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545章 楚云飞:给委员长添堵,免得他将精力放在军事上(求订阅)

第545章 楚云飞:给委员长添堵,免得他将精力放在军事上(求订阅)

第545章 楚云飞:给委员长添堵,免得他将精力放在军事上(求订阅) (第1/2页)

黄河岸边,楚云飞继续同孙铭交流着,
  
  “五战区的部队整理工作本身就难以进行,委员长曾在数月之前调拨孙连仲长官的第二集团军前往第六战区陈长官麾下驻防.”
  
  孙铭眉头一挑,看着脸上挂着冷笑的楚云飞,语气之中有些疑惑:“陈长官可是明打着旗号想要消灭杂牌军部队的,这个时候将孙长官的第二集团军调过去,究竟为何?”
  
  “最为关键的是,孙长官麾下的部队多是北方人,尤其是山东河南人居多,多以面食为主,调往六战区难以适应南方的气候不说,光是吃饭都要成为一个大问题。”
  
  楚云飞搓了搓放在膝盖上的手指,缓缓道:“孙长官的部队算得上是中央军旁系部队,和陈辞修长官的关系还算不错,若是调过去,孙长官大概率也会向陈辞修积极靠拢。”
  
  孙连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李宗仁在回忆录里面三个字来形容,楚云飞颇为认可。
  
  那就是老实人。
  
  即便是心中不服,多有苦闷也会选择服从来自中央的命令。
  
  老实人归老实人,但孙连仲也不是傻子。
  
  如果有的选,他也不愿意交出自己麾下部队的指挥权。
  
  何况仗打到了现如今这个份上,该出的力也都出了,该牺牲也都牺牲了。
  
  这个时候再夺走他这个集团军总司令的权。
  
  他就只能够和冯钦哉这样的前车之鉴一般,前往山城当个闲职将官。
  
  这对于戎马一生的孙连仲而言,又如何能够接受呢?
  
  “山城方面戒备心理颇重,防袍泽如同防贼一般,黄埔系之间的争斗尚且难以弥合,和地方系的老将们也是矛盾重重。”
  
  “像我们此行几天后经过的豫西地区,自清末以来便是盗匪横行,民国十年之后情况略有好转,而后别廷芳被地方将领推举为了当地的民团总指挥,可统率上万人作战。”
  
  “不过区区民团而已”孙铭显然不将其放在心上:“此前倒也听说过,曾经配合第五战区进行过相应的游击作战,其表现或可圈可点,可总体战斗力而言不足为惧,加上其首领已死,残部尽被收编.”
  
  楚云飞摇了摇头:“收编?汤恩伯的说辞而已”
  
  客观评价别廷芳对抗日而言是有功的。
  
  但是其作为独立武装,在河南搞国中之国的戏码自然不可能为山城方面所容纳。
  
  刘峙执掌HEN省的时候,就想要将其除掉。
  
  但是别廷芳一直没有前去赴会,自然也就没了机会。
  
  后来,抗战爆发。
  
  配合五战区的作战之中,其麾下民团表现相对而言可以称之为“还可以”。
  
  只是,因为和tg关系较为密切,且加上其所部势力较大(号拥兵二十万,精锐民团上万人)。
  
  卫立煌长官调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之后,也曾奉常瑞元的命令除掉他。
  
  不过有人(李汉珍,时任HEN省银行行长)从中斡旋,没能够直接将其干掉。
  
  后来,因为脑溢血去世,死的时候遗产不过良田三亩,还是其祖上传来的私产
  
  在民国时期,廉洁到这种程度的人,其实也不多。
  
  但是这类“军阀”在民国时期,乃至抗战时期都非常多。
  
  为人清廉正直,办学校,修电厂,兴修水利,又在当地扩建基础设施。
  
  这么说的,会不会觉得有些似曾相识?
  
  韩复榘执政山东的时候也做了类似的事情。
  
  无非就是韩复榘在抵抗日本人这方面做的不到位。
  
  否则的话,韩复榘这样的军阀大概率也能够落得一些正面评价。
  
  当然,说远了。
  
  自民国三十年的枣宜会战之后,河南境内民生实际上早已经是雕敝不堪。
  
  楚云飞这一路,其实也有考察一下当地民生的意思。
  
  刚离开山西,进入到陕西境内。
  
  一行人就已经察觉到了陕西境内的贫瘠。
  
  在山西时,他们所看到的,是虽然简朴、却处处透着生机的景象。
  
  道路两旁,是新修的水渠和开垦的农田;
  
  村镇里,百姓们虽然衣着朴素,但大多面有菜色,精神尚可,孩童们甚至会在路边追逐打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
  
  然而,当车队进入陕西地界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令人心头发沉的萧索与破败。
  
  田地大片地荒芜着,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
  
  道路坑坑洼洼,年久失修。
  
  沿途的村庄,大多是低矮的土坯房,许多房屋的墙壁已经开裂,甚至坍塌了一半,却无人修葺。
  
  最让孙铭感到震惊的,是这里的百姓。
  
  他们大多面黄肌瘦,眼神麻木而空洞。
  
  身上的衣服,与其说是衣服,不如说是一堆看不出本来颜色的、打了无数补丁的破布条。
  
  孩子们不再嬉笑打闹,只是怯生生地躲在门后,用一双双大得不成比例的、充满了饥饿与恐惧的眼睛,望着这些陌生的军车。
  
  整个陕西东部,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绝望的阴霾所笼罩。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孙铭坐在副驾驶上,看着窗外那令人心碎的景象,忍不住低声咒骂道,“这里比抗日前线还要穷!
  
  还要破!
  
  和山西对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车队在一处名为蓝田的县城外停下休整。
  
  楚云飞走下车,看着眼前这座暮气沉沉的县城,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向身边的孙铭问道:“孙铭,你出发前,看过陕西今年的省情报告吗?”
  
  孙铭立刻回答:“报告钧座,我看过。
  
  陕西今年,风调雨顺,并无大旱大涝。
  
  军事上,日军的主力也从未深入到这一区域,甚至小规模的渗透和袭扰都没有。
  
  地方匪患,根据电报来看早已被地方部队肃清。
  
  按理说,这里应该是大后方最安稳的省份之一。”
  
  “没有兵灾,也没有天灾..”
  
  楚云飞的目光,扫过那些在路边用渴望的眼神,注视着他们车上物资的百姓,声音变得无比冰冷:“那也就是说,这里的这场‘灾’,是人祸!”
  
  孙铭也想到了这一点,他愤怒地说道:“钧座!这一定是地方上的那些官僚,那些所谓的士绅豪强,在鱼肉百姓!
  
  克扣救济粮,强征苛捐杂税!
  
  否则,绝不至于让百姓们困苦到如此地步!”
  
  楚云飞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