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复山河 > 第四百零九章 、勤王

第四百零九章 、勤王

第四百零九章 、勤王 (第1/2页)

“陛下,身体没有大碍,休息一会儿就会醒来。”
  
  御医的话,让众人松了一口气。
  
  宦官和锦衣卫都是依附皇权生存,他们的命运和永宁帝绑在一起。
  
  永宁帝在,大家的富贵就在。
  
  永宁帝发生意外,他们的政治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运气好还能去冷衙门养老,运气不好连命都保不住。
  
  “劳烦刘御医了,还请到后殿稍事休息。”
  
  徐忠恩微笑着说道。
  
  离开,是不可能离开的。
  
  在皇帝醒来前,养心殿许进不许出。
  
  不然皇帝昏迷的消息,一旦被百官知晓,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少风波来。
  
  为了保守秘密,就连后宫,他们也一并给瞒着。
  
  “水……水……”
  
  若隐若现的声音响起,一旁伺候的苏浩宇急忙上前扶起永宁帝,徐忠恩更是端起鸡汤亲自上前喂食。
  
  全程一气呵成,原本距离最近的刘御医,反倒是被挤到了一边去。
  
  一碗鸡汤下肚,永宁帝的精神略微好转一些。
  
  “传旨,诏六部尚书和四位阁老,立即入宫商议国事。”
  
  话音落地,众人被吓了一跳。
  
  身体都这样了,还要强撑着处理政务,未免勤政过了头。
  
  “陛下,您的身体要紧。
  
  不如把国事,交给内阁处理吧!”
  
  徐忠恩硬着头皮劝说道。
  
  内庭和外廷互相制约,是大虞权力制衡中的重要一环。
  
  只不过永宁帝太过勤政,内庭的活儿,都被皇帝抢去干了。
  
  他这位掌印太监,看似位高权重,实际上真正能做主的事情并不多。
  
  尤其是涉及帝国命运的大事,皇帝都是找朝中大员商议,内庭甚至连发言权都没有。
  
  正常情况下,他应该趁机表现一二的。
  
  不过徐忠恩非常了解永宁帝,知道皇帝受读书人影响非常大,从小就被灌输了宦官干政等于祸国殃民。
  
  在这种背景下,涉及到军国大事,皇帝不问他从不多嘴。
  
  “如果朕不在旁边看着,他们互相推诿,北虏杀到京师都吵不出结果来。
  
  不过朕现在的状态,确实不适合和他们见面。
  
  隔一道帘子,你们在前面督促他们尽快拿出方案,朕在后面听着。”
  
  永宁帝摆了摆手说道。
  
  吃多了用人失误的亏,对百官他天然就持怀疑的态度。
  
  中原战场糜烂,成为了定局。
  
  北虏又来势汹汹,如果不能挡住敌人的兵锋,上一次京师被围的悲剧,将再一次上演。
  
  第一次可以说是意外,第二次那就没法解释了。
  
  丢掉的不光是面子,还有大虞朝的统治根基。
  
  “遵旨!”
  
  ……
  
  徐府。
  
  “公公,陛下急着让我们进宫,可是发生了什么变故?”
  
  徐文岳疑惑的问道。
  
  最近大家都忙着赈灾,朝廷面临的最大问题,无非是几百万饥民。
  
  叛军在中原死灰复燃,都被他给无视了。
  
  见识过白莲教叛军肆虐半壁山河的大场面,现在活跃在中原大地的那点儿叛军,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朝廷严阵以待,名义上是围堵叛军,实际上是为了阻止灾民扩散。
  
  北方各省的日子都不过,青黄不接的日子里,百姓用草根树皮度日是常态。
  
  如果再涌入一些灾民,就会打破当地脆弱的生态,从而制造更多的灾民。
  
  舞阳侯向安南输送灾民,朝野上下都是知道的。
  
  还有御史弹劾过,只不过被帝国高层给无视了。
  
  把人送出去,总好过留在原地,引发大乱的好。
  
  对士绅集团来说,这些灾民离开家乡,正好把土地腾空出来,方便大家进行兼并。
  
  事实上,大虞发展到现在,土地兼并已经变得越发困难起来。
  
  稍有不慎,就会激发民变。
  
  白莲教起义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百姓们的反抗意识被唤醒。
  
  “阁老,您进宫之后,就知道了。
  
  具体的事情,奴婢也不清楚。
  
  今天宫中一度戒严,养心殿更是许进不许出,一直到我出宫前才解禁。”
  
  看着银票的份儿上,中年太监委婉的提醒道。
  
  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是内庭当差的必修课。
  
  阁老的面子要给,但真正的主子还是宫中那位。
  
  “多谢公公指点!”
  
  徐文岳客气的说道。
  
  这些暗示,足以证明宫中出了大事。
  
  具体发生了什么,这就不是外臣该窥视的。
  
  不过皇帝既然这么急着召集他们入宫,那么多半还是和朝政有关。
  
  纯粹的后宫事务,皇帝就算要找人商议,那也是找皇后和太后商议。
  
  哪怕宗正,也比他们有发言权。
  
  类似的一幕,不断在一众被传召大臣府中上演,大家都在暗自猜测发生了什么。
  
  傍晚时分,众人的官轿相继出现在了皇宫中。
  
  相互对视一眼之后,就在太监的引领下进入养心殿,全程都没有进行一句交流。
  
  “诸位大人,刚刚锦衣卫传来两大噩耗。
  
  数日之前,开封失守,北虏越过长城防线。
  
  五天前我们看到的狼烟,既是北虏入寇的开始,也是敌军破关的开始。”
  
  徐忠恩的话音落地,群臣瞬间脸色大变。
  
  一天连收两大噩耗,对大虞朝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徐公公,锦衣卫会不会弄错了?”
  
  “开封遭遇大水侵泡,叛军攻破城防确实有可能。
  
  可长城防线,朝廷花费了重金打造,北虏又不擅攻城。
  
  边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最不济也能坚守一两个月。”
  
  兵部尚书罗泽风率先质疑道。
  
  最近几年时间里,朝廷光修筑城墙工事,就砸了足足六百万万白银。
  
  朝廷去年在边关的军费支出,更是超过一千六百万两白银。
  
  投入了这么多钱,居然收获了这样的结果,谁都无法接受。
  
  “罗大人,这些情报是锦衣卫冒死传回来的,不可能有假。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上一两天,地方衙门就会求援信。
  
  甭管你是否愿意相信,北虏确实是一天就撕破了长城防线。
  
  防线迅速崩溃,一方面是城墙修筑的是样子货,并没有按照朝廷规定烧制墙砖,而是直接夯土。
  
  另一方面则是边关天降大雪,前线驻守官兵的物资,没有按时送达。
  
  锦衣卫路过瞬乡堡时,发现堡内驻守的十七名士卒,全部冻死在了屋内。
  
  按照朝廷规定,堡内驻军是应该是一百人。”
  
  郑英逸冷漠的捅破了窗户纸。
  
  以往的时候,他可以假装看不见。
  
  可是现在不行,长城防线一日告破,肯定是要追责的。
  
  继续捂盖子,他这锦衣卫指挥使,就不用干了。
  
  “兵部、工部,此事你们怎么说?”
  
  永宁帝忍不住质问道。
  
  他一直搞不清楚,为何重金打造的长城防线,就如纸糊的一样。
  
  现在听了锦衣卫指挥使的说辞,一下子就变得合理起来。
  
  豆腐渣工程,再迭加吃空饷、物资送达不及时,防线能够守住才有问题。
  
  既然出现了一个舜乡堡惨剧,那就会有无数个舜乡堡。
  
  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堡垒,共同构筑了长城防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