享受到的,这里同样不会缺。
  
  侯府的巨额收入,为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没必要换地方。
  
  相较于中原大地,升龙城已经足够偏僻。
  
  都护府治所继续往南的话,就很难兼顾到两广。
  
  何况南边的开发,才刚刚开始,瘴气也是不小的威胁。”
  
  李牧平静的说道。
  
  对付瘴气,其实先民早就总结出了一套方案。
  
  只要舍得投入,根本不是问题。
  
  千年前的江南大地,一样是瘴气横行,到了现在还不是遍地良田沃野。
  
  随着移民的不断涌入,南扩也提上了议程。
  
  以往安南国统治时期,南边那些土著部落,只要肯称臣纳贡,就放任不管。
  
  到了都护府时代,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红河平原上的土地,基本上都被分了出去。
  
  移民想要获得土地,那就只能开荒。
  
  相比北部山区,明显是向南更有发展潜力。
  
  李牧可是记得,中南半岛最大湄公河平原,就在南部地区。
  
  一旦开发出来,再造江南不是梦。
  
  在这种背景下,南方的土著部落,就成了打击目标。
  
  不过潜力终归只是潜力,未来前途是美好的,但现在开发却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冒然把治所迁移过去,除了增加行政负担,没有任何意义。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