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 (第1/2页)
回到京都的第三天,研究所各项实验进入正轨,如火如荼,又有2个项目申请送上来,许青舟毙掉其中一个“拓扑绝缘体表面态的输运特性研究”的项目。
有创新点,但实验复杂,需要借助低温制冷系统和类似于夏科院近代物理所的磁场测试平台开展量子振荡测量,光靠方案里的数据模拟很难实现。
上午10点,许青舟正在做模型中量子点中自旋与轨道的耦合的内容,倒是有位熟人到访。
“我看那边有好几辆工程车,在卸设备,看来最近又有什么大动作了。”
京大校长杜昌道环视了一眼办公室,笑着问。
许青舟给杜昌道倒上热茶,“就是买了几台可控核聚变有关的设备。”
“可控核聚变,这玩意不便宜吧?”
许青舟谦虚地说:“目前不到十个亿。”
“不到十个亿”
这说的是人话吗?
杜昌道有些羡慕,“看来GDirect超导薄膜和电池专利赚了不少钱。”
“能够满足目前的实验经费,我这点钱,和京大每年两百亿的预算经费比起来不算什么。”
“不一样,你这钱是实实在在花在设备上的,京大研究经费虽总额庞大,但实际分下来可没多少。昨天,老陶还在我办公室哭穷,嚷着要经费呢。”
杜昌道无可奈何地说。
京大每年都有200亿左右的预算,但等分下来根本就没多少,各学院实际可用资金捉襟见肘,更别提像许青舟这样动辄花上几个亿购买研究设备。
许青舟开玩笑地说道:“您不会是专程来躲陶院长的吧?”
老陶,数院的院长陶方起。
数院嘛,一穷二白好些年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工科获取横向科研经费能力更强,数学这玩意,想产出成果挺难的。
“哈哈哈,要是能躲,我这几天都想在你这边呆着了,尽是些哭穷的。”
杜昌道笑着摇头,顿了顿,继续说:“行了,不瞎扯了,你马上要启动可控核聚变项目,人员怎么样,够吗?”
“我们计划再招聘一批。”许青舟实话实说。
杜昌道说:“京大这边,还是有不少可控核聚变方向的学者,你要是需要的话,他们可以随时过来。”
“我原本就有从京大挖人的想法”
许青舟不好意思地说。
“.”
“看他们的想法,要是愿意来你这,京大这边不会拦着。”
也不怪杜昌道校长着急。
国家级科研院所有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西南物理研究院,夏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高校里边,科大,魔都交大,水木,浙大等等。
在这一块,京大反倒是没啥建树。
许青舟这边能搞起来,京大将是直接受益者。毕竟,京都材料研究所和京大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研究所取得成就,京大脸上也有光不是。
杜昌道喝了口茶水,问:“马上又是新的一个学期了,你的课还上不上。”
“上啊,给本科生上课挺有意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