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转世为皇:逆天求生路 > 脚步声越来越近

脚步声越来越近

脚步声越来越近 (第1/2页)

之后,莱德拉几乎未作抵抗便投降了——守军寡不敌众,城墙又已出现破洞,换作任何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与莱德拉的和平协议很快达成,唯一的条件是“彻底拆除城墙”,统治莱德拉的子爵及其居民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我对反叛城市向来相对宽容,但在“拆除城墙”这件事上,却毫不让步。那位子爵起初颇有微词,可当我提出替代方案——“补偿粮食、剥夺子爵头衔”时,他立刻同意拆除城墙,与帝国阵营议和。
  
  谈判仅持续了一个小时。
  
  若等到敌军主力抵达,莱德拉终究还是要投降,从战术上看,他们本可以选择“毒水井、藏粮食”的抵抗方式,但从政治层面,这会彻底激怒帝国,绝非明智之举。
  
  军需品的处理也是同理。伪王拉乌尔的军队可以肆无忌惮地掠夺帝国领土——他们的政治目标是“夺取皇位、没收反对者领土”,而非“统治帝国”,即便激起民众怨恨,也无需在意,毕竟他们本就没有长期统治的计划。
  
  可我的目标是统一帝国……若民众憎恨我,会严重影响未来统治,因此我绝不能做“掠夺粮食、破坏农田”之事。但拉乌尔军大概率会这么做,这也是我在皇帝势力范围前线修建防御工事的原因之一。
  
  之后,大炮继续轰击城墙——虽已获准拆除,士兵们却不知从何下手。炮击难免产生噪音,但对莱德拉居民而言,战败后能保全性命与财产,已算是“极其宽容”的待遇。
  
  最终,由于减少了火药用量,弗洛基炮无法彻底摧毁城墙,但通过调整角度,勉强能击中关键部位;火炮的热量输出降低,发射石块的速度也只略微减慢,这样的威力已足够辅助拆除。
  
  至于火炮的耐用性——弗洛基炮的炮管裂缝在第二天便扩大,卡尔沃炮的裂缝也在两天后出现,两门炮因存在安全隐患被弃用。这些大炮本就是运到山上的备用装备,扔掉一门也无妨。
  
  裂缝大到即便落入敌人手中,也难以修复,但为防万一,我们决定彻底拆解。负责拆解弗洛基炮的贝尔贝魔法士兵,用高温熔化并扭曲了铁质炮身,可将其彻底摧毁到面目全非,还是花费了不少时间。
  
  趁他们忙碌时,我偷偷拆解了卡尔沃炮——用【火焰射线】像切黄油般切开炮身。这种魔法可从多个远程“发射点”操控,仅用几秒就将炮身彻底摧毁。不出所料,它对金属的破坏力极强。
  
  【火焰射线】的弱点是“惧怕雾、水、镜子”,尤其是雾——战场上常有雾气弥漫,会大幅削弱魔法效果。
  
  对外,我们宣称是薇拉·西尔维用魔法摧毁了大炮,如今已没人会质疑她的能力。
  
  大炮无法摧毁的城墙残余部分,只能靠人工拆除,本质上成了魔法士兵的“土木工程”。在这方面,薇拉·西尔维的能力无人能及——看她用魔法拆墙,像孩子玩积木般轻松天真,可看着一堵堵城墙轰然坍塌,又着实令人心惊。
  
  与其将残存城墙留在原地,给敌人留下可利用的防御工事,不如将拆下来的石块运到舒兰山,用于加固山上的防御。
  
  我再次意识到,魔法士兵确实是军队中的强大力量——贝尔贝的魔法士兵通过破坏地基,逐一摧毁城墙,只要附近魔力未耗尽,他们的工作效率堪比地球的现代工程设备。
  
  但这种高效在实战中并不常见——远距离施放强力魔法会消耗大量魔力,如今我们是“拆墙”而非“作战”,可以近距离施法,才能高效摧毁墙体。
  
  实战中,敌人会从城墙顶部或缺口发起反击,因此基本战术是“魔法士兵躲在步兵身后,借助掩护施法”,像这样毫无干扰地拆墙的机会,极为罕见。正因如此,火炮才会在战场上不断发展。
  
  顺便一提,魔法士兵往往更擅长“破坏”而非“创造”——即便是魔像,一旦魔力耗尽,也会回归泥土。因此,我在舒兰山修建防御工事时,并未让魔法士兵参与主力建设。当然,也有少数魔法士兵能建造“魔力耗尽后仍不坍塌”的土墙,但更多魔法师只能建造“魔力消失后就会垮掉”的临时工事。魔法士兵虽强,却也存在诸多局限。
  
  总之,莱德拉的拆除工作仍在继续,马尔多萨侯爵与埃泰克伯爵的军队也终于抵达舒兰山,与主力汇合。
  
  马尔多萨侯爵曾是前首相派系的核心人物,地位仅次于前首相,他的领地向西延伸至帝国首都所在的皮尔迪郡,曾与前首相的领地形成“夹击首都”之势,极大地巩固了前首相的权力。
  
  可前首相在加冕典礼上被杀后,马尔多萨侯爵的领地被帝国直属领土与努巴尔伯爵领“半包围”,他随即背弃伪王拉乌尔,投奔帝国阵营。截至目前,他的举动并无异常,此次带来了三千五百人的军队。
  
  至于埃泰克伯爵的军队——正如之前通报的那样,这位年轻的伯爵并未亲自前来,此次率军的是两千名士兵。与同级别的努巴尔伯爵仅能派出一千人相比,两千人的兵力足以体现诚意。此外,代替伯爵出征的是两位贵族:特里斯坦·勒·富尔德兰子爵与萨缪尔·勒·博古斯男爵。
  
  特里斯坦·勒·富尔德兰是埃泰克伯爵的监护人,负责领地内政。我有些意外——没想到来的会是一位文官,而非军官。他的举止沉稳,却带着一丝病容,让我想起了努巴尔伯爵与查尔斯·德·阿基卡尔的混合体。
  
  他显然是带着“友好姿态”拜见我,却坦言“自己从未指挥过军队,留下反而碍事”,计划之后进入基亚马城,协助娜丁处理内政。说实话,我对此非常感激——基亚马城的内政事务本就需要可靠的人打理。
  
  另一位萨缪尔·勒·博古斯是知名军官,在贵族阶层中颇有声望,与乔尔·德·布尔戈-杜克雷、埃尔韦·德·塞德兰(两人都是退伍老兵)相识,令人惊讶的是,巴尔塔扎也认识他。他们形容博古斯是个“赌徒”——他指挥的战役,要么是压倒性胜利,要么是惨败,从无中间结果。
  
  这样的指挥官可靠吗?倒不是说他会不听命令,而是若给他自由行动的空间,他很可能做出冒险决策。因此,只要下达详细命令、限制他的自主权,他或许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官。
  
  对了,据说埃泰克伯爵很欣赏我,希望能亲自拜见,但他领地的贵族们却不赞成——或许,这位伯爵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年轻女孩?
  
  随着五千名士兵的加入,我方总兵力接近两万五千人。截至目前,无论是帝国新兵还是在山上劳作的平民,似乎都并不焦虑,甚至在莱德拉投降后,营地气氛还轻松了不少。
  
  然而,在封建领主们聚集召开军事会议的帐篷里,气氛却截然相反,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
  
  “五万?!竟然有五万?!”站在诸侯聚集的帐篷里,我不禁惊呼出声——难怪气氛如此压抑,敌军兵力竟是我们的两倍。
  
  消息来源有两个:阿图卢部落酋长彼得·珀尔与沃德伯爵。彼得·珀尔从被俘的敌方骑士口中得知,沃德伯爵则通过间谍获取情报。可惜,仅有两个消息来源,信息的可靠性尚不能完全确定。
  
  “根据此前情报,敌军仅动员了两万兵力……现在竟增加到五万。”
  
  “我听说他们在强行征召平民入伍,可一下子多了三万人,这太不寻常了。”拉米泰德侯爵法比奥与努巴尔伯爵阿努尔异口同声地说道,语气满是震惊。
  
  顺便一提,此前我一直没将彼得·珀尔列入军事会议名单——他是异教徒,我担心封建领主们会介意。可如今讨论战术部署,若不将统领两千骑兵的将领纳入,会极为不便;更何况,阿图卢骑兵用途广泛,从侦察敌方领土到袭击补给线都能胜任,没有贵族会对此有异议。
  
  “拉乌尔公国拥有强大的武器生产能力,为三万人提供装备并非难事,但我认为他们的物资储备,未必能支撑五万大军的消耗。”沃德伯爵分析道,我点头表示赞同。
  
  拉乌尔公国以精锐士兵闻名,财力雄厚,武器装备充足不足为奇,可粮食供应大概率难以跟上。换句话说,这场战斗对拉乌尔军而言,必然是“速战速决”。
  
  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打算如何使用这三万民兵。
  
  “把地图展开。”我说道,再次铺开舒兰山周围的战略地图。
  
  我们最初的计划是“引诱敌军主力至舒兰山,在此将其歼灭”,为此,我特意在舒兰山南侧留下一段未完工的防御工事——这里是进出舒兰山的唯一通道,也是我们设下的陷阱,料定敌人会为控制公路,主攻此处。
  
  那么,敌人的战略会是什么?大致有四种可能:两种是“避免在山地决战”,两种是“试图攻占舒兰山”。
  
  若敌人避免山地决战,目标要么是“攻占基亚马城”——这座城市是舒兰山的补给基地,要么是“直接进攻帝国首都卡迪纳尔”。首都陷落,意味着我的“后盾”消失,会严重动摇我方军心。但无论选择哪种,他们都必须在舒兰山部署至少与帝国联军同等数量的“牵制部队”,否则会被我们从后方偷袭。换句话说,这两种方案都会让敌军兵力分散。
  
  若敌人试图攻占舒兰山,则可能采取两种策略:一是“强力进攻”,通过正面战斗夺取山地;二是“长期围困”,切断我方补给,迫使其投降。
  
  ……但“三万民兵”的存在,本身就是重要线索。即便不算民兵,敌军也有一万五千名正规军。若他们将部队分为“山地牵制部队”与“独立进攻部队”,仅靠正规军,至少需要两万人才能守住山地;此外,民兵是被迫入伍,士气低落,随时可能逃跑,需要正规军协同看管,因此,至少需要一万正规军+两万民兵才能稳住山地防线。
  
  这样一来,敌人能调动的“独立进攻部队”,最多只有一万正规军+一万民兵。凭借这支兵力,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攻占帝国首都——毕竟粮食供应有限,且戈蒂洛瓦人正逼近拉乌尔公国的中心城市,他们没有时间拖延。
  
  可这可能吗?不可能。瓦伦公爵仍在帝都驻守,且帝都规模庞大,即便敌军能“攻入”,也绝无可能“征服”。
  
  另一方面,几乎没有防御力量的基亚马城,只需两万兵力就能轻松攻占。
  
  若敌人试图攻占舒兰山——由于莱德拉城墙已被拆除,他们无法完全信任莱德拉作为补给基地,“围困舒兰山”的风险太大。这种情况下,更现实的做法是“假装围困舒兰山,暗中派部队攻占基亚马城”。
  
  换句话说,敌军大概率会采取两种行动:“攻舒兰山”与“打基亚马”,核心都是“在短时间内占领关键地点”。
  
  鉴于此,敌人的选择其实并不多。我们从一开始的计划——“在舒兰山打赢决战,阻止敌军进攻基亚马城”,无需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