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孙权的狠辣,潘濬欲效班超(一更) (第2/2页)
然而。
后悔也没用了。
潘濬也不傻。
至今为止,刘封就没派人来寻自己。
被刘封派到建业的王冲,这段时间以刘封的名义拜访了孙权大半的文武,对自己是直接装看不见。
哪怕潘濬故意派儿子潘翥去“结交”王冲,王冲都避而远之,当面称“内急”,转头就去隔壁赴宴。
这让潘濬意识到,刘封压根就没打算放过自己。
可直接投曹丕,曹丕也未必会将潘濬当回事,甚至还会怀疑潘濬是否是来当细作的。
昔日关羽北伐襄樊前,潘濬的授业恩师宋忠之子参与了魏讽谋反,宋忠本人也遭到牵连被杀。
现在宋忠的门生潘濬来投,谁知道是真是假?
若是曹丕在恶意猜测下:
那剧本就变成了:潘濬诈降孙权,暗送机密,故而孙权才被刘封一步步蚕食;现在孙权势力衰败了,潘濬又诈降曹丕,故技重施,曹丕会不会也步孙权后尘?
更何况。
前有潘璋投而复返,导致张辽带病出征而病逝于合肥。
对江东的文武,曹丕戒心不少。
潘濬想投曹丕,就必须有足够分量的投名状。
而这投名状:就是助满宠、司马懿说服孙权联手,继而破坏刘封平定江东的计划。
“臣,告退。”
潘濬不再相劝。
当孙权说出那声“孤累了”时,潘濬就知道,想说服孙权已经办不到了。
【鼠辈鼠胆,果然难成大器!】潘濬暗骂一声,起身向外而走。
看着潘濬离去的背影,孙权眼中闪过犹豫。
最终。
犹豫化为决然。
“谷利,去召孙虑来见孤。”孙权静静吩咐。
谷利愣了愣,小心翼翼的问道:“只召虑公子吗?”
孙权眼一瞪:“你在质疑孤?”
谷利吓了一跳,连忙请罪:“至尊息怒,属下这就去请虑公子。”
不多时。
孙虑大步而来。
由于孙权有意将迎刘封入建业的一应礼仪都由孙虑引文武负责,故而这段时间孙虑一直都在协助处理军政诸事。
“见过父王。”
事业能让男孩快速成熟为男人,虽然只有十二岁,但孙虑的言行举止已经不弱于寻常成年人了。
看着眼前聪慧的儿子,孙权的心情有些复杂。
明面是自己的儿子,崇拜的却是刘封,让孙权有一种被刘封绿了的错觉。
而事实上。
刘封的确也有认孙虑为义子的想法,只因孙权还在执掌江东,刘封没将这个想法给表达出来。
从尊严上来讲,孙权不希望孙虑对刘封太崇拜;从利益上来讲,孙权又希望刘封会念及孙虑而善待孙氏。
“潘濬暗通满宠,或会对燕王不利,吾儿,这是你的机会。”孙权一开口,就卖掉了潘濬。
作为少年就执掌江东的孙权,虽然因大势而失败,但脑子并未失智。
潘濬能利用孙权来当入魏的投名状,孙权同样能利用潘濬来当入汉的投名状。
又鉴于孙权的身份和立场,这个投名状不能孙权来递交。
当初礼贤下士又是给潘濬送药又是给潘濬擦脸才招募了潘濬,大难临头了又拿潘濬当投名状,难免会惹人非议。
善玩权谋的,是不能将自己推到前面的。
故而。
孙权选择了让孙虑来递交这个投名状,不仅可以让孙虑得到人情,还可以避免孙权惹人非议。
同时。
孙权也是在借此来向刘封示好:今后孙氏一族,就以孙虑为主了。
孙虑一听潘濬要搞事,当场就怒了:“潘濬狗贼,怎敢陷父王于危难之中?若父王真的联手满宠生乱,今后我孙氏就如丧家之犬,人憎人恶了。
此贼定是想以此来讨好曹丕,着实可恨!孩儿这就带人将潘濬抓了,送去柴桑交与燕王殿下处置!”
对孙虑而言,江东孙氏和平归附大汉,已经是最好的选择。
凭借跟刘封的关系以及刘封的承诺,今后孙氏子弟照样能为官为将,同样能因功封侯,何必眷念一个不该存在的吴王虚名?
而现在。
潘濬想要破坏这一切!
这不是孙虑能容忍的。
孙权阻止了孙虑的冲动行为,教诲道:“吾儿不可急躁。如今潘濬虽有私通满宠,但并无直接证据,更无反叛之举。现在抓了潘濬,反让燕王为难。
若燕王放了潘濬,定是不愿;若燕王不放潘濬,又会令江东士民心疑惊惧。”
孙虑想了想,拱手问道:“请父王指点。”
孙权双眸一寒,遂将应对细节,逐一叮嘱孙虑,最后道:“吾儿,你要记住。只有让燕王看到你的聪慧和手段,你今后才能为燕王所倚重!
燕王的眼光不在于江东,而在于天下,你虽年幼,但也正适合跟着燕王身边,朝夕聆听教诲。
孤德才浅薄,不能令江东孙氏名震天下,吾儿有将相之资,江东孙氏必会因吾儿而天下闻名。”
听着孙权的谆谆教导,孙虑内心亦是感动:“父王放心,孩儿必不会辱没了江东孙氏之名!”
潘濬并不知道前脚一走,孙权后脚就将自己给卖了。
没能说服孙权,潘濬也不想坐以待毙。
遂唤来潘翥和潘秘二人商议。
潘秘年少,心气不稳,急道:“孙权不肯听阿父之言,江东已无我潘家立足之地了,得赶在刘封入建业前,速往合肥。”
潘翥年长,相对沉稳,凝声道:“无功入合肥,不仅会遭到满宠轻慢,还会被满宠派人监视。”
潘秘一愣:“怎么会被监视?满宠可是许诺阿父,只要投降大魏,就许阿父一郡之地。”
潘翥冷笑:“满宠只是一个小小的征东将军,又非曹氏宗族,他的许诺,只能信一半。想在曹魏立足,就必须立有大功,否则投与不投,又有何区别?
若只是想保留性命,你我兄弟还不如前往江陵求见蒋叔父。看亲戚面上,或也能许你我兄弟一个小吏之位。”
如今的尚书蒋琬,是潘濬的表兄弟。
潘濬父子若只想保命,甚至于都不需要去长安找刘备哭求赔罪,只需要去找蒋琬,然后在刘禅面前哭求,以刘禅的性格是不会真的杀了潘濬父子的。
不过。
潘濬有傲气。
当初背弃刘备的时候,潘濬也没考虑过蒋琬还在刘备麾下任职,现在出事了又想到了蒋琬,潘濬的自尊心受不了。
潘秘挠了挠头:“可孙权不愿联手,我等又如何能立大功?”
潘濬冷目而问:“文龙有何良策?”
潘翥一字一顿:“如今之势,当效班超鄯善故事!”
《汉书》有载:
昔日班超出使鄯善,鄯善王一开始对班超礼敬有加,不几日又开始疏远懈怠。
班超查探得知,是北方有匈奴使者到来,鄯善王有意将班超等人捉拿送给匈奴。
于是班超就纠集众官属趁夜火攻灭了匈奴使者,令鄯善王破胆,鄯善王见匈奴使者死了,惧怕匈奴问罪,于是归附了大汉。
潘濬语气一促:“文龙之意,是要杀刘封使者王冲,逼孙权联魏?”
潘翥点头:“正是此意!只要阿父谎称奉孙权之命袭杀王冲,刘封必会震怒,届时孙权为求自保,必然不敢再投刘封。”
潘秘心忧道:“可王冲的驿馆有军士百余人护卫,又如何能轻易袭杀?”
潘翥语气一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城中被曹魏细作策反和收买的文武官吏不少,阿父可暗中联络众人,或引开巡城军士,或起家丁亲卫,约定时日先于城中放火,趁乱袭杀,定可功成。”
潘濬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踱步沉思。
要袭杀王冲,并非易事。
建业不是鄯善小国的王城,城内有大量的兵马驻守,又有兵丁日夜巡防。
那百余军士,还是孙虑担心王冲遇刺,专门调拨去护卫王冲的。
可若不去袭杀王冲,潘濬目前也想不到更好的良策。
刘封摆明了在步步为营,蚕食诸县,时间拖得越久,对潘濬就越不利。
良久。
潘濬狠心道:“就依文龙之计!”
顿了顿。
潘濬又看向潘秘:“文凤,此计危险,我也不能确保一定能功成,你且暗中出城前往合肥。倘若我与文龙谋划失败,满宠必会厚待你。”
潘秘大惊:“父兄皆在城中,我岂能独逃?”
潘濬摇头:“非是让你独逃,而是潘家不能无后,若是成功则罢,若是败了,潘家还需要你来传承。”
潘翥也道:“若是败了,也需有人为潘家报仇雪恨,人不狠则事不成,不可小女儿态!”
见父兄都如此说,潘秘强忍内心的不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语气也变得狠辣:“谨遵父兄之命,若父兄真有不测,来日我必引大军亲斩刘封之首!”
次日。
潘秘就假命出城,绕小路直奔合肥而走。
潘濬潘翥父子,则是秘密联络城中可信之人,准备在刘封抵达建业之前,先将刘封的使者王冲袭杀,逼孙权就范。
而在潘濬父子密谋的同时,孙虑则是在孙权的指导下,寻到了陆逊。
“潘濬私通满宠、欲坏燕王殿下大计,此贼不除,你我距离祸事就不远了。燕王殿下又早有除掉潘濬之意,只恐伤了尚书蒋琬之心而不好亲自动手,我欲为燕王殿下手中利刃,还请陆都督助我一臂之力!”(本章完)