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复山河 > 第四百一十二章、钓鱼

第四百一十二章、钓鱼

第四百一十二章、钓鱼 (第1/2页)

蜀地。
  
  “侯爷,一应物资均已准备齐全,大军随时都可以出发。
  
  为感念您为蜀地做出的贡献,士绅们还献上了一份大礼。”
  
  路俊良一脸欣喜的说道。
  
  没人喜欢头上多个婆婆管着,尤其是镇远侯这种强势上司。
  
  蜀地的重大事务,全部操持在总督手中。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蜀地官员士绅都只知总督,不知他这悲催巡抚。
  
  “哦!”
  
  “这么高的效率,看来大家都急着要送老夫离开啊!”
  
  李原的话,把一众官员吓了一个半死。
  
  在筹措战略上,这次他们确实是超水平发挥。
  
  主要是下面的士绅配合,听到皇帝让镇远侯带兵北上勤王,一个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为的就是尽快送走这瘟神,让蜀地重回士绅主宰的时代。
  
  不过想归想,现在人还没走呢!
  
  现在的李原,依旧是位高权重的总督,能够决定一言无数人的生死。
  
  即便是他们这些朝廷大员,一样要老实待着。
  
  翻起旧账来,没几个是清白的。
  
  在规则体系下,都能够把他们轻松拿下。
  
  大虞贪腐横行,不代表朝廷就没打击贪腐。
  
  事实上,永宁帝继位之后,对贪腐的打击力度仅次于太祖皇帝。
  
  一般来说,贪官只要被逮到了,最轻也是流放。
  
  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效果,主要是坏在了具体执行上。
  
  下面的官员贪,上面的官员同样贪。
  
  负责打击贪腐的三司衙门,本身就是贪腐的重灾区。
  
  让贪官监督贪官,还本身就是一个圈子的,自然无法取得想要的结果。
  
  偶尔抓几个倒霉蛋充数,也大都是因为党争。
  
  “侯爷,这是误会啊!”
  
  “我等只是心忧京师安全,这才日夜赶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物资筹集工作。
  
  ……”
  
  众人胆战心惊的解释道,唯恐李原心情不爽,临走之前先把他们干掉。
  
  “为了京中安全就好,看来大家都是我大虞的国之栋梁。
  
  既然诸位同僚心忧朝廷,那么就能者多劳,再为本侯筹集一批物资。
  
  毕竟,北方干旱少雨,正是物资匮乏的时候。
  
  多预备一些物资带上,肯定是没错的。”
  
  李原似笑非笑的说道。
  
  原本他没想敲竹杠的,不过李牧的书信提醒了他。
  
  这次北上勤王,无论战绩如何,都没法再回蜀地。
  
  无论皇帝,还是朝中百官,都会尽力把他们留下。
  
  既是为了限制地方督抚做大,也是为了保障北疆安全。
  
  长城防线一再告破,已经到了不得解决的时候。
  
  文官之中,能够担此大任的,早就死在了党争之中。
  
  剩下的都是聪明人,不会接这个烂摊子。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份得罪人的苦差事,大概率会落入勋贵三巨头之一手中。
  
  北疆的烂摊子,远不止这一个。
  
  崩溃的中原战场,同样需要有人收拾残局。
  
  关中是潜在火药桶,随着北虏入侵,河北大地即将满腹苍夷。
  
  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北虏多半发现了大虞的软肋。
  
  相较于自己动手强行从外部推倒,不如多制造难民,从内部动摇大虞的根基。
  
  到时候遍地饥民,光赈灾一项开销,就会消耗朝廷大量的财力物力。
  
  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了赈灾上,就无力加强军备。
  
  放任不管更加不行,人心一旦丢了,帝国的统治根基也没了。
  
  知道了风险,自然要提前准备。
  
  军事实力,一时半会儿无法增加,战略物资还是能多筹集一些的。
  
  蜀地官员和士绅急着送他离开,正好为筹集物资创造了机会。
  
  唯一遗憾的是,他现在带兵离开,蜀地新政很快就会化为泡影。
  
  “侯爷,思虑周全,我等定当竭尽全力完成。”
  
  见大家没有反应,布政使李永良率先带头表态道。
  
  甭管镇远侯的胃口多大,能够送走这位瘟神,对大家来说就是胜利。
  
  如果此时同他对着干,倒在黎明前,那就不划算了。
  
  众官员都是聪明人,接到提醒之后,迅速跟着表明了立场。
  
  一时间,满屋的赞美声,场面很是温馨和谐。
  
  伸手不打笑脸人,见大家都这么识时务,李原也丧失了杀鸡儆猴的想法。
  
  ……
  
  杭州府。
  
  “舞阳侯所部已经先一步出发,陛下再次下旨催促我们行动。
  
  诸位将军,可曾做好准备?”
  
  景国良神色凝重的询问道。
  
  这次勤王行动,朝廷催的实在是太急了。
  
  皇帝提出的战略要求,也不是一般的高。
  
  将北虏挡在顺天府之外,在他看来这种变态的要求,喊喊政治口号还行。
  
  真要付出行动,那就是在做梦。
  
  除非北虏主动配合,不然敌人杀到京师的速度,肯定比勤王大军抵达的速度快。
  
  可惜他们远在千里之外,单纯靠一份奏折,肯定抵不住百官天天在皇帝耳边念叨。
  
  “公爷,福建三镇的兵马,还有两天抵达指定位置。
  
  最快三天之后,可以登船北上。
  
  只是北方不比南方,冬天温度要低的多,军中御寒物资储备的不够。”
  
  福建第一镇总兵袁泽率先表态道。
  
  出兵勤王,大家是支持的。
  
  可现实问题,也需要及时解决。
  
  福建许多地区都是暖冬,极少数地区冬天能见到雪。
  
  对比被白雪覆盖的北方大地,需要承担的御寒压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上一次两广起兵勤王,那是去的时间晚,避开了最冷的季节。
  
  现在朝廷催的紧,今年冬天又格外的冷。
  
  在参战之前,大军先要面临大自然的考验。
  
  如果准备不充分,非战斗减员,就能把大军压垮。
  
  “御寒物资,你们大可放心。
  
  总督衙门准备好了冬衣,在大军登船前,肯定会发放到每一名士兵手中。
  
  本公在汉水侯那边,提前预定好了木炭,足够你们用的。
  
  汉水侯那边搞出了新炮弹,据说威力要大的多,老夫也采购了一批。
  
  拿到手之后,你们先测试一下威力,别到时候误伤了自己人。”
  
  景国良淡定的回答道。
  
  他和李牧的关系人尽皆知,避嫌都没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